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入北大考古系引热议

来源: 当时我就震惊了

2020-08-04 09:43

文章已获作者授权

留守女孩钟芳蓉火了。

7月23日,湖南省高考成绩公布的当晚,钟芳蓉的学校老师走了30多里山路来通知这个好消息,他们和乡亲们一起燃放着烟花炮竹,为这个考出了676分优秀成绩的小姑娘贺彩。

乡亲们格外兴奋,在祠堂里为她祝福,烟花升空,所有人欢呼雀跃。

钟芳蓉的爸爸说,从女儿一岁开始,家里人就出去打工,她只能被丢给爷爷奶奶照顾;六年级时钟芳蓉开始住宿,一直到高考,爸爸只来过学校四五次。

当老师告诉钟先生这个好消息时,钟先生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图源于 | 一点资讯

钟芳蓉则说自己喜欢历史,很期待大学生活。

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排名第四,是清华北大任何专业都能随便挑的水平。

寒门终出贵子,而大山里,留守的女孩能考出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吃惊,背后的努力更是让人敬服。十年寒窗苦读换得一朝春风得意,未来生活的大门正在向她徐徐展开,18岁,青春正好,一切都值得。

钟芳蓉的事情一经人民日报报道,立刻获得了一片祝福和感动的声音,然而有人看到小钟妹妹说自己喜欢历史时,马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喜欢历史可以,只当爱好,不要作为择业方向。

这条评论收获了一万五千多个赞,大家反对的原因也很类似:难以改变生存条件,没“钱途”。

然而小钟非常坚定,既然自己喜欢历史,就一定要成为专业研究者。她报了更为偏门的北大考古系,说自己从小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立志为历史和文物奋斗。

她的选择引起了网友更大范围的议论,很多人不支持不理解,有人说自己学的计算机,目前工作还可以;有人指导她应该学个大数据,年薪百万。

点开两位仁兄首页不禁哂笑。

一位是二本选手,此时大言不惭,高屋建瓴地为人家清北妹妹规划人生(没有歧视任何二本学校学子的意思,只是针对此番行为);一位连文科可报系别都不清楚,就喜欢指点江山鼓吹年薪百万,实在失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自己都活不明白还敢出来对top2选手逼逼赖赖,请问是谁给的勇气,梁静茹吗?

然而这番指手画脚的论调并不陌生,很多文科生在报志愿时都碰到过。

无论建议者熟悉或者不熟悉,不管你需不需要建议,哪怕你反复强调自己有兴趣有方向有未来目标,他们都会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你:报金融,报经济,报商科——如果都不行,就报个好考公务员的准没错。

这种矛盾,此刻在小钟身上最大化的爆发了。

小钟的客观条件是留守女孩,家里不知道经济状况如何,但应该称不上殷实。

家境一般,另外有弟弟,女孩考了好成绩——

很多人的逻辑自然是迅速变现,报好就业、薪资高的专业,把前途和“钱途”看齐,似乎从此人生就能一帆风顺;而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心中已经有了想为此付出一生的事业,那也在“现实因素”面前被要求靠边站,当作兴趣爱好。

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像没什么比钱更高的追求,也没什么比喜欢更简单的妥协。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悖论的谬论,我们敬仰各种科学家,为钟南山落泪,为张文宏贺彩,对袁隆平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为樊锦诗献上最诗意的崇敬,却告诉这个小女孩,你家里条件差,你不应该学历史。

这年头,难道只有学金融计算机才算好、只有财富自由才算成功?

而留守女孩,就不配有梦想、也不配追求梦想?

可是本来就人各有志,你追求的锦衣玉食优厚高贵,你要钱要物质要当小布尔乔亚;那自然有人愿意钻进几千年厚重的时间里钻研探索,从社会价值中寻找自我实现的幸福。

大家的标准和高度都不一样,又何必假装悲悯地伪评价真指责、然后用单一的维度粗暴地断定不应该?

恕我直言,只用“赚了多少钱”来衡量人生高度、而看不到不同事业背后不同价值的人很悲哀,“不顾一切向钱看”的论调,也腐朽地发臭。

实际上,钟芳蓉的爸爸早就说过,她一直很有主见,对金钱方面看得很淡;爸爸也觉得女儿做喜欢的事情才会开心。

换言之,身在农村的小钟自己都不觉得物质条件有多重要,网友大可不必贷款后悔,对别人指手画脚。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选择考古未必就是完全抛却现实因素,更何况是北大的考古。

有钟芳蓉的直系学姐在豆瓣说出了亲身体验:就业需求刚性,吃国家饭,学校够硬,还能修双学位。


图源于 | 豆瓣鹅组


能考上清北的人,放在哪里都是金子。

而那些用“自己也在学考古、出路非常差”的话术来现身说法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不如意,或许只是因为自己站得不够高呢?

很快,立志学考古的小钟获得了整个考古圈的注意,刚入门的小师妹得不到俗人的支持,那就由各届大师兄来宠爱。

山西、湖南、天津、四川、沈阳、陕西、广东、河南、甘肃各地的考古研究院和博物馆都发来贺电,纷纷送上了各种大部头的考古书籍,表示对她的欢迎和支持。

“愿考古学界满天星斗,照亮你选择的漫漫长路。”

图源于 | 考古汇

这是前辈们给一位新入行者,最温暖的宽慰和保护。

一时间,考古届热闹的好似晚来得女,小钟一时间成了团宠,仿佛过生日的郭襄一样。

更重要的是,小钟也等来了她崇敬的樊锦诗先生。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和顾春芳教授给小钟送去了樊锦诗先生的签名版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里面有樊锦诗先生在北大考古系求学的往事。

樊先生叮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图源于 | 现代快报

而收到信和书的钟芳蓉非常激动,连夜给两位大师回信,言辞里溢满激动和雀跃之色:

“我希望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前辈宽慰,同行送礼,偶像回信……比起最初的争议和指摘,所幸现在更多的人给她支持和鼓励,在眼泪和祝福中,小钟即将迎来自己新阶段的人生。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希望的人,坐在人类历史长河的上游与时间对话,没什么比这更幸福更浪漫的事情了。

坚持自己理想的钟芳蓉,未来可期。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路边风光无限,脚下泥泞坎坷,但不要怕,同行者众,未来可期。”

大多数人在钻营生活,但总有人要仰望星空。

责任编辑:唐艳飞
北大 考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