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鸣笛、钟声响起,时隔两个多月,上海回来了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22-06-01 08:26

5月31日晚,上海外滩再次响起鸣笛声和钟声。时隔2个多月,上海6月1日正式“重启”。

零点到,钟声响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秩序向好,2022年6月1日起,上海全市解除区域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恢复正常通行秩序。

5月31日晚11时,人们来到外白渡桥拍照。

5月31日晚,为保障解除交通管制后道路通行秩序良好,黄浦警方在区交界路口、跨江隧桥等重点区域提前加派警力值守,在恢复交通的同时,加强路面巡逻管控。

6月1日零时,封闭了60多天的跨江通道开启,同时,区交界路口的隔离护栏也相应拆除。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大厅内,值班员用电台向全区各封控卡点下达指令,全区进出辖区的各个管控卡点撤除了警示牌、水马、反光锥筒等管制设施。

黄浦公安民警撤除外白渡桥、南京路步行街等地方的警示牌、水马、反光锥筒等管制设施。

海关大楼上的大钟整点钟声响起后,不少司机一起鸣笛。

6月1日零时许,外滩景观大道也迎来了久违的游客。

零点后,众生相

6月1日零点,上海外滩江堤上,陌生的和熟悉的人们有了特殊的默契,齐声高喊着,似乎要将过去两个月的阴霾一扫而空,气氛堪比跨年。

“看这里,茄子!”其中一群人声量齐高,原来是来自虹口的小区居民“旅游团”,一个小区出动了20多人,自发组团来这里等待上海6月1日零点的到来,这更是他们的第一次线下聚会。

“本来很多邻居只记得一个房号,根本不知道背后是谁。”一位居民说,志愿者、业主群群主、“团长”,大家各自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守望相助走过了艰难的春天,却从未识得“庐山真面目”。

市民李艳指着其中一名高大的男子告诉记者,他的头像是个小浣熊,微信名也非常可爱,她一度坚信这位芳邻是个娇小的姑娘,直到今天才发现是一位壮汉。

这个社区旅游团还肩负着给小区直播的重任,他们纷纷举起手机给其他并未出门的邻居展示此刻的外滩,“都是真的,很多人呢,比跨年更热闹!”

比跨年多的除了热闹,还有期待,大家从未如此期待走出家门,从未如此期待汇入人群。

这一夜同步开放的,还有直通外滩的南京路步行街,时间到了凌晨一点,步行街上还有人进入,散步拍照。

一对夫妇来到和平饭店招牌下,打开了手机,面对镜头高喊道:“Make 上海老卵 Again!”

6月1日凌晨1点左右,上海南京路,市民们在和平饭店门口拍照留念。

零点指针转过,上海武康大楼四周也响起人群的欢呼声,情侣拥吻、朋友碰杯。

6月1日0点左右,上海襄阳北路,一对男女拥吻在一起。

在星巴克门前的一处柜台前,两个在疫情期间才刚认识的女孩Becky和Clarissa举杯庆祝——她们说,一定要有仪式感。

为了这一刻,她们准备了红酒、饮料、冰淇淋、零食,5月31日23点多便来到这里等候,一边闲聊。她们就住在附近,两人住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楼栋,相同的门牌号。有时Becky点的外卖误送到了Clarissa家,有时后者的快递误送到了前者门口,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她们在疫情期间就这样认识了,两个女孩一起聊天,陪伴出门散步。

当“解封”的一刻来临,Becky提议举杯庆祝。她们没有加入周围人群的欢呼,在她们身边,听得到两只酒杯清脆相碰。

公交大站,早高峰情况如何?

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大木桥路口的公交车站是一个平时交通繁忙的公交大站,43、45、104、205、218等线路均在此停靠,又可与地铁9号线、12号线嘉善路站实现换乘。

205路车进站

6月1日早上7:30,已经有不少乘客在此等候乘车。

其中一位背着包、戴眼镜的中年男士说,他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准备乘坐205路去六院上班。“之前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5月中旬开始恢复上班,之前因为公交没恢复,还不是很方便,有时候是共享单车,有时候需要走过去。”这位医生说,今天好了,从家门口乘上205路,点到点去医院门口,路上顺利的话半小时就可以到医院了。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在等公交。

等车的乘客中,有几位是打算去医院看病的。一位中年男士要去龙华医院,他说医院其实一周前就恢复正常了,但因为小区还没解封,所以一直出不来,今天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小区了,104路乘4站到宛平路站下来就是医院,很方便。为了乘坐公交车,昨天他还特地在小区附近做了核酸。

