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慧上海演绎AI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来源:新民晚报

2021-07-08 19:47

文:易蓉 马亚宁 叶薇 陆梓华 左妍 马丹 郜阳

来源:新民晚报

与AI相伴,城市会变得怎么样?答案,藏在每位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里。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四次在浦江两岸奏响AI最强音。今天,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城市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各个领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效率和生活品质。数字化转型中的上海,每天都在演绎AI发展的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图说:上海展台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AI+社会治理 城市治理更智能

一条街道每年人脸结构化数据存储量约为15.9亿条,车辆结构化数据存储量约为4.1亿条,要实现一条街的人、车安全管理,海量信息挑战储存和计算能力。不久前,在杨浦区的12个街道及滨江区域的674个小区,基于公安、街道及小区智能监控点位,进出人员和车辆信息通过采集、储存和分析,人脸、车辆、事件、地点等治安要素信息提取,结合视频、图片及公安业务信息库的数据资源,人脸车辆智能化数据一网统管实现了。

这背后是UCloud优刻得结合智能大数据平台USDP、人工智能平台UAI及统一分布式存储平台UCloudStor等软硬件,为杨浦区一网统管视频图片结构化设备建设提供的解决方案。目前,项目即将投产使用,通过对视图的结构化处理、分析,可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安防数据预警研判,搭建区中心结构化数据汇聚平台,为不同部门的城市治理工作协同提供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化应用服务。

同样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一直为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字资源平台提供底层基础平台技术支撑的星环科技推出一站式人工智能平台“Transwarp Sophon7.0”,构建了联邦云、联邦计算和联邦学习的环境,集成了包括知识图谱、边缘计算等大量面向行业领域的分析工具和研发平台,通过云边一体的方式令数据流、模型流在云端和边缘端实时共享,实现传统和现代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图说:星环大数据开发工具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举例来说,这一平台能够智能识别作业的工人是否穿戴安全帽、安全背心等装备,如果缺失,监控视频中的人脸被红框圈定,同时响起警报;它同样能“看见” 污染城市环境的违规行为,一套违规倾倒污水预警系统能针对性地训练出云边一体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模型,抓住倾倒污水的行为。

AI+一窗受理 “综窗”超级柜台有望走向全国

“一窗受理”是目前政务服务持续推进的工作模式,通过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开“综窗”,避免群众办一件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路。在深度参与多个省市地区综窗建设实际工作中,上海卓繁信息深度洞察各类“综窗”工作难点,用AI创新技术开创性地打造“综窗”超级柜台。

卓繁“综窗”超级柜台将材料电子化、证件识读、人像采集、电子签名、材料打印、窗口叫号、双屏交互等功能进行了精细化集成和一体化整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窗口受理提供审查要点定位、材料自动分类、数据智能比对、服务无感评价等全流程智能化应用。这样能大幅降低综合受理对个人能力的依赖,让“综窗”工作人员彻底摆脱枯燥的重复劳动,提升窗口受理效能;同时,可对服务质量智能监控,窗口办件过程全记录、可回溯、有分析,窗口服务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信创体系打造的“综窗”超级柜台,适配国产CPU技术架构、国产基础硬件、外设、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支持全国产化替代。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综窗”超级柜台搭配送件机器人等AI智能设备,展示了智能综窗受理大厅的应用场景和一系列办件流程:通过语音轻松识别办事群众意图,扫描的材料自动关联,全流程办事的规范、高效和便捷,让观众纷纷感叹当今的政务服务变化大。据悉,今年底,来自上海的“综窗”超级柜台“有望走向全国,深入各级政府及办事部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各地政务服务将更加便捷、精细、科学。

图说:世博源旁的“AI赛道”区域内,集中展示了国内自动驾驶全产业链成就和最高技术水平

AI+交通智能驾驶自如面对复杂路况

途径高架路段、人车混流、上匝道混流、限速弯道超车、交叉出口下匝道等复杂路况,40分钟、21公里的车程,全程司机零接管。前不久,装有智能驾驶系统的智己工程车上演了一段精彩的自动驾驶路测。

