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重要进展
来源:观察者
2024-09-13 14:01
微信公众号“国家文物局”消息,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聚焦于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8000年,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草堰港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发现有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文化面貌新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探明有多条沟类遗迹将遗址南部划分为5个区域,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祭祀坑等重要遗迹,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国家文物局将深入践行“大考古”理念,构建“大保护”格局,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聚焦重大历史问题联合攻关,全力推进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对3项考古重要成果进行点评。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项目相关省份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是夏王朝南方核心聚落
河南日报客户端消息,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等考古项目最新进展。考古发掘表明,八里桥遗址面积135万平方米,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桥而得名。遗址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扼守中原地区经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支持下,2022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八里桥遗址开展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聚落呈“多网格”布局
勘探表明遗址是一处大型环壕聚落。南环壕残长750米,西环壕长约1800米,现存面积135万平方米。八里桥遗址是豫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
遗址内探明沟类遗存11处,宽8-12米,深2.5-3.7米,两侧5-8米的范围内多为空白区。这些沟类遗存纵横交错,规划有序,将南部区域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块,呈现出与二里头遗址相似的“多网格”布局。
大型夯土建筑集中分布区面积约4.8万平方米。1号夯土基址位于一处近长方形黄色夯土台基中部,整体为一处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的大型建筑,柱网结构。主体建筑南北进深12米、东西宽31米,面积372平方米;南侧有2处门道,宽1.5米,门道处用碎石子铺垫。2号基址位于1号基址东侧,两座基址东西并列,发现有柱洞,夯土状况与1号基址一致。基本营建程序是先把因制陶取土形成的大型取土坑和灰坑、陶窑等遗迹垫平夯打结实,然后铺垫较为纯净的黄土进行夯打,夯土外围则采用较细腻的灰土进行铺垫。夯土基址周围分布有形制规整的灰坑,出土较多完整陶器,制作精致,规格较高,多见磨光泥质黑皮陶,以酒器、食器、储藏器为主,以及涂朱石人头像、玉柄形器、绿松石等,时代与夯土基址一致,应当属于夯土建筑的祭祀坑。
考古发现有墙垣与手工业遗存。墙垣遗存目前探明部分呈曲尺形,已探明南部长190米,推测东部总长至少可达到150米。墙垣主体宽4.5-5米,残高1.5米,有明显夯层,多次修筑而成,两侧呈斜坡状,底部最宽处可达8-10米,部分是在原有的沟类遗存基础上进行营建。墙垣底部发现两处人祭现象,均为仰身直肢。
考古发现有大面积灰黑土堆积,包含有较多碳粒、烧土颗粒和红烧土块,周围出土有铜炼渣与炉壁等冶铜遗存,预示着存在冶铸青铜器手工业的可能性。发现道路4条,其中L2已探明长度320米。部分区域保留有明确车辙痕迹,间距约85厘米,与二里头遗址的车辙(88—92厘米)间距相差不大。
遗址西南部为1处湿地,发现有较多的螺壳和淤泥,湿地与附近的壕沟、河流相连。
王都资源转运控制枢纽
八里桥遗址出土遗物丰富,计有陶器、石器、玉器、卜骨、绿松石器等遗物。出土的石器以石斧、石凿为主,不见石镰、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侧面印证了夯土建筑区的高规格。绿松石发现较多,主要以嵌片为主,饰品较少,另有少量的废料,说明遗址可能存在以加工绿松石嵌片为主的手工业。此外遗址还出土有玉柄形器、石钺、涂朱石人像、刻画符号等遗物,反映了八里桥遗址精神生活。陶器组合和器物特征与二里头遗址高度一致,凸显了王都地区对八里桥遗址的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八里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文化科研规划室副主任王豪介绍说,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正是夏文化开始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夏文化越过方城垭口进入南阳盆地,兴建一大批二里头文化聚落,并在垭口附近建立大型中心聚落八里桥遗址用于对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关键时期关键节点设立的关键遗址。遗址所在地理位置是连接中原腹地和江汉平原的关键咽喉,是南方铜矿、绿松石和朱砂等矿产资源进入王都地区的重要安全保障,是二里头王都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八里桥遗址面积135万平方米,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无不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王豪认为,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区划、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以及精神生活方面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八里桥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关联。二里头时代的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二里头遗址,次级中心聚落如望京楼遗址、大师姑遗址聚落布局不甚明晰,八里桥遗址的聚落布局填补了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的空白。