穿绿色T恤的男士打算乘104路去龙华医院看病。

另外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车站边这幢大楼里,今天一早出门,打算去徐家汇公园看看风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小区从4月1日开始封控,整整两个月足不出户,今天是不需要出门证、不限时间、可以自由出入的第一天,徐家汇公园也已经正常开放了,这么长时间没去公园了,怪想念的。”

说话间,43路公交车进站了,上车、扫码,一切都很顺利。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这辆从南浦大桥始发的43路,车上已经坐了有七八位乘客,与平时工作日的43路相比,乘客数量并不是很多,乘客们可以选择座位,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没过几分钟,又一辆43路公交车缓缓驶入车站。

车上乘客比平时的早高峰相对少些,车内秩序井然。

“客流最大地铁站”,没满座、有些空

6月1日首班车起,上海地铁全网络20条线(除7座车站外)均恢复基本运行。截至1日11时,全网累计运送客流91.3万人次,较疫情初期3月15日同时段减少89.6万人次,降幅49.51%。

线路排名前五分别为:9号线9.6万人次;1号线8.9万人次;8号线7.6万人次;2号线7.6万人次;11号线7.3万人次。

车站排名前五分别为:世纪大道3.5万人次(进2081人次出5186人次换2.8万人次);人民广场3.1万人次(进1438人次出9636人次换2.0万人次);徐家汇2.9万人次(进1942人次出1.0万人次换1.6万人次);莘庄2.1万人次(进5851人次出3105人次换1.2万人次);龙阳路1.9万人次(进1508人次出1483人次换1.6万人次)。


1日一早,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世纪大道地铁站,探访客流情况。这里是上海全网唯一一个四线换乘的站点,2号线、4号线、6号线、9号线都可以在这里换乘,是工作日客流量最大的站点。

当天上午8时许,澎湃新闻记者在世纪大道站12号出入口处看到,有专人持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乘客需出示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有72小时内阴性核酸报告,以及绿码方可进站。

世纪大道站12号出入口,有专人持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

进入站点后,记者注意到整个换乘站厅内显得有点空,三三两两的乘客陆续抵达,然后有序进站。

“以前的工作日早高峰是几乎是看不到白色地砖的,今天这样的客流情况在以往工作日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世纪大道站区车站站长助理陈少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8时许,世纪大道的换乘站厅内有点空。

8时05分,澎湃新闻记者来到6号线世纪大道站,列车内略有些拥挤,但也没有出现“人贴人”场景,列车进站,乘客基本能按秩序下车。

“人比我想象的已经少很多了。”市民徐女士住在北洋泾路站附近,平时上班基本都在此乘坐6号线,“以前6号线早高峰,有时一辆车根本挤不上的,今天我一班车就上去了。”

8时许,世纪大道的换乘站厅内有点空。

6号线站台,人们在有序排队。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又来到2号线世纪大道站,并上了往徐泾东方向的列车,车厢内上座率不高,上车还能坐到座位,在跟车地铁的10分钟内,人与人之间都能保持一定距离,还不断有乘客下车,乘客基本都能坐上座位。

市民谈先生表示,考虑到今天是恢复运营第一天,加上有不少企业都要复工,特地提前出门,“不过看下来没这必要,人并不是很多。”

2号线等车的乘客

据陈少俊介绍,和以往工作日相比,今日客流量显著减少的。“平常我们站的日均客流大概在60万人次。照今天早高峰的情况来看,预估今日世纪大道站的客流约为10万,还不到以往客流的六分之一。”

陈少俊称,以前的早高峰,在换乘客流不算很大的情况上,早高峰时段的隔离栏基本都会悉数“上阵”,换乘需要绕行。“今天限流栏杆也没用上。”

早高峰的2号线并未满座

记者还发现,世纪大道站安检口都有专人持有场所码的牌子,提醒乘客配合扫码进站。

“目前的早高峰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一个小问题,就是很多乘客是昨天做的核酸,今天一早报告还没出结果,这种情况我们会建议乘客等一等。”陈少俊表示。

