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汉藏英申明“中国”领土、老板不忙生意忙巡逻…眼前的西藏超乎想象!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7-27 10:36

【文/观察者网 童黎】

眼前这个既“现代”又“天然”的西藏,超乎想象。

到了琼林村才了解,珞巴族农牧民执行“守家卫国”的特殊使命时,必带两件物品;问了八廓街的老板才听说,他们最近操心的不是生意,是义务巡逻;看了巴吉村就更加确定,“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绝不是个例——这里没有“长耳朵就要交税”的剥削账,而是一座座“让钱生钱”的富裕村!

7月上旬,“巡礼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西藏篇”专题活动在拉萨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邀请网络文明伙伴、正能量网络名人,微博、B站、观察者网等平台和媒体编辑参加,共同领略和宣传大美西藏。

顶着高反,观察者网小编抓取了其中三处亮点,一起来瞧瞧!

“大鹏”用汉藏英三种文字申明“中国”领土

珞巴族世居边陲,藏语意为“南方人”。用汉藏英三种文字申明“中国”领土的喷字模板,一罐喷漆——这就是珞巴族农牧民执行特殊使命时的必带物品。

我们在琼林村的“红色小牧屋”里,看到了实物。

琼林村藏语意为“大鹏居住的地方”,共有57户238人,是珞巴族主要聚集地之一。在这里,家家户户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解放后,珞巴族的居所已经由流动“小牧屋”搬进了固定小庭院,琼林村也从半山腰搬迁到新的村庄,但“小牧屋”仍旧是守护山河的象征。据《人民日报》报道,琼林村有一位名叫达约的老党员,在巡边放牧路上坚守了三十多年。他每到一个山顶,都会用鹅卵石拼出醒目的“中国”二字。

2020年,琼林村建成“红色小牧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村民亚嘎的家里,一张照片摆在客厅显眼位置,引起了所有来客注意:这是一副温馨的场景,男主人和两位解放军战士围坐在沙发上,桌上摆满了饭菜。

在向亚嘎询问照片背后的故事时,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我们听说,琼林村村民与部队响应“五共五固”号召结对共建,士兵们入户帮忙收拾院子,受到了家里的热情招待。

《解放军报》介绍,开展“五共五固”,即共学党的理论固信仰信念、共建基层组织固一线堡垒、共促民生改善固脱贫成果、共树文明新风固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固边境安宁。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2020年,西藏全区21个边境县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五共五固”结对共建,全面推进军地在守边巡边、产业发展、生产生活等领域深度融合,建成了一个个“人人思稳定、户户谋发展”的边境小康村。

2022年7月,琼林村评上了西藏“五共五固”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有了交通运输、畜牧养殖、林下资源采集等收入来源,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姑娘小伙、阿姨叔叔都上门消费,老板却忙着上街巡逻

从西双版纳的“哈尼公主”,到苏州园林的汉服少女……国内旅游需求激增带来了旅拍行业的爆发,不少网友都在朋友圈刷到过精美的写真。

社交媒体截图

在拉萨八廓古城从事旅拍的廖东强也告诉观察者网:“无论男女老少,10个游客里,可能有9个考虑拍一套藏服写真,体验一下藏族文化。很多客人说从来没有发过抖音,也很少在朋友圈发自拍,但这次一定要发。”

社交媒体截图

廖东强来自成都,来拉萨已经有10个年头,他现在有一个新身份——八廓街首个旅拍行业协会理事长。观察者网联系到廖东强时,他正在古城里巡逻。

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八廓街位于拉萨市城关区,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起来,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八廓街旅拍行业从2019年开始爆发式增长,是西藏旅游热度持续走高的一个缩影。

受访者供图

7月21日,《西藏日报》报道了“拉萨城关区八廓街首个旅拍行业协会成立”。

协会成员在现场发言说:“协会成立前,行业内存在着拉客抢客问题、搞低价骗客人二次消费(前期低价格接单,后期要求客人消费加钱)等诸多问题。”

“咱们来体验藏服,肯定要尊重民族文化,但是很多人没有做到这一点。”廖东强说。

八廓街旅拍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八廓古城旅拍行业经营行为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等内容:不得将羊皮袄反穿,有羊毛一面必须朝内,如有拍摄需求可在店铺内进行拍摄;不得将拍摄道具转经筒朝下;不得拍摄佛像;不得在公众场合(八廓转经道内)利用活体动物拍摄;不得在拍摄期间吸烟,乱丢垃圾等等。

原来,古城里的商家越来越多,乱象不免随之而来。

廖东强经营着一家旅拍工作室,另有一家临街铺面。随着西藏进入旅游旺季,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仅临街铺面一天就能接待70-100单。

整个八廓古城像这样的店铺有100多家,他了解到,可能其中超六成都能做到日均50单以上,平均单价399元一套衣服,40张底片,送10张精修。

“来一趟西藏真的不容易,大部分人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高反,玩了几天或者休息几天缓过来以后,很多客人就会来店里拍一套藏装,有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也有年龄稍大一些的阿姨叔叔,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化过妆。我们也会站在游客的角度去考虑,妆容、造型做得更精致一些,拍出客人满意的照片。很多客人说从来没有发过抖音,也很少在朋友圈发自拍,但这次一定要发。”廖东强说。

