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陨落,举国同悲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21-05-22 23:07

(观察者网 讯)今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个无比悲伤的日子,祖国痛失两位栋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

袁院士离世消息公布后,长沙市民自发聚集到湘雅医院。在湘雅医院门诊楼的门口摆满了各种鲜花,还有市民特别献上水稻告慰袁院士。

 

16时许,袁院士的灵车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驶出,沿途各界人士冒雨送别袁院士。送别的路上,众人齐声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在灵车经过长沙市区时,周边车辆一起鸣笛默哀。

16时50分,应家属要求,袁院士的灵车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短暂停留,让袁院士最后再看看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回到育种实验室再看一看。

17时时28分,袁院士的遗体抵达长沙明阳山殡仪馆。

“他走的时候很安详,面带笑容。”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家属休息室,袁院士身边的工作人员、在隆平高科工作多年的陶先生向上游新闻记者说。

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布置现场 图丨上游新闻

当天晚上,长沙市民雨中自发前往长沙阳明山殡仪馆送别袁院士。在现场,经济观察报记者看到献花的队伍排得很长,市民们极有秩序地等待。条案上堆满鲜花,一桌不够摆,又换上新的桌子。记者看到年轻的面孔很多,也有全家人从外地赶来送别。一位姑娘接受采访时,还未张口眼泪就流了下来。

 

在送行队伍中,有学生、小朋友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他们面露哀伤,献上鲜花后鞠躬致敬。        

巨星陨落,全网哀悼。

有网友晒出袁隆平语录,向这位功在千秋的“杂交水稻之父”致敬。“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中午把饭乖乖吃光了。”这条被顶到微博热搜的热评,让万千网友“破防”。

@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也纷纷转发,悼念袁隆平院士。

“瞬间破防了,以后我们一定会乖乖吃饭,不浪费一粒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当天也在推特上发文:“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屈冬玉称,对袁隆平的逝世深感悲痛,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你是我的灵感来源,愿你安息。”

“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钟南山为袁老献上缅怀之辞:隆平大哥,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同时,湖南日报记者注意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官网变成黑白色,并发文悼念: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然而,就在举国哀悼之际,仍然有人抹黑、侮辱、攻击袁院士。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2日站方发现有部分账号借有关媒体误报道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不实信息之时,在微博内发布传播针对功勋英雄人物的谣言、侮辱攻击等内容,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此,@微博管理员 宣布,站方依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已对以下涉事账号:@Apicort尚未发生 @画家蒋林音 @IShtaRose 做出关闭账号一年的处置,后续的进一步处罚,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判。

@平安天津 当天晚上也发布消息称,天津公安机关对一名针对袁隆平院士逝世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的男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5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可下半旗志哀。新华每日电讯建议,以高规格的纪念,缅怀感恩这位老人作出的杰出贡献。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如果我们以降半旗这样高规格的纪念袁院士,将激励更多的追梦人付出毕生的努力,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全网痛别袁老时,噩耗却接连传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

这位治病救人78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的苍生大医,曾经披荆斩棘、不断攀登,以创新之力突破多个“禁区”,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为无数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吴孟超曾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深知,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此前,凡是来医院进修的,谁都可以去观摩他的手术,还可以和他搭台手术。吴孟超亲手带过四代徒弟,培养出169名博士、博士后。现在,这些医生大都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他常常告诫学生:一定要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热情接待病人。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在沉痛悼念吴孟超院士之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摘编《“侧”身吴门三十载,师恩春晖润我心》一文,其中提到:

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进手术室,先每个房间巡视一遍,发一顿牢骚:怎么年轻医生比我还晚到?逮到一两个不顺眼的外科医生就好好教导一番。开完刀还喜欢“赖”在手术室不走,再每个房间巡查一遍,少不了又是一顿指点江山。然后捧上我和护士长早为他准备好的满满一大杯雀巢咖啡瓶装的茶水,坐下来和我们一通海阔天空讲故事,故事内容几乎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牛奶的故事”这类“陈芝麻烂谷子”过往。

所谓“牛奶的故事”就是他年轻时在麻醉科轮转了半年。其间,有一次他做完麻醉后出去喝了一杯牛奶,回到手术房间发现病人心脏已停跳,虽经紧急抢救脱险,但病人预后不好。这次“擅离职守”令他教训深刻。以此教育年轻医生尤其是麻醉医生责任心有多么重要。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百次,也和我的学生复述不下百次。

还有,他把手术室亲切地称为“开刀房”,把麻醉科称为“麻醉房”。他习惯在开刀房洗澡和方便,即使他办公室在二楼,也要去三楼的麻醉房和开刀房的厕所方便。这种习惯即使在周末节假日甚至年初一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开刀房为他专门设置了老年人洗澡方便的安全设施,他见到这些虽然非常简陋但不失温馨的设施也是由衷地高兴。

另外,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战士最高的荣耀就是战死在疆场,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最后倒在手术台旁。关于他的这个想法,很多人颇有微词,认为有点不顾病人的安危。其实我个人的理解这更大程度上是精神层面的,用于表明他恪尽职守献身医学的决心。

有网友说: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足食去病,袁老吴老。

他们正如那首著名的诗句所说:“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仰望星空,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还有一颗编号为17606的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

责任编辑:连政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