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初现:“神技术”还是离不开“神车”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0-17 19:39

【导读】 卷智驾的、卷车机的,卷能耗的,最终都逃不掉卷价格。

(文/潘昱辰 编辑/张广凯)“现在的新车发布会不用科技标签来包装,就办不下去了。”在10月16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进化日启幕前,不少与会媒体人发出了如此感慨。

于是乎近一两年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迭代速度似乎已经追上了智能手机,除了比亚迪、奇瑞这些传统“理工男”外,无论是传统车企吉利、长城、长安,亦或者是“蔚小理”等新势力,在谈产品之前,也都先要把压箱底的成果摆在桌上供人检阅,既是秀肌肉,也是拉人望、博好感,塑造品牌形象。

在这样的行业大趋势下,“为人民造车”的五菱自然也不能例外。此次技术进化日上,五菱正式发布了“五菱灵犀混动”和“神炼电池”两大核心技术。同时,基于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的五菱首款A级轿车五菱星光也正式亮相,计划于11月下旬正式上市。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自五菱宏光MINI EV始,这已然成为了五菱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创业口号。

“五菱也有技术吗?还进化?”事实上,对于以造经济型汽车起步的上汽通用五菱而言,要如何摆脱这样的形象,这一课题在公司内部已经酝酿了多年。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历经新能源为代表的技术革新转型。以“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电动小车,在A00级市场已经获得了99%的普及率,也让五菱萌生了“做新能源普及者”的想法。

同时,消费端市场需求也在朝着家轿等细分市场升级。

当下,A级轿车市场仍是最为主流的市场之一。对于A级轿车,用户的核心需求仍集中在能耗、空间和安全。但A级轿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依然偏低,仅20.9%。

目前新能源家轿市场不断有新品入场,竞争激烈。但在五菱看来,现有的家轿产品跟不上用户的需求。而新能源家轿,也需要重新定义。

“别忘了卷能耗”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耗无疑是最能体现技术影响的重要板块之一,并理所当然地成为五菱科技日的主议题。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卷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好像忘记卷能耗了。”上汽通用五菱品牌及市场总监思行在发布会上,给自家“灵犀混动”明确定调。

“灵犀混动”被五菱称作“最懂用户”的新能源混动系统。其由“混动专用发动机”“电磁式DHT”、“驱动电机”和“混动专用电池”等硬件支撑,通过用户全场景数据软件标定,除强调能效表现外,同时也在凸显平顺驾驶体验。

灵犀混动搭载1.5L排量混动专用发动机,通过在燃烧系统、低摩擦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等方面优化,应用创新进气系统、阿特金森循环、低压冷却EGR、DLC类金刚石涂层、分体式冷却和高效电子水泵等技术,使最高热效率达到43.2%,并具有40%热效率覆盖区域,发动机92%工作时间运行在高效区,发电功率覆盖8kW-60kW,以实现高效油电转换。

同时,灵犀混动还使用比常压油箱更高级的高压油箱供油系统,保障全链路节油环保。

而与之匹配的五菱灵犀混动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6.8%,系统效率85%以上的区间占比大于85%,使市区堵车或长途高速路况下电机始终保持高效率。

灵犀混动电控最高效率达到98.8%。同时,灵犀混动系统应用最新一代IGBT高功率芯片和OreoPACK双面散热塑封技术,使体积更小,热阻更低、电流输出更高。此外,灵犀混动还通过智能能量回收技术,使回收率达30%。

在平顺性上,五菱首创电磁式DHT传动系统,使用电磁离合器,在油电直驱转化的瞬间调节发动机转速与轮端车速同步,最快响应速度仅0.1秒,并且通过智能软件开发和标定,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和惯导系统的智能识别,适应平原、高原、坡度、平路、山路等不同的工况,以促成平顺的驾驶体验。

此外,灵犀混动还经历了全面严格的台架、道路和三高测试。再加上智能热管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温度,调节冷却系统,保证系统关键部件时刻都在最佳温度下,从细微之处提升可靠性。

