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下的抗疫背后:中国做到了什么?还要做哪些常态化准备?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08 15:46

【导读】 我们平时要有全链式科技布局,所有疫苗都有不同的技术平台,平时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布局,只有全链式的布局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应急的时候,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从病毒的发现,明确序列,到检测试剂、快检试剂的研发,包括药物的研发、疫苗的研发,多平台疫苗研发,所以这个全链式的科技布局特别重要。而对于这些布局,我觉得政府需要在里面担当一个推动角色,其次是企业参与,不同板块技术储备在不同企业,当然也保证有研发能力的科研机构的储备,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同时我们不能光停留在“我有这个技术”,这个技术(需要)拿出产品,(因为)最终用到现场都是产品,无论哪类都是产品。尽管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从技术拿出产品)有所加速,这是特例不是常态,(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技术转化,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要形成一种常态。

【整理/观察者网 周弋博】

11月6日上午,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召开。

该论坛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行配套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协会、复星国际、复星医药联合承办,邀请国家卫健委、上海市政府、行业协会、医药企业代表以及多位医学专家参加,探讨如何以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更好应对重大疾病、新型传染病等难题。

活动期间,中国药创新促进会的秘书长冯岚主持圆桌会议,邀请临床专家、创新研发企业代表、医药创新投资人共六位嘉宾参与讨论。

以下为本次圆桌会议文字实录(限于篇幅,有部分删节):

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现场照片

冯岚(中国药创新促进会的秘书长、圆桌会议主持人)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中国智慧与全球健康,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国家与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而健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都是倍受瞩目的战略性问题。一方面,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对推动全球的健康事业有帮助。另一方面,参与全球治理对中国愿景顺利实现也取得很大的作用。

首先进入今天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吴凡院长是新冠疫情的上海病毒防控专家组成员,日常工作在防疫第一现场。上海是超大级的城市,我们在北京经常讨论上海的防控措施,精准防控,前几天刷屏的烟花下的核酸检测,让我们对上海的防控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冯岚:请问吴凡院长,你面对的困难挑战有哪些、当前有没有变化?

吴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

与其说是困难不如说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上海精准防控。精准防控作为超大城市最难平衡好的一点,我们既要控制好疫情也要兼顾到社会经济发展,不因疫情缘故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是核心问题。

平衡过程中,每一次疫情的特征、爆发、涉及范围人群都是不一样的,这当中有一个关键词,也是上海精准防控的重要内涵,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多一个就是影响,少一个疫情控制不住

这个过程中,核心的科技创新在于,在出现疫情后快速明确疫情来源,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疫情在临床上不能挨个排查,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希望有比较大的明确方向,就需要对所有已知病毒快速检测、组合检测,可以把所有症状相似的这些病源检测坐在一个上,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是需要快速,快速是什么?现场能应用、临床能应用,跑到外面野外现场可以应用,就需要小型化、快速化。

其实药物也有这个问题,包括临床上都涉及“快”字,这是处置疫情核心点。当然,光快不准也不行,“准”字支撑科学精准防控,在这当中,研发企业、生产企业就有非常大的需求来进行重要的合作和衔接。

10月31日晚,上海迪士尼下的核酸检测

冯岚:临床医生要完成临床任务,就不得不考虑疫情影响,第二个问题我想问申文江教授,在一线肿瘤放疗界,他是泰斗级的人物,平时工作上如何既做好防疫要求,保障患者治疗做好监控?

申文江(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教授):

疫情期间对我们放射肿瘤治疗专业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因为在这里面我们要保证我们的放射治疗按时、准确、周到为病人服务,同时要保证病人和家属的安全,而且还要保护医护近人员安全,我们在这两年时间中齐心奋斗、团结合作,我们有几项措施。

比如,我们给病人做好预约工作,准时准点对他进行各项检查、定位、治疗,我们希望病人在我们医院停留的时间尽量缩短,到医院的频率、次数尽量减少,这样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使得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同时做好环境的安全消毒,对病人提供防护措施,给病人很好的防疫指导,胜于饮食、休息、睡眠等安全防护指导,对病人来说让他们心理上不恐惧,技术上和我们配合,这样我们能够正确、非常准时给病人一个指导和治疗,使得病人和医护人员在这段时间都没有任何意外。

冯岚:接下来同样的问题,在应对类似问题前提下,我们三位来自企业的代表,请谈谈企业的应对措施或我们今后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吴晓滨(百济神州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药企不光是(在)保护好自己(的方面),还有创新药、研发方面都能更加有所作为了。实际上,新冠刚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就成立了综合抗体部门,综合抗体在美国立马进行二期试验,中国那时候已经没新冠病人了。其他方面也有几个免疫方面的产品也在测试,(也就是)对(新冠病毒)免疫风暴的疗效。

关于疫苗方面,前几个月我们看了一个统计,欧美国家发达国家每100人达到97剂人份,我们国家7月份每100人达到170剂人份,现在估计超过200剂。除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以外,发展中国家每100人才打1.2剂。

