战“疫”日记|武汉也是我的家

来源:军报记者

2020-03-06 23:02

2020年3月3日

武汉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文娇银

武汉加油

“你们听说了吗,我们这批队伍里,居然还有95后。”

“娇银,你是哪年出生的?”

“我啊,95年12月份。”

……

坐在下班的公交车上,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不禁陷入沉思。

大年初一晚上,我正和家人一起吃饭,手机频频振动,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科室需要增派1人支援感染科,要求明后天到位。”片刻后,我放下手中的碗筷,和家人说道:“感染科需要支援,我想申请加入战斗,你们同意吗?”话音刚落,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凝固,唯有墙上那滴答的钟声显得如此刺耳。

几分钟后,姑爷开口说:“去吧,国家需要,你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是党员,救死扶伤,为国出力,这是你的职责所在。要是我还没有退伍,此刻也一定在前线保家卫国。只有一个要求,千万保护好自己。”听到姑爷坚定的话,我没有迟疑与顾虑,马上报名。家人连夜开车送我回重庆,随后便开始了紧急培训。

可是还未来得及与感染科的战友共同作战,便收到紧急驰援武汉的通知,我只能匆匆对家人道一句“我自愿支援武汉,会平安归来”,便全身心投入到医院援鄂紧急培训中。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科室的同事们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像担心自己的孩子般,叫我一定保护好自己。临走之际,看着护士长和科室老师闪着泪光的眼睛,心中充满了不舍。

2月13日凌晨,我和战友奔赴武汉。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到达武汉后,稍作休整,我们就到方舱医院展开救治工作。

可能是对防护服的不适应,穿上防护服,我觉得心慌气促,呼吸困难。方舱医院的患者们看出了我的不适,让我赶紧坐下休息,听着他们关怀的话语,看着他们焦急的眼神,那一刻,虽然身体难受,但感动在心里,瞬间泪如泉涌。

几天后,我们从方舱医院转到病房,正式成为了感染一科的一员。组里的战友都特别照顾我这个“小妹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妹妹,你去休息,让我来。”

他们是我的老师,教会我知识,也像一棵棵大树,为我遮挡风雨,更像太阳,温暖着我的心。

我们和感染一科的患者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大家不分彼此,有什么“家务活”大家都争着做。有帮我们拖地的叔叔,帮我们清理垃圾的阿姨。不仅如此,我还收到了一位爷爷亲手写的诗,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收到这样特殊的礼物。

他们总说:“你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行动不方便,有什么活儿让我们来”。病房里,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们总是有道不尽的感谢。

由于工作量大,下班时已经是半夜。但无论多晚回来,门口执勤的叔叔都不忘对我们说一句:“辛苦了,保温箱里还有饭菜,微波炉打热就能吃。”每每听到他们们关切的话语,我心里总是暖暖的。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像个孩子似的朝着医院的班车奔去,高铁训练营的叔叔阿姨们就像家长一样,拿着早饭急得大吼:“早饭,把早饭带上!”就是这样一群无私可爱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操碎了心。

不仅如此,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也在默默为我们付出,他们就是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叔叔。宁可多等十分钟,也绝不提前一秒,是他们秉承的原则。班车上流逝的时光宛如一本相簿,里面记录着我们上下班的每一个场景,或尽情畅谈、或戴着耳机享受音乐、或倚靠在凳子上小睡……每一个画面都是我们在武汉生活的写照。

很多人问,你想家吗?我说:“当然想,不过武汉也是我的家。”

疫情当前,国家需要我们,先有国,后有家。所以,请家人和科室的老师们放心,待到春暖花开,我们一定平安归来!

责任编辑:徐蕾
武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