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丨“马背上的学校”变身记

来源:央视网

2020-12-07 15:35

走进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一排排民族风格的民居别具特色。这个位于市郊一隅的村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一派藏家田园风光。

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村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地处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流经这里的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之一。2004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日益脆弱的三江源生态,唐古拉山镇6个村128户牧民告别大草原、翻越昆仑山,搬迁到420多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在市区边上新建了一个藏族村,命名为长江源村。

住进新房,冬暖夏凉;补贴发到手,吃穿有着落。但孩子们的教育又成了一大问题。

搬迁之前,长江源村的孩子们就读于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这所学校创办于1958年,最初被称为“马背上的学校”。因为当时唐古拉山镇的牧民们在海拔接近4700米的高寒地带过着游牧生活,老师们只好骑着马,到相距遥远的各个放牧点巡回上课。后来,就近家庭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上课,教学地点就在帐篷里面,于是又被称为“帐篷学校”。直到上世纪60年代学校才有了相对固定的校址,但也只有五间教室而已。

达尔玛老师永远忘不了搬迁之前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捡牛粪。“过去条件差,每逢开学先得带学生推上架子车,满草原捡牛粪、鞋底子、破轮胎,堆满一间教室才够过冬。”

除了“搞后勤”,劝返“逃学生”也是常事。“曾有三姐妹结伴‘逃学’,找了整晚,黎明时发现她们被困在一个河心岛……牧民骑马把娃送学校,一寄宿就是半年,娃们只是想‘逃’回家看一眼父母。”

扶贫先扶智,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搬入新村两年后,“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建成。学校位于长江源村正中央,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268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浴池等,并配有图书13000多册、学生用计算机100台、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投影厅1间、多媒体语音教室2间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全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随着条件不断改善,许多牧区的家长也将孩子送到这里,目前学生数量达到700多名。学校毕业率、升学率常年“双百”,还增设了民族体育、书法、舞蹈、音乐、美术、英语等兴趣课程。

即将退休的达尔玛,如今再不用去追“逃学生”了。当年跟他到处捡牛粪的学生扎西东周,现在也已是班主任。

对于易地搬迁的牧民们来说,让自己的下一代受教育、走出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就是最实际的脱贫。村民们也通过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学会更多技能,通过勤劳的双手一起致富奔小康。

2016年8月22日,一场喜雨过后,格尔木的天格外蓝。

这天下午,习近平走进这个海拔3000米的藏族村庄。

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走进长江源村87号,村民申格的家。藏式客厅宽敞明亮,茶几上摆放着手抓肉、馓子、糕点和水果。习近平同申格一家坐在一起拉家常。

“小孩子几年级了?”总书记关切地询问申格外孙的学习情况。“五年级了。”13岁的才仁巴桑站起来,向总书记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习近平高兴地点点头。

申格向总书记汇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

总书记的关怀,让长江源人兴奋、振奋。此后,长江源村的新变化一个接一个,医保及适龄儿童入学率都达到100%,农牧区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从雪山到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是牧民们最大的变化。如今走在长江源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机和活力,村民们干劲十足,朝着更加幸福的生活前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孙启敏
青海省 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面对200多页问题,他“哑巴”了

“美国人开眼了,多年反华宣传破功”

“东盟有谁?”“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民主党人忍不了了

尹锡悦,终于抓到了

“中俄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