共享单车骑行量,涨535%

美团单车表示,6月1日上海早高峰的骑行量较上周同期涨幅达535%。

美团单车数据显示,6月1日上午7点-9点迎来了当天的第一波骑行高峰,早高峰的骑行量与上周同期相比,涨幅达到535%,骑行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6号线世纪大道地铁站、10号线新天地地铁站、3号线中山公园地铁站等轨交枢纽,新天地商圈、中山公园商圈、徐家汇商圈等也迎来了骑行小高峰。

上海复工第一天,市民在街头骑车。

美团单车大数据预测,随着城市的逐渐恢复正常有序的生活,去徐汇滨江骑行打卡,到富民路买一杯咖啡,逛一逛巨鹿路的特色小店,将重新成为市民休闲骑行的首选之地,夜间骑行的用户也将因天气逐渐转暖而显著增加。

美团单车介绍,为了保障市民的骑行需求,根据后台大数据预判,6月1日早高峰用车需求会有明显增长,增加约50%的一线运维人员和调度车辆配置,5月31日晚间在全市多个小区、轨交站点等市民使用量大的地方加大调度力度,减少市民早上出门时用车资源紧张的情况,后续将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量动态调整,逐渐加大对使用需求量较高的交通枢纽、地铁站点、办公楼宇、商圈等区域的车辆投放、运维调度和无差别消毒的保障力度。

早餐店等人气旺,还是原来的价格

“这个不会酸吗?”“这个是多少钱一斤?”……6月1日七点半左右,位于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的不少蔬果店和早餐店开业。

钱大妈店内人气很旺,店内蔬菜类、根茎类、水果类、水产、半成品、豆制品都有,一应俱全,最里面区域还摆放着鲜肉,市民戴着口罩,俯身挑选。

钱大妈店内,顾客俯身挑选菜品。

店员刘小姐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她们营业状态是线上更多,她们一直在店内闭环工作。今天突然间转为线下,更加忙碌了,“有些价格签还没有打出来。”

刘小姐和其他员工在店内来回穿梭,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要回复进店顾客的问价,一边要把从后厨端来一篮十斤的新鲜荔枝整理。有时候忘记价格,她还会小跑到称重台,去扫一扫价签,生怕报错价格,“价格基本都恢复到之前正常的情况,比较平稳。”

刘小姐在整理荔枝

刘小姐一手拿剪刀,一手提着带杆的荔枝,小心翼翼地把荔枝剪成一颗一颗的。刘小姐站在进门处的柜台边,不时地还要抬抬头,监督进门顾客有没有扫场所码,没扫的还要提醒一番。

刘小姐说,这批新鲜荔枝是凌晨2点送来的,从公司统一的渠道检验合格后发到门店。她们原本七点正常营业,但今天要提前两个小时整理码货,早上4点多起床了,5点到店,然后上架蔬果。“大家工作积极性都很高,看到这么多人来到店里,感觉人间烟火气又回来了!”

她发现今天到店的顾客,买得最多的还是蔬菜,“刚开始还是买一些能储存的,毕竟她们现在都能自己选了。”

蔬菜类、根茎类、水果类、水产、半成品、豆制品都有,一应俱全。

楚先生提着袋子从店里出来,他告诉记者,解封第一天很开心,今天买了一些肉和菜,数量不多,因为一切都会回归日常。

对面的老盛昌汤包店也开门了,一边卖熟食,另一边卖生的面点。五旬的阿姨穿着蓝色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站在蒸笼后面,亲切地跟每个顾客打招呼。

记者看到,蒸笼重重叠叠放了好几笼包子,一盘六包,菜包是香菇青菜馅儿,他们主做手工包。阿姨说,她负责早餐点位,6点上班打卡,包包子的师傅4点就起床来工作了。

有位大爷路过,对着阿姨打招呼问:“现在包子啥价?”阿姨笑呵呵地回:“菜包两块钱一个,肉包两块五一个,豆浆六块钱一杯。”大爷心满意足,欣慰地说:“还是原来的价。”

店员还会远远地招呼不方便下电瓶车的顾客说:“现在肉包暂时没有,还要二十分钟,但有菜包。”

阿姨要隔一会去后厨观望一下,看看肉包有没有蒸上,她说,由于需求先上菜包,肉包正在加急做,要等一等。

(综合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记者海沙尔、朱奕奕、李佳蔚、 邹佳雯、俞凯、陈逸欣、邓玲玮)

责任编辑:杨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照你说的,我们是输给中国了吧?”,她被问住了

联大通过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

“对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美国只有严格遵守的义务”

与匈牙利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布局?

美又对37家中国实体下黑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