皇朝墩遗址古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微信公众号“ 浙江文物”消息,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皇朝墩遗址地处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金衢盆地西侧,衢江北岸,是一处自上山文化中期(约9300BP)延续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约8000BP)的环壕聚落遗址,是上山文化的第22个遗址点。
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的考古前置工作中发现该遗址,2022年对遗址及周边进行全面考古勘探,2023-2024年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至今年9月初,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皇朝墩遗址主体由2处台地及1条环壕组成,总面积约55000平方米,环壕周长约902米,宽约7-27米,围绕1号台地及2号台地分布。
皇朝墩遗址遗迹分布
环壕东侧存在约1.5万平方米的低洼区域,经检测,该区域的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超过5000-7000粒/g,发现水稻植硅体的区域成独立块状分布,从而确认其为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水稻田遗存,这是继发现田螺山、茅山、施岙等古水稻田后,古水稻田考古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皇朝墩遗址早期稻田遗存及相关依据
发掘出土文物绝大部分为陶器,分属上山文化时期和跨湖桥文化时期,其中,上山文化主要有红陶平底盆、陶壶、圈足盘等。
皇朝墩遗址出土部分陶器
皇朝墩遗址古水稻田是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水稻田的首次发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知,完善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链,更有力地证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夯实了上山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稻田区域航拍
皇朝墩遗址格局清晰、规模宏大、特色鲜明、保存完整,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为研究上山文化遗址的选址、聚落景观、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皇朝墩遗址航拍
皇朝墩遗址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层位上下叠压,器物之间有较强的源流关系,对研究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之间的演变关系、完善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价值。
在皇朝墩遗址古稻田考古过程中多学科合作,通过田野勘探、植硅体分析、考古试掘、测年确认、土壤微形态研究等系列工作,最终发现古水稻田,为古水稻田考古研究提供了经典案例。
稻田范围解剖
江苏草堰港遗址出土大量7000年前粪便化石
新华社报道,江苏草堰港遗址作为罕见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该遗址的低海拔饱水埋藏环境使有机质遗存得以完好保存,出土巨量人工栽培水稻,考古人员还新采集到各类粪便化石近500份,为研究史前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资料。
草堰港遗址出土的粪便化石。受访者供图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圩北侧,主体年代距今约7000年。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东部里下河腹地,整个遗址位于水面之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22年12月起,先后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草堰港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甘恢元介绍,长期以来,地理及考古学者多认为里下河地区自全新世以来受海侵影响,不太可能有超过距今6500年的史前遗址分布,草堰港遗址的发现改写了过往认知。遗址地处俗称“锅底洼”的里下河腹地,特殊的低海拔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存得以完好保存,已发现巨量人工栽培稻、芡实、菱角等各类植物遗存及大量动物遗存。
值得关注的是,考古人员在遗址采集到各类粪便化石近500份,出土数量之多、保存状态良好,较为少见。根据粪便化石的形状、大小、纹路、末端等形态特征,以及直径和长度等量化数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张国文初步判定,其前期进行形态学鉴定的100余份粪便化石,种属主要为狗,少量为牛和人。
“团队后期拟开展脂类分析,并对粪便化石中的骨骼遗存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进而科学判断其种属,并揭示这些粪便化石主人的更多信息。”张国文说。
编号为NKU133的粪便化石的彩色CT成像。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妍选取18份粪便化石进行了CT扫描。“结果显示,每份粪便化石中都发现有鱼骨,大部分发现有鱼椎体,好几份发现有鱼头骨,还有1份发现了蛇牙。初步判定,这18份都是动物粪便,从粪便包含物来看,其种属是狗的可能性很高。”吴妍介绍,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对这18份粪便化石进行孢粉、植硅体、微生物甚至DNA的分析,以期获取更多信息。
编号为NKU133的粪便化石中发现的鱼椎体遗存。受访者供图
“以上信息,结合遗址已鉴定出土动物遗存中几乎没有发现狗骨骼,我们初步推测,7000年前的草堰港先民饲养狗,但并不将其作为主要肉类食物来源。”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草堰港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史炎炎表示,粪便化石可提供多种且直观的信息,是研究当时动物、人类饮食结构,动物饲养策略,经济结构乃至生存环境的绝佳生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