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女子染发10余年,头皮胎记癌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FM93交通之声”

2024-03-10 11:42

家住宁波鄞州区的胡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头皮上一直以为的胎记竟然会癌变。2个月前,她来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皮肤医美中心,做了手术切除。病理提示是基底细胞癌。在详细了解了病情后,手术医生王剑副主任医师表示这大概率和胡女士长期染发密不可分。

胡女士今年65岁。她的头皮上天生长了一个胎记,10多年前她出现了白头发,于是开始染发。每年大概要染两次。10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出现不适,直到半年前她去染发时,感觉左侧头顶处有些刺痛。染发的工作人员一看,发现胡女士的头皮上有一小块突起的痣,上面有个极小的破损。以为是一颗痣不小心挠破了皮,胡女士没放心上。做完头发后她去药店配了一支软膏涂抹。

不幸的是,2个月过去了,这个芝麻大小的破口始终没有愈合,而且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不适感。她在当地医院做了皮肤活检,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

胡女士四处打听后来到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皮肤医美中心,在中心主任王佳华主任医师的推荐下,找到了从事皮肤外科工作的王医生。

王剑医生查看后,发现胡女士口中的“胎记”准确来说是先天性的皮脂腺痣,反复刺激下出现了癌变。最终王剑医生给胡女士安排了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

“基底细胞癌是来自皮肤基底细胞的一种癌变。”王剑医生介绍道,往往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部、颈部、手背部位较为多见。胡女士头皮先天性皮脂腺痣的局部癌变大概率是因为长期染发刺激皮肤所致。记者了解到染发剂中含有对苯二胺、氨、过氧化氢、芳香烃、合成色素等可能致癌的物质。

可明明整个头都长期染发,为何肿瘤只长在痣上呢?王剑医生表示每一次染发后,淋雨后、洗头后、出汗后,微量的成分都会或多或少通过皮肤吸收入体内。胡女士头皮上结构不良的先天性皮脂腺痣正好是个天生的薄弱点,该部位吸收的相关成分就会更多,问题也会更早暴露出来。

王剑医生告诉记者,痣的癌变并不少见,目前皮肤医美中心有4名手术医生,有时候单单他一个人每周都要做好几个恶性肿瘤的切除手术。

20岁的小丽就是其中一位。从小,小丽左侧大脚趾下面有一颗痣。不痛不痒,就一直没放心上。直到这两个月,痣突然边界变得模糊,颜色变得不均匀,在朋友的建议下才来医院找到王剑医生。小丽的病理结果是“原位恶性黑色素瘤”,幸亏手术及时,不至于酿成大祸。

小丽的痣位于脚底,经常摩擦容易导致恶变。”王剑医生解释说,“外界的长期刺激会引起痣的癌变,比如经常摩擦、搔抓、挤压、长时间紫外线照射等,位于脚底、皮带区、手掌等经常摩擦部位的痣癌变风险相对高。”他建议不要用手去抓挠,挤压痣,要注意周围皮肤的清洁,外出注意防晒。

王剑医生引述目前国际上主流科学界的观点,老百姓心里以为的“痣”如果出现以下5种特征,需要高度警惕。这些特征以ABCDE规则总结:

A - 不对称性(Asymmetry):痣的一半与另一半不对称。

B - 边界(Border):痣的边界不规则,边缘模糊或有凹凸不平。

C - 颜色(Color):痣的颜色不均匀,可能有多种颜色,如棕色、黑色、粉红色、红色或白色。

D - 直径(Diameter):痣的直径大于6毫米(约为铅笔橡皮的大小)。

E - 演变(Evolving):痣的大小、形状或颜色随时间变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出血、瘙痒或结痂。

除了ABCDE规则,还应注意以下任何变化:

•新出现的痣,特别是成年后。

•痣的表面变得不平滑或开始增长。

•痣变硬或变得有触感。

•痣周围的皮肤颜色发生变化。

•痣感觉疼痛、发痒或刺痛。如果痣有上述任何变化,建议尽快咨询皮肤科医生进行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皮肤癌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范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这类影片太少,希望张艺谋抓住《三体》精髓”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话李世默:他们想控制话语权,但我们不能再接受!

瑞士和会上,他忍不住说了实话:他们不来,无法影响俄

又一名校回应!要不要破格录取,到底听谁的?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