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嘉宾发言:聚焦网媒责任与使命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9-27 20:34

(观察者网 讯)9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上海市、中央新闻单位约500位业界专家学者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新华社总编辑、党组副书记何平分别为大会致辞。

在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孙玉胜,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王慧敏,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虽然媒体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我发现网络时代造就了传播工具的革命性变化,但世界各国的‘软力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很快下降。”

郑永年发表演讲 新华网图

如何在网络时代塑造中国软实力?郑永年认为有五点内容是可以考量的:第一,网络内容要回归基本事实,回归科学,回归理性。第二,网络平台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网络平台如果唯利是图,只追求流量,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不仅平台本身走不了多远,而且更会导致政治和社会力量的反弹。

第三,网络只是工具,网络背后仍然需要一个庞大知识体系的支撑,价值体系的支撑。第四,要在西方市场(网络)里,以西方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中国,而不能仅仅在西方网络里简单地发泄自己的一些情绪。第五,最为重要的是基于成功故事之上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我们成功的改革开放的故事,甚至是近代以来的故事,还有就是基于自信基础上的能力培养。

“失去了质量的新闻作品,不是易碎品又能是什么!”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王慧敏提到,网上真正值得“咂摸”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他归纳了三点原因:一是追求“闹点”而忘了“重点”。不少媒体为吸引受众,恣意随“闹点”起舞。二是追求“流量”而忘了“质量”。在传播分众化和媒介细分化的今天,网络媒体追求点击量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成为新闻快餐的“拼接手”和“标题党”。三是追求“速度”而忘了“深度”。

王慧敏发表演讲 新华网图

只有在现场,媒体才能产出更有话语权和权威性的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孙玉胜在演讲中提到,从大年初一开始,总台陆续向武汉派出216名编辑记者和主持人。除了电视记者外,还派出大量新媒体记者和英语记者,这是过去没有过的。

由于身在核心现场,英语记者除了为CCTN提供报道外,还为大量境外媒体做了现场直播连线,有效回应了国际社会关切,利用境外的平台传播了中国声音。这是一次很好的国际传播新探索。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发展,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挑战。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提到,“人人都有麦克风”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来源,每台设备都可能成为传播节点,社交网络成为主流传播渠道。而主流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构成了日益庞大而复杂的媒体格局,如何找准生态位置,发挥主导作用,对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思扬发表演讲 新华网图

与此同时,能否充分理解技术、掌握技术、运用技术,是主流媒体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发展大大拓展了时空概念。新闻报道能否提升穿透力和覆盖面,更精准找到用户、触达用户、影响用户,面临更艰巨的考验。”刘思扬说。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到的,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已经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整个业务流程,而且改变了传媒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催生出新的媒体业态。

在崭新的舆论环境下,中国媒体需要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表示:“新全球化变局中,媒体的国际传播似应更多采用本土视角,进行带有同理心的专业观察,当每一个细小的报道播出,每一个具体的故事累积,当各国民众形成了相对的共识,新型全球化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中国媒体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才能把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开放之美、融合之美传递给世界,消弭冲突,化解危机,让社会与人心归于宁静,归于和平。”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是中央网信办主办、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界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被誉为“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与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一道,构成中央网信办聚焦核心职能主办的四大品牌活动。

责任编辑:赵挪亚
网络安全 网络传播 中国媒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未收到威胁报告,核设施安全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