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 “一市独大”弊端,中西部纷纷打造副中心城市

来源:“第一财经”微信公众号

2021-11-18 08:49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之外,部分普通地级市也成为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西部省份开始重视避免“一市独大”弊端,规划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布局。

各地纷纷打造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

从各个省域内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沿海发达省份大多有两个甚至多个中心城市,被成为“双子星”或“多子星”。比如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不仅有深圳、广州这两大一线城市,而且还拥有佛山和东莞这两个GDP万亿级的制造业大市。在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当前共有苏州、南京、无锡和南通超过万亿大关,此外徐州和常州也都超过7000亿。第三经济大省山东拥有青岛和济南两个GDP过万亿的副省级城市,同时烟台的GDP也接近8千亿元。

在第四经济大省浙江,不仅有杭州和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浙东南的温州是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拥有厦门和福州两大中心城市,民营经济大市泉州GDP也突破万亿大关。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通常只有一个单极核心城市,即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中心,在省内的地位难以撼动。第二位城市与首位城市差距很大。比如近十年来,中西部大多数省份中,省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省内其他地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明显减少,地市大量人口向省会流动。

专家分析指出,沿海双中心、多中心模式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比如区位、资源禀赋、政策因素等。以政策因素为例,经济特区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都对目前城市格局有较大影响。同时,目前的计划单列市也都位于沿海地区。总体来说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资源较多,不会集中在一个点。中西部的资源比较少,有限的资源往往向省会集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西部省份开始重视避免“一市独大”弊端,规划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布局。

比如,湖北很早就确定了“一主两副”(即武汉+襄阳、宜昌)的发展战略,湖北对两个副中心的扶持力度很大,三个城市构成了“鄂三角”。今年10月20日,湖北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建设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筑“两翼驱动”的创新高地,形成“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创新带。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王炜10月20日介绍,围绕襄阳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围绕宜昌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湖北将在襄阳、宜昌布局建设湖北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提升襄阳、宜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四川,该省2018年就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城市为区域中心城市,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今年10月,四川省决定将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成都市及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7个区域中心城市实施。此举有利于通过政策释放推进区域中心城市构建省域经济副中心。

2020年3月,河南发布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联动郑州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同时加快构建洛阳都市圈,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今年9月,阜阳市提出,阜阳要高标准提升中心城市能力,突出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阜阳阜南同城化发展,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一篇《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重磅论文引起外界广泛关注。作者单位是“中宏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而“中宏院”是国家发改委直属研究机构。论文指出:面向未来,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竞争型代表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接续成长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等四类城市,突出比较优势和功能互补,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共同构建功能完备、层次有序、支撑有力的城市体系。

论文提出,要重点支持一批近年来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且交通区位、承载能力、工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内陆非省会城市加快发展。使之成为“战略接续成长城市”,打造成为引领支撑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极点和我国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承接产业转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章还列出了典型战略接续成长城市名单,这些城市包括了洛阳、赣州、芜湖、襄阳、衡阳,南阳、柳州、阜阳、宜昌、岳阳、上饶等。仔细分析这名单,有相当多的城市是近年来各地重点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

皖北中心城市崛起

这其中,人口总量大、城镇化潜力大、区位突出的两个中部城市阜阳和赣州都迎来了发展良机。以阜阳为例,阜阳作为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所处的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化率较低,近几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和高铁网络的建设,皖北地区与苏浙沪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互补协作正不断增强,来自苏浙沪的不少产业也落户到这里。

10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合肥开幕。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集成,提升产业承接平台功能。

阜阳市委、市政府已经高规格成立了阜阳市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相关的平台建设、配套政策等也在快速完善中。比如,在承接平台建设方面,阜阳市正按照集群化和差异化方向,加快构建以1个省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核心、7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1+7”承接产业平台体系。

产业的快速集聚和发展也为不少龙头企业发展带来了发展良机。作为产业地产的探索者,碧桂园在阜阳当地拥有近4万户业主,针对产业地产的开发运营也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碧桂园安徽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阜阳市的产业集聚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大,碧桂园更关注配套、园林等改善生活品质的要素,着力于提升客户的整体居住体验。在积累足够的品牌口碑,并依靠碧桂园集团多元化战略提供的硬件支撑,根据当地产业集聚建设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地产。

工业化、产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作为皖北中心城市,阜阳的城镇化潜力也逐渐显现。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阜阳全市常住人口为8200264人,与2010年阜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599913人相比,增加600351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41982人,占41.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758282人,占58.03%。与2010年阜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48858人,乡村人口减少44850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0.4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虽然十年来阜阳城镇人口增加了104.89万人,但目前城镇化率也仅为41.97%,离63.89%的全国平均水平还有21.92个百分点,可见未来该地城镇化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产业集聚和工业化的加快,当地的城镇化率也将持续快速提高。

随着人口的流入,阜阳当地对于居住的需求也在改变。碧桂园安徽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些年的购房者中城区客户居多,置业需求以刚改和改善为主,乡镇客户较少。随着城市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客户进城对于改善的需求也在同步提升。对大品牌,优质配套,品质社区的偏好选择也更加明显。购房者的置业需求与关注方面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以往的关注楼盘区位、生活配套以外,品牌实力强的开发商交付品质更有保障。

江西南大门打造I型大城市

在阜阳深度参与长三角合作的同时,同处中部的江西“南大门”正在加快对接大湾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位于赣粤闽湘四省交界处,也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赣州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8970014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36844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01574人,增长7.19%。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961719人,占总人口的55.3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赣州对外交通不便。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州和湖南郴州到珠三角的距离差不多,但2009年12月武广高铁开通后,郴州到广州仅需1.5个小时,而赣州到珠三角只有普通列车,需要5个小时以上。

不过,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网络的建设,赣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正逐渐凸显。尤其是,今年10月28日18时,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赣(州)深(圳)高铁江西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赣深高铁距离正式通车又近一步。未来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圳的列车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近7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赣南革命老区将进一步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赣南地区即将正式迈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开启发展新征程。

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赣深高铁开通为契机,在基础设施、开放平台、产业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大湾区紧密衔接,打造老区与湾区合作样板。加强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合作,推动产业对接、平台共享、园区共建,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

在打造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同时,赣州也是江西目前在省会南昌之外,重点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2017年底,江西省就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决定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平台建设、壮大中心城区、打造区域性中心等四个方面出台21项政策措施,确定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政策措施。

赣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赣州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加快建成I型大城市。要昂起中心城区龙头。加快五区一体联动发展,理顺城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同城化,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40平方公里、人口达240万。

城市能级的提升,给住宅市场带来的变化也非常明显。碧桂园广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市场反映出赣州购房者对居住品质的需求逐步升级,相对更有保障的交付质量、完善的物业管家体系,都形成了碧桂园在当地的竞争力优势。而碧桂园在当地也引入了智慧社区的理念,诸如门岗自动测温、无接触感应开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智能呼梯、App一键缴费、报修等产品和服务,构建了“零触碰”安全智慧社区,都受到当地市场的青睐。甚至一度出现当地10个购房者就有3个选择在碧桂园购买的情况。

(林小昭)

责任编辑:张菁娟
城市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