来看看如今的自动驾驶车辆有多“聪明”:智己在左转过程中会自动识别是否有对向车流,采取自动减速或停车让行;在面对人车混流的场景时,会自动识别左右经过的行人、非机动车辆,在有同向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时,会自动向左偏移行驶,避让结束后恢复居中行驶。在前车等待红绿灯的拥堵状态下,会智能缩短跟车距离,更接近于人跟车的状态。上高架时,遇到前车变道,不仅会降低速度,避让变道车辆,同时还会自动识别前方较为通畅、有更高效率的车道变道,实现安全、高效地汇入。在连续的Y型匝道口,也可以准确识别道路,没有出现驶入错误匝道的情况。在高架上经历急弯时,会自动减缓速度,平顺、舒适地完成过弯。

上海已成为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纷至沓来,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展示发布与先行先试的热土。

目前,上海已有上汽乘用车、宝马、图森、滴滴、上汽红岩、AutoX、丰田、小马易行8家企业获得示范应用牌照。截至2021年5月底,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向23家企业发放155张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总测试里程约181万公里,总测试时长约7.9万小时。

图说:智慧校园系统

AI+教育 让学习“无边界”

来到图书馆,报出书名,热情的机器人“小阅”会带着你一路走到相应书架前;走进实验室,戴上VR眼镜,宛若步入一间间工厂,了解制碱生产、合成氨工业生产、溴苯反应等平时难得见到的化工工业;5G智慧教室里,讲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全息投影屏,吸引全球优质师资“虚拟”进教室,和同学们分享智慧。

这充满未来感的一幕,实打实出现在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今年3月,该校和贵州的同学通过网络连线,共同上了一节《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信仰与使命》思政专题课,也成为5G智慧教室正式启用的第一课。当遵义的老师出现在大屏幕上,并远程为同学们讲解遵义会议会址时,两地同学们除了感叹彼此红色血脉相连,更惊叹技术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

校长何莉介绍,如今,除思政课外,智慧教室保持一周2-3次的使用频率,为了提高学校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学校目前已经针对化学学科的实验课程开展了全息课程资源建设,期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学校开展更为科学精准的实验教学,未来还将在生物、地理、物理等更多学科展开探索。

图说:智能写字板,老师可以即时分析学生答题效果

去年8月,黄浦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一年来,黄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已全部完成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改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移动终端配比达到100%。AI和5G网络携手,改变着教育的样貌——瑞金一路幼儿园借助“智能手环”“蓝牙设备”采集幼儿在一天中的步数、心率、热量消耗、体温等生理数据,综合归集到学校自主开发的运动健康监测平台,为每个幼儿个性化定制“健康运动指南”;在卢湾一中心小学,一支神奇的“云笔”可实时记录学生书写轨迹,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蓬莱路第二小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蓬莱小镇”课程,选课系统不仅能完成数据记录积累,更能为孩子们留下个性化成长档案。

AI+医疗让患者早日“回归”

每天下午3时,正是盈康一生上海永慈康复医院的康复机器人物联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几十名康复患者正由家属或护工陪同,在“物联港”中做康复训练。在这间拥有40多台人工智能设备、可同时容纳40人次治疗的康复治疗室中,竟只需配备2-3名治疗师,即可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图说:患者正在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步态康复训练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64岁的江苏患者李先生年初因车祸导致颅脑外伤,当地手术后便在永慈康复医院进行康复。女儿每天都会陪他到“物联港”做半小时的锻炼。在治疗师的协助下,李先生背靠人工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缓慢“迈步”朝前走。女儿告诉记者,通过机器,可以帮助他建立正常的步态模式,对陪同的家属、治疗师来说,也不用再费力地扶着了,节约了大量体力及时间,整体康复效率更高。

上海永慈康复医院院长沈旭东告诉记者,这台机器人可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所缺失的下肢步行运动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机器人具备许多人类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长期稳定地重复训练,精确客观地测定训练与运动参数,提供实时反馈等。