五菱星光的能耗表现除了依托灵犀混动外,还自整车设计开始打磨曲面和线条特征,做了17项整车风阻优化,最终风阻系数达到0.228cd,辅以低滚阻轮胎,进一步减少外阻能量消耗,使五菱星光在同级更大的尺寸的基础上,整车综合百公里油耗达到3.98L(WLTC)/3.7L(NEDC)的水准。

“针刺实验,只是及格水平”

电池安全素来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持续上升,由动力电池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水涨船高。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增长达32%。

“新能源车安全喊得响,做不实。”上汽通用五菱产品创新中心总经理赵奕凡若有所指地吐槽道。

于是,与灵犀混动一道亮相的“神炼电池”,便成为“技术五菱 ”手中的又一张王牌。

“神炼”即神机百炼,寓意机关、炼器领域的极致。赵奕凡认为,神炼电池如其名字一般,可以凭借硬核实力,无惧任何极端考验。

“有人说针刺实验是电池安全的珠穆朗玛峰,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五菱神炼电池‘生而巅峰’!”赵奕凡表示,在进行针刺实验时,神炼电芯即使刺穿三分之一,依旧能正常循环。

“但在五菱看来,针刺实验只是及格的水平而已。”赵奕凡进一步豪言,神炼电芯坚持用更全面、更贴近实战的马拉松式极限安全考核,超标准通过了持续高温加热、过充过放循环、极限过充等不起火电芯严苛测试,确保不起火、不析锂、不短路、不泄露。

在发布会现场,五菱展示了多段神炼电池通过严苛测试的视频。赵奕凡更自信满满地表示:“五菱从不摆拍、从不口嗨!”

据他介绍,神炼电池的安全技术底座,源于高安全体系和结构设计:

作为电池的能量核心,神炼电芯采用“问顶技术”,从电芯内部结构、固液界面和材料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创新L型极耳替代传统的U型极耳,规避整车应用振动工况中极耳下沉与极片接触带来的内短路风险;极片顶部绝缘保护层与宽裕overhang设计,杜绝自放电与顶部析锂;并采用高热稳定、低热导率的陶瓷层涂覆,抑制隔膜收缩、熔融,进一步防止热失控发生。

而在电池包结构上,神炼电池创造“MUST”多功能一体化结构技术,将电池包中的结构梁、侧板、热管理系统集成为MUST功能件,达成结构刚强度与热管理等的多功能合一,形成三横六纵的高稳定电池结构。而类似飞机机翼的超轻量化高强度设计,在相同结构材料用量的基础下,神炼MUST结构设计将电池系统结构强度提升60%以上。

同时,得益于MUST结构设计,神炼电池可实现电池系统内各关键部件的可拆卸与高效维护,相比于行业同级产品,可节约超过90%的维护成本。

在防撞设计上,MUST结构更多横纵结构梁的电池箱体设计,围绕行车托底磕碰、雨季涉水、坏路可靠耐久等场景进行针对性强化,可吸收和传递用户行车时潜在的底部磕碰及与路面剐蹭,将单点受力快速分散到整个MUST结构件,实现底部碰撞吸能,以保护内部电芯;针对高温、火烧、水尘入侵和冷热冲击等,神炼电池则采用阻燃V-0硅基耐温密封材料,具备IP68防护等级。

此外,神炼电池还配备端云智能安全,车端搭载自研智能电池管理BMS系统,结合云端AI-BMS系统,通过过往160万+海量电池应用数据无监督自学习训练,实现240余项电池安全监管策略,80余项故障预警服务,且电池健康寿命监测精度≤3%。

技术底座上的“人民的轿车”

此次技术进化日,是五菱首次分享新能源造车理念。赵奕凡表示,只有建立自己的电芯实验室,才能从源头掌握电池技术。五菱在新能源领域深耕了15年,投入20亿元,做了体系化的布局,是最先建立电芯与电池系统实验室的整车厂,此外还依托8位院士领衔,主导成立了行业首个省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当然,“神技术”离不开“神车”作为落地载体。而在科技日上正式亮相的五菱星光,正是基于五菱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搭载“灵犀混动”与“神炼电池”的首款产品。