受访者供图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老城区旅拍行业,更好地引导游客对西藏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八廓古城管委会、八廓街道、八廓执法大队等部门共同提议成立旅拍协会,确立相关制度。

受访者供图

藏族青年旦增多吉2017年3月就在八廓街开了摄影工作室,当时古城里几乎没有写真这行,他自愿加入了旅拍协会。

旦增回忆,早年社区在摄影大院给他留了个场地,每个月房租只要2000块钱。做大以后,他在大昭寺广场租了个体户的商品房,一年房租48万,现在手里有17个工作人员,有回族、藏族,还有多半是来自河南、江苏、广东等地的摄影师。有能力以后,旦增还与三位贫困老人建立了帮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童年的遗憾。

他也提到了旅拍中民族服装违背习俗的现象,“可以在私人空间里玩艺术,但是在公共场合的性质就变了”。

八廓街旅拍行业协会刚成立半个月,最大的问题就是公信力不足,目前已有88家店铺入会,还剩67家暂未行动。协会成员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在古城里巡逻,及时规劝不规范现象,或是利用社区和执法大队提供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现场画面,再请执法部门来处理,最大的力度是让店铺停业整顿。

“我们在外面巡逻,店里的事情我现在也顾不上。我们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一起引导良性竞争,那我估计不到半个月就可以见效。”旦增在电话那头说。

从长耳朵就要交税的剥削账,到“让钱生钱”的富裕村!

春天的嘎拉村镶嵌在山野桃花中,享有“桃花第一村”的美誉,是西藏林芝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富裕村。

村里的展览馆保存着两份特殊历史资料。

一份1959年的文件详细记录了酥油税、耳朵税、人头税、柴火税、马鞍税、水桶税、尿壶税、死人税等各种税收名头——

它展示的是西藏民主改革时期,当地尼池乡工作组入户“差巴”(旧西藏的农奴)干玛一家,走访登记到的家庭收入及各种“乌拉差役”剥削账。

民主改革之前,干玛通过种地、收租,一年的收入只有23克1升。但在支出中,各种税收和乌拉差役就达38项,一年的税收高达32克3升,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还欠农奴主9克2升,折合青稞200多斤。

还有一份是1959年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写着“阳光照耀全西藏 百万农奴站起来”,“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听取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报告”。

走上展览馆旁边的小坡,就是村民达瓦坚参的家,院子里是两幢藏族特色的房屋、乘凉的木质沙发、生机盎然的花卉与果树,还有时刻警惕陌生人的狗子。

达瓦坚参是80后,如今一年的家庭收入能达到32万左右:跑运输10来万,6口人的桃花源旅游分红10来万,22亩土地流转3万多,一年卖3头牛3万多,出售酥油、奶渣、牛奶等其他商品,再加上林补、草补等补贴。

达瓦坚参家里有一儿一女,客厅墙上贴满了奖状和奖牌

从他所在的嘎拉村到西藏的传奇村落——巴吉村,仅仅10分钟车程。

巴吉村全村现有农牧民101户478人,集体资产评估达10亿元,共有雪域江南宏鑫建材市场、世界大柏树王园林景区、巴吉仓储物流园和正在实施巴吉时代广场等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村里的干部告诉观察者网,巴吉村一年收入上千万的家庭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比较稀松平常。回望2011年,巴吉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

巴吉村村民家庭风貌 图自国际在线

这当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今年年过60的巴吉村党支部书记米玛,媒体已经多次报道他的故事。

“‘哪里有商机,咱村支书就去哪里谈合作、谋发展!’在村民眼中,米玛不仅是政治过硬的支部书记,更是为百姓利益绞尽脑汁的精明‘商人’。”《光明日报》编辑这样写道。

图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巴吉村分布于318国道沿线,上世纪80年代,时任村委会主任的米玛带头跑起木料运输,带领巴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汽车村”。

2012年巴吉村因征地获得了3000万元的土地、草场补偿款,米玛却透过短期利益,看到了发展集体经济和“让钱生钱”的契机,苦口婆心引导全村集资,建成了巴吉村第一只“聚宝盆”,也是林芝目前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建材市场。

这不仅带动了周边就业,每年还为巴吉村集体带来收益450万元,而且根据协议,收益每5年后追加50万元,一直延续25年。25年后该建材市场地面资产全部转让给村集体,由巴吉村自主经营。

就这样,米玛和巴吉村一次又一次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机遇,不断转型,并帮助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村民入股,“每个村民出资有限制,有钱的不能多出,家里穷的也要支持”。

“城市建设总有饱和的时候。”村里的干部早就注意到,不能只在城市建设上挖需求,未来还谋划建成走在前列的旅游村。而距离巴吉村不到十里地,就是一株树龄超过3200年的“世界柏树王”。

2020年,巴吉村经济总收入达3706.63万元,村集体资产评估价值达到10亿元。米玛带着村民“做生意”,也带着村民做慈善,村口气派的门楼下,贴着大家助力武汉抗疫的自愿捐款名单。

从隐在山林中的琼林村,到人潮涌动的八廓街,从单价399元的旅拍生意,到价值上亿的物流、建材企业……西藏的明天,千姿百态。

责任编辑:童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总统乘坐的直升机硬着陆,目前搜救中

沙利文见沙特王储,讨论美沙安全协议“半定稿”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