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快线:面向未来的教师培养
来源:话匣子FM
2024-03-10 14:23
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教育。如何应对以AI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未来教师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在参与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云对话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特别提到,上海交大在2020年专门成立教育学院,开启教师培养的探索实践。这所学院有什么不一样?记者实地探访。今天的《京沪快线》请听报道《面向未来的教师培养》。
丁奎岭代表说,上海交大设立教育学院是在综合性一流大学中,率先培养基础教育的拔尖教师:“上海交通大学三年前举办教育学院。今年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他们80%以上都到了基础教育系统。”
上海交大教育学院是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本科都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大部分来自非师范院校。
学院副院长江丰光介绍:“我们强调三导师联动机制,教育学导师全程贯穿学生的学术,教育学基本功。第二个是学科学院的导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科的基础。第三个是实习实践的导师,他在一年的浸润式实习实践里面给予辅导。”
艺术教育、未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交大教育学院的三大特色课程。在这里,记者旁听了一节正在进行的艺术教育课。
“今后作为优秀的高中老师,你们对于课程目标的设想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吗?我们怎么样能够让他保持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的终身的热爱和追求?”
充分地交流探讨也是学院的一大特色。今年毕业已经就职于交大附中的高珊深有感受:“在课堂上我们会了解到现在新的技术,还会很自由的探讨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教育者,未来的学习者,在这种探讨之中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想象力和我的视野,也让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充满了可能性和想象力的。”
这也正像丁奎岭代表所说的:“基础教育要改变的,还得是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老师你一定要优秀,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要能够引导学生。”
去年,“国优计划”也就是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会同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这也借鉴了上海交大教育学院的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党总支书记曹建华期待地说:“我们期待培养的未来教师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优秀教师。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到来,希望综合性大学搭建更好的平台,使得中学教师能够加以融合应用,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新课程,充分发现、发挥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