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影业合伙人常洪松:中国特效行业比国足靠谱很多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15 19:16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6月15日上午,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虚拟与现实-电影制作新变革”金爵论坛在沪举行,亚洲电影制作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头人齐聚一堂,倍视传媒Base Media(参与过《流浪地球》《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特效制作)创始人克里斯·布兰博、天工异彩(《大圣归来》《一代宗师》特效制作)创始人常洪松、《白蛇:缘起》导演黄家康和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应邀出席。

会上,被问到目前电影制作技术的壁垒,工夫影业(宁波)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常洪松自信满满地说,“中国特效行业比中国国足靠谱很多”,从技术上来说,5、6年前就没有不能实现的内容了。

讨论到影视制作人才供给不足时,几位嘉宾都吐起了苦水,常洪松指出,当下的影视学校培育机制和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存在错位,“我们不要两头都不靠的学生”,你要么技术厉害,要么创意厉害。

《白蛇:缘起》(下文简称《白蛇1》)导演黄家康也深以为然,称每个工种都是不同思维,但很多学生在学校全学了一遍后,其实什么掌握得都不深,到了公司都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应该让学生找到喜欢的领域并专攻。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则称,在数字技术领域人才供给上,“游戏产业资本占优势,对我们的人才资源是掠夺性的”。

“中国特效行业比中国国足靠谱很多”

论坛一开始,天工异彩创始人常洪松就感叹:“前几年技术论坛都蛮少人的,我觉得这是我印象当中第一次坐这么满的技术论坛,感谢大家关注技术。”

近年来,国产电影数字技术的进步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少惊喜,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引领国风动画变革,到《流浪地球》《鬼吹灯之寻龙诀》等真人特效电影将电影美学与技术进一步融合,再到目前国际疫情形势下,中国电影行业的全面复苏,特效行业远程协作,一直没松懈。

如今,数字技术已全方位渗透电影制作领域,那还有什么内容是技术完成不了的呢?

倍视传媒Base Media创始人兼CEO克里斯·布兰博直言,只要钱到位了,就没问题。“如果说你有钱,你有非常好的一个创意团队,有非常好的故事情节,都是没有问题的。

布兰博称,其实制作一个故事时,特别是技术领域,人力、时间都是钱,这部分故事制作通常会占电影预算的25%,所以预算能到多少,电影技术的边界就到哪里。

倍视传媒Base Media创始人兼CEO、编剧、导演、制片人克里斯·布兰博

“这个问题你得对中国特效行业有信心,中国特效行业比中国国足是靠谱很多的。”工夫影业(宁波)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常洪松坦言,从技术上来说,5、6年前就没有不能实现的内容了,在那之前可能坍塌水的流体解算、布料计算、戴毛发的数字都非常难,但后来,像他主持的天工异彩研发团队,就专注降低成本和效率提升。

常洪松举例称,7、8年前,有一个人做流体解算,能做水的渲染,这一个人的薪水就会非常高,因为整个行业会去抢他,现在开发成一个效果插件,可能小青你坐在那个软件面前,你点几个按钮你也可以完成,让团队把此类效果插件做成“傻瓜操作”的软件,一来能节省大量成本,二来效率也上来了。

常洪松透露,研发团队专注的另一个点是,用AI智能技术去协作后期的图形图像生产。“比如我们在大量去分析人脸,其实现在已经有可以看到的基于算法本身产生的数字角色,跟真人级别、照片级别是一样的,而且它可以提炼出来,比如说小青这样的风格,把你的表演风格赋予给它。未来基于算法本身产生的这样的角色,我们可能把它放到电影里面参与表演,这是一个更新的技术。所以,未来我说你要相信中国特效行业。”

工夫影业(宁波)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常洪松

论坛现场,《白蛇1》导演黄家康自豪地拿出了即将于7月上映的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主角小青的面部表情进行展示。

《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导演黄家康

《白蛇2:青蛇劫起》小青面部表情演示

黄家康透露,《白蛇1》时,有观众认为人物的面部表情太单调,到了第二部,他们做了很多尝试,小青有了更多情感表现,所以表情的丰富度也提升了不少。影片在保留动画风格的同时也将动作捕捉技术运用到电影中,在动画捕捉的基础之上,让动画师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调整。



中国动画和西方动画制作差距在缩小,“最后比的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被问及中国动画和西方在虚拟和现实制作上的差距,黄家康指出,其实我们的技术现在是很厉害的,这个差距近几年已经非常小了,“以前我们都是仰望那种大神的,现在我不能说我们跟他一样,我们做出来东西风格不太一样,但从技术来看,已经很接近了,因为学习技术其实很快,我觉得最后作品还是要比想象力和创造力”。

黄家康强调,追光动画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经典神话故事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在做的内容不会模仿漫威、迪士尼,因为我们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可以挖掘。”

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黄家康认为,应该专注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容,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一些更好的不同的题材。

