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汽车要小心超速,也要小心合伙人吉利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6-03 18:56

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公众号:观察者网汽车】 / 汽车视线

作者:余外军  编辑:娄兵

今年1月初,百度与吉利汽车官宣,双方要成立合资公司。两个月后,这家新的合资公司定名为集度汽车。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代表企业之一,一个是国内自主车企的翘楚之一,关于双方的结合会结出怎样果实的讨论一时间成为关注的焦点。

6月1日,集度汽车对外召开了一场发布会,该公司CEO夏一平在此次活动期间,对产品定位、第一台车的时间规划等问题等问题做出了解答,更多的悬念则需要等到在今年10月举办的品牌发布会上揭晓。

据集度汽车CEO夏一平介绍,公司首款车已经敲定了外观造型和内饰设计的选型方向,目前进入到3D模型和油泥模型开发阶段。在产品定位方面,集度首款车型定位中高端纯电动智能汽车,售价不低于20万元,面向的受众则是年轻消费群体。

根据集度汽车的规划,新车将在2022年的北京车展期间亮相,这款概念车与量产车的相似程度将超过90%。“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集度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可以在明年年内进行预订”,夏一平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周期相比较传统燃油车大幅提升,但集度汽车的速度仍然令人瞠目。只是值得警惕的是,速度对于集度虽然重要,但在这条赛道上行驶的安全系数更重要。此外,百度和吉利,一个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一个缺乏全身心投入的动力。

这样的背景下,集度能够保质保量地发展吗?

百度为什么造车?

李彦宏当年为搜索引擎命名时引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佳句。凭借着百度在中文搜索中的核心优势,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百度也迅速成为了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中领头的B,也算没有辜负百度之名。

在战胜过同业对手之后,百度在中文搜索业务中取得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此后更是再无对手。

只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不再处于科技产业的高点。而此时的百度,也因搜索业务的诸多负面事件,成为了最早广受诟病的“科技企业”。

移动互联时代,百度开始寻求转型的尝试被认为并不成功。作为重要转型方向,围绕着搜索、地图、小度以及Apollo无人车平台的AI,则必须寻求垂直领域的合作。

随着智能网联化在汽车功能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传统互联网企业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谷歌、苹果、亚马逊都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涉足造车领域。国内的腾讯、阿里以及科技企业华为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造车及上下游的产业链中。

Tesla的成功,证明电动车与自动驾驶系统的结合能爆发出巨大的商业潜力。尽管谷歌、苹果和亚马逊在造车的过程中都犯过不同程度的错误并进行了自我否定,但持续加深自身与汽车产业深度结合这一点从未改变。

国内方面,阿里巴巴在 2014 年就与上海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负责 YunOS Auto 汽车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2015年,双方又组建了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互联网汽车的技术研发。

2015年9月,腾讯也与广汽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联网服务、智能驾驶、云平台、大数据、汽车生态圈、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和宣传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不仅如此,腾讯分别在2015年领投蔚来汽车、2016年与和谐汽车、富士康成立了和谐富腾、2017年花费18亿美元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权,成为特斯拉第5大股东、2017年再次领投蔚来汽车。

在造车这条路上,阿里、腾讯都用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深入涉足了造车产业中。事实上,百度也较早在造车领域开始布局。如2014年就在内部启动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计划,并在2017年4月发布了“Apollo”计划。

只是,与阿里及腾讯的方式不同,百度的目的是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尽管此后也与部分车企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但与阿里与腾讯相比较而言,和车企的垂直关系的紧密度、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不及。

在已经错失了移动互联时代风口的情况下,百度不能再错过车联网这趟班车了。

梦里不再寻百度,吉利可靠性存疑

正所谓成也搜索,败也搜索。一连串引起众怒的负面事件导致用户将百度列为“科技公司”的行为视为最大笑话之一。如果非必须,用户们对百度更多的态度已经是唯恐避之不及。百度的形象一落千丈。

另外,随着诸多转型尝试宣告失败,被寄予厚望的百度Apollo似乎已经是百度的救命稻草。百度的科技尊严似乎就在此一战。

目前,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覆盖从硬件到软件全产业链;自动驾驶全球专利申请超过1900项,排名中国第一。在累计测试里程方面,百度Apollo累计测试里程达430万英里,远高于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较早时候,国际权威机构Navigant Research去年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百度与Waymo、Cruise、Ford Autonomous Vehicles被列入第一梯队。

尽管通过前瞻布局、开源等举措使得Apollo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且形成了一些智能车辆开发厂商和乘用车主机厂对这个框架的依赖,但随着产业的成熟以及参与者越来越多,百度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正在削弱甚至已经落了下风。

在百度Apollo“在国内只能和自己比”的独自前行8年后,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的竞争,终于冒出了火药味。尤其是华为的入场,使得业内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了这家风头最盛的国内科技企业当红代表。

而从业内的反应来看,华为的光环显然更加亮眼。对于百度而言,单纯地作为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供应商”已经无法确保其维护“科技”尊严的设想万无一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己造车无疑可以视作确保这一路线成功的双保险。

在集度汽车的公司架构方面,吉利只持有合资公司少数权益,百度则拥有主要股权及绝对投票权。

具体分工方面,百度在制造环节主要负责车辆的设计和软件部分,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领先的自动驾驶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后续则将负责车辆的分销、用户运营和品牌建设等等。

吉利在合资公司中将扮演提供技术以及产能双输出的角色。据吉利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且还将提供工程技术、制造和质量控制,并且将使用吉利的供应链采购体系。

换言之,吉利更像是捆绑较为密切、供应更全面的“打包供应商”。集度汽车更像是吉利SEA的边际产出,本质上更像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但事情可能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首先,传统车企将核心技术共享在业内并不罕见,如早在2019年比亚迪和大众就曾提出过电动车共享平台,但这个看似美好的想法却没能落地结果,更像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此外,吉利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与其在乘用车市场的整体表现并不匹配,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今年上海车展上,其推出的极氪才是其押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后筹码。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极氪001的智能驾驶技术和车机系统均没有采用百度的相关技术。

未来,集度和极氪的产品都将出自吉利的SEA架构。从吉利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及产品布局来看,集度在SEA架构上的产品定义权相当有限。届时,如何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将是不可避免的难点。而从吉利的角度而言,极氪才是自己的亲骨肉。

集度汽车的产业链显然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可靠和坚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余外军
集度汽车 百度 吉利汽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