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租车巨头订购中国电动车而非大众,德媒:中国人已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0-08 17:58

【文/观察者网 李丽】作为德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德国汽车业素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然而近日,来自德国的欧洲汽车租赁龙头企业SIXT宣布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6年时间内采购1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对此,德国《焦点》周刊10月7日以“中国以廉价煤电和原材料碾压德国汽车工业”为题刊文称,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文章称,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不仅坐拥原材料宝库,而且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生产,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德国《焦点》周刊10月7日报道截图

文章回顾了2011年美国底特律车展时的情景,称在那次展会的试驾场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比亚迪展示了自己的混动车型:BYD F3 DM。轿车的设计乏味,但试驾依然精彩。总而言之,这辆车当时还不是丰田、大众或现代的竞争对手。在2011年,油车达到顶峰,混合动力甚至电动汽车都属非主流车型。

2011年,比亚迪第一款混合动力车F3 DM在试驾中。图自德国《焦点》周刊

“现在,10多年过去了,趋势发生了逆转”。文章介绍,目前,混合动力、全电动汽车在中国已普及。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中国电动汽车早已与特斯拉等国际竞争对手相提并论。在国内市场上,它们甚至比德国的电动车更受欢迎。

“中国人现在将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德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将‘付出代价’”。文章写道,最好的例子是,沃尔夫斯堡(德国大众总部所在地)再也没有人嘲笑中国竞争者。德国的汽车租赁巨头SIXT没有订购约10万辆德国大众新款ID.4汽车,而是订购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

SIXT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逾2100处营业网点,主要面向商务、公司及私人用户提供一系列高端租车服务。在与比亚迪合作前,SIXT主要为其电动汽车客户提供特斯拉和宝马的车型。

文章指出,大众不能抱怨其电动车不受欢迎,相反,材料短缺和交货延迟已让其电动车型在几个月内售罄。只是,中国人已跳入这一(电动车需求)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除了比亚迪之外,10月7日蔚来也正式宣布进入德国市场。文章称,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就汽车生产而言,中国拥有两大优势,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

文章分析称,电动汽车需要的稀有金属,如锂、铜、钴等是传统汽车的六倍。中国或拥有世界上最大份额的电动汽车所需的钴、锂、稀土和其他原材料。欧洲的相关资源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亚洲,任何事情都行不通,尤其是没有中国”,文章写道。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重要的原材料变得极为稀缺。这将导致价格大幅上涨,”汉堡应用科学大学的托马斯·威尔纳教授警告说。文章援引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称,过去一年多时间,锂价格爆涨超700% 。

另外,中国还可以用廉价的电力进行汽车生产。在欧洲,能源短缺和摆脱化石燃料已导致多国电价暴涨。

德国汽车管理研究所(CAM)所长Stefan Bratzel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比德国汽车制造商拥有更强的交付能力。SIXT订购的宝马或欧宝电动汽车往往需要一年以上交付。”

德国《经济周刊》10月5日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和大众一样好——或者更好。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从中国比亚迪公司购买10万辆电动汽车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大规模进攻(欧洲)的开始。目前,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征服欧洲市场。

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多年的冯思翰在任期结束时得出了一个重要认识:经过几十年的追赶,中国汽车业已经可以与西方竞争。他在2021年底对《经济周刊》表示:“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连通性方面,一些中国供应商现在至少不相上下。”

“至少不相上下”——在现代汽车的关键技术方面,一些中国制造商可能已经优于大众和丰田等公司。冯思翰认为,这是一种“范式改变”。中国的追赶正变成超越。

2021年,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受德国《经济周刊》委托对德国1000多名车主所作的一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显示,19%的德国车主有意购买中国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在18至29岁和30至39岁的年龄组中,购买意愿甚至更高,分别为23%和27%;29%的德国人表示,暂时不购买中国产电动汽车,但未来可能购买。这意味着,48%的人原则上对中国车持开放态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