“说白了,人家好莱坞科幻片、特效技术都做了20年了,我们要是跟他们做完全一样的题材,肯定相对困难。好比我们做动画电影,你看皮克斯20年前的《玩具总动员》,我们今天做一个相同题材的话,还是容易被比下来的,我觉得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如果我们找到一些合适的题材,发挥合适的想象力,让观众看出来这是另外一个领域的话,就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也称,我们现在的创意、剧本故事用技术基本都可以实现,但是要把技术内核特别好地应用到一个场景、一个情节的表现中,这样一种镜头设计的完美融合,还是中国电影缺乏的东西。

马平坦言,技术和创作如何有机结合,仍然是中国影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家中影数字基地副总经理、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高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平

“我们不要两头都不靠的人”

讨论到影视制作人才供给不足时,几位嘉宾都吐起了苦水。

黄家康先是提到,当下,人才需求是我国数字技术行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受到游戏产业的影响,很多动画师都去游戏公司就职了;另一方面,动画师这个行业还是蛮苦的,需要更多重视和尊重,提高艺术家待遇,让他们更受尊重的话,这个行业也能健康发展。

同时,黄家康认为,目前专业院校的人才输送还是不够,很多动画师刚毕业,什么经验也没有,到了公司也是完全重新学习一遍。

常洪松紧接着指出,他一直建议全行业只要是从事影视行业,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制片,都花一点时间去学一块技术。特别是剪辑或特效,这两个对于你将来从事导演工作也好、编剧也好、制片人也好,真的会受益匪浅,任何工种都应该去学学技术。

此外,对于后期公司,当下的影视学校培育机制和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存在错位,“我们不要两头都不靠的人”。

“就是你要么给我培养操机员,因为后期就这么多软件,你把软件用得熟熟的,将来慢慢的你有创意,在里面慢慢融入自己的创意,操机员的事情定位好、培养好;要么你真的给我那些创意人员,他不懂软件都可以,但是当看到一但剧本,一个情节,他脑子里对于画面视听语言的表达力有非常好的视觉创意,这种也是很好的后期。”

“我们最怕的是两头都培养了,两头都不强,到了公司我们重新内训3-6个月,师傅带徒弟带他经历项目,一层一层的镜头怎么生产的,镜头怎么沟通的,跟剧组导演团队、协同公司团队等于又重新上了一遍学。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又开着薪水重新教一些新人,对于学生来说,电影后期制作是这样的,跟学校教的不一样,这个错位就很严重。”常洪松坦言。

黄家康也深以为然,他表示,其实这个行业里面工种很多,每个工种都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其实他都学了一遍,但是他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然后来到我们公司基本上他也不了解具体流程”。

黄家康举例,比如追光动画有15个部门,每个部门工业化流程都是专业的,不需要你15个部门都懂,越专业的东西越是要钻研。动画这一块,可能学生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觉得很开心很好看,但真正对于动画的了解不深入,但这也不能怪学校,因为确实希望学生都懂一点。

未来,黄家康希望多邀请专业学校的学生来实习,帮助这些学生弄清楚自己的路线规划。“我们确实很缺人才,因为很多同学都是很有想法的,我觉得我们要尽快让他找到他喜欢的领域,专攻一个领域,找到领域以后不小于一年的钻研,才能很快速地进入这个行业去努力。”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则称,在数字技术领域人才供给上,影视行业还面临一个难题:“我们这行业培养人才本来就不容易,还碰到一个巨大的外部挑战,刚才讲到技术融合,我们和游戏等领域的技术相通,但他们的资本占优势,所以说游戏产业对于我们的人才资源是掠夺性的。但这个没关系,它是一个市场行为,总归会达到另外一个平衡。”

他建议,现阶段,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专业院校可以给同学们在教学大纲之外可以多讲一点电影的情怀,说情怀总会觉得是虚的,“但做电影真的需要情怀”。

“它可能经年累月然后不断的付出,很多人想起电影一定想的是红毯上的光环和大银幕,其实99%的人跟那个光环是没有关系的,是幕后为这个作品,将来我是一个作品的一部分,我参与了这个作品,它放映之后打动了很多人,这是电影的力量,我参与到中间的一部分。其实这首先是这个行业需要的人在他职业之外的东西。”

马平表示,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他觉得电影需要导演以及导演这个层级的人,这个层级包括了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等所有的指导,其实电影更需要大量的人才是执行层面的,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我总说电影是一个手艺人的集合,从导演开始,它是一个手艺活儿。这是什么意思呢?它靠大量的实践、经验堆积出来的。我们现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靠在现场的工作,师徒制这样一步步实践出来。”

马平最后补充道,我们国家当下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其实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是,中国电影也是因为有技术的驱动、有大的市场环境的良好氛围而处在一个变局时期,在未来几年我们的中国电影会有一个百年未有的非常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严珊珊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特效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