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综述 | 人勤春来早,奋楫敢争先——写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

来源:新民晚报

2023-03-04 19:50

人勤春来早。气象数据显示,今年的春天,可能比以往都来得更早一些。

黄浦江畔,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处处涌动着万物复苏的春潮。抢开工、拼进度、开好局,起步就是冲刺,人人奋力争先。

勘破最复杂的变局,穿越最漫长的寒冬,上海这座肩负特殊使命的城市,等不起,也慢不得。

今天,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再次启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回首上海过去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改革开放不停步,高质量发展韧性十足,科技创新开启从0到10的“加速跑”……大变局下,上海用发展成色,彰显地位与担当,传递信心与力量。

苏州河南岸的江宁路桥段断点被打通,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滨水空间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经济发展高质量

新年第一天,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顺利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新年的首次验证飞行。

“在完成C919大飞机研发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培育、积淀了一大批本土化优秀项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玉金介绍,“大飞机创新谷”已吸引148个项目、1500多名高端人才入驻。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也是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硬支撑”。中国商飞总部落户浦东后,中国商飞研发中心、总装中心和试飞中心均布局在浦东,围绕国产大飞机上下游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布局的“大飞机园”和“大飞机创新谷”正在稳步建设中。

3月1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两周年之际,“大虹桥”建设交出令人称羡的答卷,不少数据十分亮眼:外商实际投资增长100%,重点投资增长超60%,累计吸引各类总部企业500余家。

打造“极中极”,构筑“彩虹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布局,也是上海承接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

从86到7000平方公里,大虹桥,大战略,大手笔!两年来,随着蓝图落地逐渐变为实景,“一核两带”的全域生产总值,也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9万亿元,以占长三角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快步走”,浦东引领区“王牌”作用更加凸显,临港新片区制度型开放体系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精彩纷呈……除了“单科”优秀,上海的“总分”同样亮眼。

数字显示,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全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近3000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口岸进出口总额10.4万亿元,服务进出口规模也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1.1%,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加快布局。

历经风雨,实打实的数字证明,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外贸、外资再创历史新高,上海仍是外资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改革开放不停步

今年3月1日下午,上海静安区区长王华走进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帮办员”身份来到一线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开展“帮办”服务。

这是静安区新建立的“区长每周帮办日”制度——区领导面对面为企业解决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不断优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类似改革在全市各区都有。杨浦区开通全市首个线上“办不成事”窗口,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有地方找、有人管、有人帮,而且线上就能完成;宝山区打造“开工一件事”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企业按需点单、政府跨前服务;奉贤区创新推出“线上审批是常态、线下审批是例外”的“四个一”云审批工程,探索数字治理新样本……

这些改革对标的,是兔年新春首个工作日出台的《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到“6.0”版,上海的营商环境建设直接助力中国在世行营商环境排名中的位次大幅跃升。

除了刀刃向内的改革,还有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上海的城市品格。

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疫情冲击下如期举行,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达3400多亿美元,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今年11月,上海又将迎来“进博时刻”。目前,已有超500家海外企业签约参展第六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20万平方米。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持续放大,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说开放,不能不提浦东。2023年,被誉为“王牌”的浦东新区又将探索一系列开放举措:争取率先试点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深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研究制定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着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并将放宽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今年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上海将依托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商务领域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和开拓性创新。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加大投资促进力度,让上海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

点燃创新“核爆点”

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首个体细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交付、牵头项目同时捧回国家科技“三大奖”高等级奖项……这些年,“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上海鲜亮的名片。

与此同时,一个共识也愈发清晰: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必须着眼从0到10的创新全过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核聚变”效应。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一个创新的城市应有几个‘核爆点’,这里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是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

今年2月27日,《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正式发布,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再添“新引擎”,“大零号湾”的未来目标,正是点燃创新“核爆点”,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

“大零号湾”毗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近年来,闵行区以新时期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聚集、科技成果密度高、产业承载能力强”的区位优势,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宁德时代、西门子电气、歌尔光学等头部企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大零号湾”核心区内实际入驻企业已近700家,50家企业获融资达50亿元,其中9家估值超10亿元,23家公司获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同时,“大零号湾”区域还汇聚航空、航天、船舶、核电装备等10多家科研院所,2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按照规划,到2035年,“大零号湾”将全面建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创新地标。

“核爆点”当然不止一处。兔年新春刚过,位于北蔡镇的一块空地上,2023年浦东新区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首轮签约、开工仪式举行,总投资额高达867亿元。以高品质项目支撑引领区高质量发展,也向全球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发出“招贤贴”。

这块32亩的空地,未来将成为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的所在地。谈到企业的“硬核”技术,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徐辰介绍,企业开发的是面向未来、全球领先的尖端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相当于用机器的“眼睛”,把外部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子可以认识的数字化信号,再进行处理和运算,未来可以应用于多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工业领域。

人民城市人民建

2022年7月24日,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和67街坊东块旧改第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即超过97%,高比例生效。

30载接续奋斗,上海二级以下成片旧里改造就此写下最后一笔。历史性的告别时刻背后,是了不起的发展成就。

旧改被称作“天下第一难”。30年来,上海始终用敢为天下先的首创勇气,践行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治理思路。征收方案由群众参与制定,征收过程由群众全程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让“钉子户”转变成“代言人”,旧改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上海城市更新的重点转入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的“两旧一村”工作。工作重心变了,但人民城市的建设,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永无止境。

旧区改造,只是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发力点之一。这些年,关于怎样建设人民城市,建设什么样的人民城市,上海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根本遵循。

这些年,上海不断启动实施多项民心工程:老房加梯让“悬空老人”下楼晒太阳,“早餐工程”让优质早餐每天不重样,“咖啡+公益”让残障人士人生出彩,垃圾分类让公益环保成为市民的“肌肉记忆”……这些人民城市建设的细节,不仅让这座城市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也让市民素质和城市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上海又安排了十方面、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包括新增5000张养老床位、开设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等,聚焦“老小旧远”,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坚持帮困扶弱,努力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精细化水平;紧扣市民期待,满足美好生活向往。与2022年相比,新增达14项、占比43.75%。

有时候,越小的细节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比如,进了车库手机就没信号,这个被很多市民吐槽过的问题,今年也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始得到解决。

据上海市经信委透露,今年将确保完成800个、力争完成1000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满足市民在地下空间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让上海成为“永不掉线”的城市。

本报记者 潘高峰 宋宁华


责任编辑:顾沈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花了1668.9亿元

“美国首次暂停,以色列深感担忧”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有“明显进展”,巴以停火又陷僵局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