图说:患者正在进行地面式上肢主被动训练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除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外,在物联港内,还能看到患者有的在对着电脑“打游戏”,有的在机器上算数,有的背着机械设备行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陪伴左右:上肢、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智能康复机器人,地面式上下肢主被动训练、手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EMU多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

2018年的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就有公司携康复机器人亮相,康复领域的“钢铁侠”备受关注。如今,智慧康复已在多家医院投入使用。对于患者来说,机器人简单易用,一分钟完成上机。机器人1年可完成百万次重复训练,代替了大量的人工。患者也可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不同难度的游戏,机器设备对患者的评估有客观性,并通过数据化上传后台系统,方便实时观察患者治疗进程。

AI+气象预测“风云变幻”

昨天傍晚,一场电闪雷鸣的“暴力梅”横扫申城大部分区域。在这场梅雨抵达前,气象部门提早2小时就拉响了雷电、大风等预警信号,嘉定、闵行等分区预警也同步触响,提前通知城市运营部门和市民做好了防范和准备。近年来,上海的气象服务正变得更快、更准,精确到小时和区域的预报得益于近几年人工智能对“风云预测”的助力。

图说:AI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和目标图像识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采访对象供图

“数字化城市要求通过对城市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识别应用,从而进行城市精准管理和服务。对于气象来说,就是要提供时空分辨率更高、更准确的天气实况监测及预报数据产品。”上海中心气象台技术开发科科长储海说,2017年开始,上海作为中国气象局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AI技术应用研究,到如今,在AI助力下,上海已经基本建立了0-10天2.5公里的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逐步形成了由实况分析和0-10天气象网格预报构成的无缝隙精细化分析预报产品“一张网”。

每到夏季,强降水、台风、冰雹都是申城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储海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时空变化剧烈,准确地掌握其变化趋势是当前预报难点之一,但是,AI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和目标图像识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帮助气象工作人员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灾害天气。”这几年,上海气象部门的AI一直在不断“学习”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地面雷达、地面高空观测及社会性观测资料,已能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实时识别和定位,并“协助”预报员修订以往只能凭经验调整的数值预报结论,比如,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特征和发生可能性的预估,极端降水强度和区域的判断等。

不仅如此,AI还让城市防灾减灾变得更“智慧”。储海介绍说,上海决策气象服务写稿“AI”也已在“试工”阶段。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支撑,智能写稿等技术的研发,协同“气象插件”在上海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一网统管”的应用,能更快速地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国家气象中心利用AI技术搭建起了针对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模型——气象研究人员建起历史台风灾情数据和气象、环境致灾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出城市里易致灾的重点区域或目标,一旦台风来袭,结合智能网格预报,能做到实时定点地对危险房屋作出风险提示预警功能。

图说:交通银行的硬币回笼机,可以转换成数字人民币 孙中钦 摄

AI+银行申请更快隐私更安全

当银行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交通银行告诉你,数字化转型,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

针对国际贸易过程中纸质申请、现场申办等手续繁琐的问题,交通银行与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合作,打造交银e关通平台,为各类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本外币贸易金融综合服务,通过对接海关单一窗口政务平台的通关大数据,实现“账户开立、税费缴纳、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各类本外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

而“惠民就医”是交通银行配合上海市“医疗付费一件事”推广和“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为上海市医保参保市民量身定制的一款数字信用产品,市民可通过“随申办”APP实现在线极简申领,普惠就医额度不低于5000元。交通银行公司部付毅介绍,该产品通过重塑医疗付费流程,将患者排队缴费环节由此前至少三个减少到零,实现了看病缴费零排队,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平均30分钟以上。这一产品现已覆盖上海全市4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申请批核率高达95%以上。

目前,隐私计算技术已成为解决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挖掘问题的当下网红技术。记者获悉,交通银行已将隐私计算技术应用于政务数据共享、普惠金融、生物识别等多个领域,促进“金融AI+”生态模式变革。

责任编辑:孙启敏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