五菱星光采用“星翼美学”设计理念,以星空为灵感,融合光影形成流线形车身。前格栅采用展翼式布局设计,以五菱银标为中心,向外放射,扑展灵动双翼,与整车融为一体;星彩灯组横向贯穿星环日行灯斜向逐渐延伸。全LED自动透镜灯源结合远光辅助、转向辅助功能,照射宽度跨6车道,距离大于170m,灯光亮度及照射远度提高25%;转弯时角灯自动点亮,扩大照射宽度接近原来2倍。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动感,俯冲式车头设计配合大溜背,彰显了整车的运动气息;闪电型面车身加以环形窗框亮条装饰以凸显辨识度。五菱星光还配备18英寸星旋轮毂6‰低滚阻轮胎,胎内装载有8段静音海绵,使车内噪音降低4dB。

尾部采用贯穿式星环尾灯,与前日行灯遥相呼应,亮红灯纹恰似流星轨迹,体现了相当程度的未来感。

同时,五菱星光还提供星耀白、星瀚紫、星幻绿、星野灰、星幕黑、星辉咖6款流光车色。

五菱星光虽为A级车,但实际尺寸介于A级与B级之间。其长宽高4835/1860/1515mm,轴距为2800mm,整体尺寸在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6之上,接近比亚迪海豹与深蓝SL03。

值得一提的是,星光的溜背设计从C柱后端开始,也避免了传统溜背车型压缩内部空间的弊端,二排过道宽度为390mm,同样高于同级车型。

五菱星光插电混动版根据版本不同,电池容量为9.5kWh和20.5kWh,纯电续航里程对应为50km和105km。此外,在科技日上一并亮相的还有五菱星光纯电版,该车型采取与插电混动版完全不同的前脸设计,根据工信部信息,五菱星光纯电版采用单电机,电机功率为100 kW,电池容量根据版本不同为41.9kWh和54.3kWh,纯电续航里程对应为410km和510km。

卷什么,都是卷价格?

“人民的轿车”,这是上汽通用五菱对五菱星光的定义,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对品牌向上的又一次尝试。

和全球众多汽车品牌一样,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正处于电气化转型的历程中,并使传统业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主销车型多为价格低廉的微小型代步车,五菱的市场表现也更易受到环境波动。因而这款首度亮相的“人民的轿车”,对五菱公司意义重大。

五菱星光上市后,将与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6等对手展开直接交锋。考虑到竞品都出自头部自主品牌,且产品实力不俗,五菱星光能否助力公司突围,仍有待于包括内饰更多产品细节的公开,尤其是最终定价对市场的冲击作用。

正如思行所言,中国汽车市场全员在卷,有卷智驾的、卷车机的,也有卷能耗的……当然,这一切的本质都是在卷价格

价格战在实际上,已经席卷了汽车行业的每一个细分市场,30万以上的豪华车、20万-30万的中高端汽车、10万-20万主流消费市场,乃至五菱们曾经最如鱼得水的10万元以下经济型汽车市场,都逃不过这轮海啸的冲击。

想当年,无论是客货两用的五菱宏光,还是掀起“电动小车时代”的五菱宏光MINI EV,无不是以性价比作为最大的产品标签。如今,多数自主车前为品牌向上大谈技术底座,但其中最能触动消费者心弦的,无外乎前文提及的能耗、空间、安全等项,且均与价格锚定。

如果说,尺寸空间本就是五菱星光对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6们的直观优势,“灵犀混动”“神炼电池”又分别解决了能耗与安全两大痛点,那么一个与产品锚定的定价,就成为了决定五菱星光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五菱星光能否延续“神车”传统,又能为行业带来多大的惊喜,皆取决于此,而这个答案的揭晓,或许就在一个月后的广州车展期间。

责任编辑:潘昱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普京刚走,后脚就跟来,美国在紧张什么?

最高死刑!对“台独”顽固分子定罪量刑标准公布

又一巨头建厂搁浅,“两年了,欧洲实际在建项目寥寥”

普京:乌克兰幻想俄罗斯撤军,不可能

挑拨离间!“中澳经济和平共处,这是可以利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