这个事说明什么问题?当疫情来的时候,大灾大难来的时候,各个国家保护的先是自己。发展中国家每100人1.2剂是中国出口的,中国的人份大的多。传统的疫苗病毒减活、灭活疫苗,七个疫苗的研究途径国家都有,减活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还有四川企业三叶草DNA重组蛋白疫苗也非常好。我本人是这家的独立董事,(这款疫苗)针对德尔塔病毒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八十。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彰显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生物制药领域非常大的发展,这点给了国民信心,给了国家非常大的安全保障。

何静(阿斯利康全球肿瘤研发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

在疫情中,我们看到了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和所有企业的社会担当。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研发的疫苗在全世界应用,在中国和康泰合作。前段时间大家看到另外一个新闻,阿斯利康研发的综合抗体,也是第一个有预防作用的综合抗体。

我们可以看到,在疫苗和新冠治疗药物研发决策进程中,决策是非常迅速的,其中一点就是企业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以后在非常高优先级的产品或产品线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承担风险的想法和空间。 我想疫苗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们对疾病本身非常快速的理解,还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这是对我们将来药物研发(作用)非常大的助推器。

吴以芳(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这次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是全球的公共危机,病毒是全新的,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现有的医疗手段、检测手段很多都不行,所以我觉得从企业角度来看,第一点最重要就是创新能力。 你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开发出检测的工具,预防用的疫苗,治疗用的药物,以及治疗用的仪器、设备。

从我们复星医药来讲,我们第一时间开发出核酸检测的试剂,我们的治疗设备,比如呼吸机、移动CT,都是我们自己的,而且第一时间使用在了疫情一线防控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国际合作开发了疫苗。我们有一个战略合作是和企业开拓小分子治疗药物,我们治疗性抗体也在临床试验阶段。

这里面我想说什么?这种全新挑战到来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沉淀和积累,你得有在创新上一如既往的坚守,在创新方面更坚定的投入和执着,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的创新,这是一个层面,要有沉淀。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要开放式的合作。其实这次疫情我们国家是非常开放式的,对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就我们复星医药来讲,我们对外做了非常多的战略性支持与合作,在疫情第一阶段我们把一些物资国际化支援到中国,后面还支援全球,这时候和BioNTech的合作就是开放式国际合作的示例。

第三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感。何总也说到企业在创新研发快速行动的时候你是有风险的,这时候也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谢谢。

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现场照片

冯岚:最后请梁锦谈谈,你的角度看疫情给我们经济带来这么多不确定性,投资角度觉得有了什么明显的变化,你未来更看好哪些热点?

梁锦(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医疗医药行业组负责人

2020年初以来,疫情蔓延或集中以来,整个市场发生比较大的波动变化。2020年年初,有关美国和中国的信息,大家了解的情况一开始说股市发生很大的波动,当美国中国股市大幅下跌,短期内中国、美国其他国家以政策推动事情的解决,提供很多支持,包括量化宽松,中国反馈更快,美国相对慢一点,整个投入的量,资金、市场也是比较大。

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2020年疫情开始以后,在整个医疗类投资的领域,我们投行所做的这些事方面反而比2019年或往年更多,我自己的感觉2020年包括今年上半年出差频率、次数比2019年大幅提升,感觉重点的内容也是因为疫情导致所有的企业、社会、国家对于医疗健康高度重视,除了疫情相关的这些,比如mRNA疫苗或是其他疫苗口服药、综合抗体投资,其他细分行业投资,医疗器械、创新药投资,2020年包括今年上半年整个医疗投资从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投资基本都提高70%左右,这也是疫情带来大家对医疗卫生领域、生物医药领域重视的一个大的变化。

您的第二个问题细分领域的投资,除了和疫情有关,mRNA疫苗,mRNA整个平台的投资是现在非常关注的,其他的新兴行业整个的投资领域也都是非常关注,ABC、双抗、单抗、蛋白降解新的技术,这都是比较前沿领域的技术,可能往年在国际国内没有这么快速、大量资本投入,现在加剧对这方面的投入。 另一方面,原来有临床巨大需求的慢性病领域,哮喘、肾病等以前大家没特别关注,疫情影响大家花了大量时间,投资投行角度可以看到很多企业涌入这个领域。

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现场照片

冯岚:刚才听了这么多专家的反馈,我们谈谈中国自己的医药创新,请大家从各自的角度谈谈。

吴晓滨:

新药创新迎来这么好的春天,主要就是政策好,药监局在领导下进行大幅的改革,医保局把过去很多年一次的医保目录更新变成一年一次的更新,(这些)都是政策。资本市场有了退出的机制,有了接棒的程序,香港的18A、上海科创版,大大推动,这样人才就回来了。我们中国人天生就是创业的料,谁都想创业,只要给机会,只要政策允许,钱有了,人一定回来了。

何静:

