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电池巨头纷纷扩产 ,新规有望加速洗牌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2018-12-27 09:32

2018年中国车市28年来首现负增长已成定局,一片低迷中,新能源汽车却依然保持大幅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

由于看好中国新能源市场,加大投资的不仅是车企,中日韩电池厂商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化,日本松下、韩国LG纷纷宣布继续增加在华电池生产线。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也在快速崛起,积极投资以对抗日韩企业。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松下计划在其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车载电池工厂增加两条生产线。据悉,此举将使得这家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工厂产能提高40%-80%。投资额为几百亿日元,新生产线力争2019年夏季投入使用。

韩国企业也在中国投资政策放宽限制后再次转为投资攻势。LG化学计划2020年之前在南京新建工厂,预计产能可满足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它还计划与中国华友钴业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池的主要零部件正极材料。此外,三星SDI正在讨论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建车载电池工厂。

据《日本经济新闻》分析报道,由于中国政府放宽对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的限制,出台了吸引外资、促进新能源车普及的政策,外资车企从2019年开始在中国设立新公司和新工厂将更加容易,日韩厂商的电池竞争也将随之更加激烈。

面对日韩电池厂商纷纷加强攻势,中国领先的电池厂商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12月20日,全球最大的车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与吉利共同宣布组建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双方分别持股51%、49%。而在此前,宁德时代已经分别与上汽、东风、广汽等成立了合资企业,其中,上汽和广汽更是与宁德时代更是“深度绑定”,双方不但共同成立了电池系统企业,还合资研发生产电芯。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由于行业集中度高,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国内不少车企与电池厂商展开战略合作,采取入股或合资建厂等方式,提高动力电池供应的稳定性。以上汽为例,两家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分别叫“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和“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前者电池系统主要采用上汽的技术,后者电芯则主要采用宁德时代的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企与电池企业的合作主要在电池系统层面,车企主要考虑的是保证电池的持续供应,而将双方合作延伸至上游的电芯领域,则是进一步攻坚核心技术,提升电池供应质量,并赢得更高的自主性。

国内电池厂即将迎来与国外厂商的正面竞争。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动力电池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要求,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企业法人的股东,应拥有车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这意味着,车企与电池生产企业共同研发、车企独立研发动力电池的情况将成为趋势,无论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还是电动车生产企业,都将面临更严厉的考核与更激烈的竞争。

中国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王秉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补贴退坡对电池厂来说是一次大洗牌。现在好的电池厂是供不应求,差的无人问津,一些电池厂很可能会倒闭。”

责任编辑:徐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