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并被写入党章,为何新征程上要强调“斗争精神”?
来源:上观新闻
2022-10-23 13:05
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无疑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面向全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其中之一;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也经大会同意被写入党章。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伟大斗争史,斗争精神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伟大斗争”,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是同坚持党的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新时代10年来,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仗接着一仗打,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发扬斗争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当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尽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面临各种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是要带领14亿多人实现现代化,甚至大大超过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防止两极分化,但区域、城乡与群体的收入差异的世界性难题却是广泛存在的。
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任务也十分艰巨。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经济全球化逆流涌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明显,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带来我国发展历史交汇期和世界发展转型过渡期相互叠加的各种风险,这些也给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不少挑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