就着吴博士说的政策问题,接下来的话题不但要有政策还要有政策的合力、优化、全面落地。说到监管和政策部门,不但有药监,有科技部、卫健委、海关,还牵扯到药本进出口、血清进出口,知识产权等等,每一个环节反映的监管政策都对于我们整个医药研发是着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是有非常好的政策,接下来的话,是需要不同的监管部门在整个监管体系或监管生态里能有更多的更新、优化、高度融合以及对于整个政策的执行流程方式方面的标准化。

还有一大块其实是怎么样高效利用临床研究的资源,提高我们临床研究的效率,我想今天我就不在这里做赘述了,现在关于这个话题也很热,大家也有很多的讨论。人才是永远不变的(核心),怎么样的合理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临床人员以论文导向转向临床需求为导向,这也需要有很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

吴以芳

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了政策,谈到了资本,因为政策好,资本充足,人才也来了,大的环境非常好。所以从复星医药来讲我们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大的战略机遇。

从我们来讲,(关键是)怎样以消费者为核心,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新的流行病、新的病毒,耐药感染等挑战,我们也看到肿瘤(问题)始终要走很远很远的路,还有老年退行性病变。复星提出要让所有人活到121岁,未满足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机遇,我们将在这些地方利用沉淀的优势在制药、器械、诊断、治疗科技方面全面发力、全面发展。

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现场照片

冯岚:之前三位来自于企业的代表谈到了作为企业的担当,他们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也是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何博士提到临床研究不够充分,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不够充分,在您的角度觉得,要怎么样去帮助企业提升在临床研究当中遇到的困难?

吴凡:

我觉得这个创新不光来源于临床研究,床研究的源头很重要,所有的创新,只有铆着需求导向,才有生命力,这是关键一点。

今天我想提的是另外两个方面,拿这次疫情做例子,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平时要有全链式科技布局。 我指的是什么?你看这次疫情爆发之后,我们是第一个确定病毒,我们是第一个拿到(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并研发这些检测试剂、药物。我们研究院也在和企业合作,如果有广谱抗体,就能大大减少重症、死亡,这会使疾病造成的社会恐慌大幅下降。

所有疫苗都有不同的技术平台,平时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布局,只有全链式的布局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应急的时候,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从病毒的发现,明确序列,到检测试剂、快检试剂的研发,包括药物的研发、疫苗的研发,多平台疫苗研发,所以这个全链式的科技布局特别重要。而对于这些布局,我觉得政府需要在里面担当一个推动角色,其次是企业参与,不同板块技术储备在不同企业,当然也保证有研发能力的科研机构的储备,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第二点是技术储备,有人问我说,企业很现实,你让我成天做研发,我老不产生效益,老没市场没效益,我也活不下去。这当中就有很关键的点,技术储备到底是储备什么?大类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这次(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冠状病毒很容易变异,很容易造成爆发的流行,那么我们要储备的是什么?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次的新冠病毒是怎么回事,但我们知道非典以来不同的冠状病毒都有一个共性,如果我们有一个储备的技术来应对这些共性的问题,包括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平时都有做到了的话,那这次的新冠病毒来了以后,我们只要搞清楚冠状病毒的共性特性,独有的特性,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无论试剂也好、疫苗也好,很可能快速突破。

疫苗的技术平台也是这样,腺病毒疫苗,平时就得有,我们陈薇院士为什么很快,就因为有(之前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基础。除了腺病毒是不是有其他的病毒?我们也能在里面有一些技术储备,也许其他的病毒不适合新冠病毒疫苗,但可能适合其他的情况,我是觉得这些储备需要有很好的平时准备才行。

同时我们不能光停留在“我有这个技术”,这个技术(需要)拿出产品,(因为)最终用到现场都是产品,无论哪类都是产品。尽管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从技术拿出产品)有所加速,这是特例不是常态,(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技术转化,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要形成一种常态。回归到刚才各位讲到的,我们的研发生态也好,我们的转化生态也好,这当中最缺的是机制保障。

冯岚:梁锦先生您在中金负责过很多医药行业的投资,你的角度来看您目前看到的中国医药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梁锦:

从机遇和挑战来说更多还是创新,这是最大的一个挑战。

原来中国的医药企业相对来说仿制药多一点,创新药很少,但是大量的都是仿制药,还有各种神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状态。

我觉得从做药改,首先政策导入,大量资本、人才回归,不断有新的研发企业的涌现,这些(情况)慢慢形成了目前中国所有的医药产业创新的热潮,包括大量创新型医疗企业的涌现,而且这些传统医药公司也在慢慢向创新方向转型。

但在这里面,即便用现在的视角来看,不管是在投资还是投行角度,都能看到很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在这个创新的程度里,你是不是站在更早、更前沿的国际视角看待这个事,我们的产品、我们公司做的创新药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创新,这是比较大的挑战。

这取决于药企在所有的创新型企业、传统企业在国际化的领域能走多远,或在这里面可以实现多少的投资或是布局,以及在这个速度里有多少像美国这样的创新型领域,(从而同美国)拉近距离,创新是比较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周弋博
中国防疫 进博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