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超充“卷”出天际,充电一定越快越好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1-14 18:42
“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当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速度,已经被各大车企“卷”出天际。
2023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到整个乘用车市场的30%以上,这样的发展速度足够优异,但也显示出燃油车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原因是什么?“里程焦虑”一定是其中之一。
因此,所有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都会把提升汽车补能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卖点。800V架构,4C超快充等技术纷纷上车,半小时内增加数百公里续航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型的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车主想要真正享受到快速充电的体验,除了需要车辆本身具备快充能力之外,也要适配大功率的直流充电桩。
但是超充桩想要普及,首先要面对成本这个拦路虎。根据理想汽车方面的说法,其每座超充站的建设成本可能超过300万元,这已经与蔚来建设换电站的成本接近。
在如此高昂的成本下,直流超快充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主流方式?
或许,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问法:快充一定是各种场景下的最佳选择吗?
“在欧洲,大约70%的车主会更倾向于使用慢充。”德国充电桩企业Amperfied董事总经理、CFO罗宾·卡普对观察者网表示,在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上,中国和欧洲车主存在一定差异。
直流快充在中国展现出迅猛的发展速度,但是在卡普看来,未来无论是快充还是慢充,在市场上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究竟是快充还是慢充,应该取决于我们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卡普举例说,很多车主在逛商场时往往要花费2-3个小时,但是快充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完成充电,在这样的场景下,快充能力就显得冗余。
此外,很多欧洲车主日常开车通勤,而他们的工作场所都设置了充电设施,拥有充裕的充电时间。
在充电时间不紧迫的场景下,价格就成为了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交流慢充在电费价格上会比快充更有优势。
图为沈阳一处商场配备的Amperfied充电设备
事实上,快充和慢充不仅是车主个人的选择,也应该被纳入社会整体的考量。
丰田汽车前掌门人丰田章男,是汽车全面电动化转型的著名反对者。他曾经指出,如果电动汽车全面替代油车,随之而来的充电需求会导致日本电网无法承受。
卡普也提到了类似的担忧:“如果所有人都在下班回到家之后立即给车辆充电,并且希望马上就把电充满,当然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负担。”
但是解决电网问题的方式并不一定是限制电动汽车发展,而是让充电需求更加平缓。“我们并不需要让汽车随时都处在满电的状态下,只要在第二天早上让电量满足使用需求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减轻电网负担。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充电智能化,而不是一味求快。”卡普表示。
因此,Amperfied仍然把自己的业务聚焦在交流充电桩,并致力于改善充电桩对电网和车主的负担。
尽管Amperfied品牌本身的历史不长,但其母公司德国海德堡集团是全球著名的印刷设备生产商,在电力电子技术上拥有数十年经验。由于其印刷机需要运行在全球所有电网上,海德堡在不同电网的适应性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具备了处理电源波动和电源故障的能力。
谈及中国市场,卡普对观察者网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据了全球一半左右,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市场,Amperfied选择进入中国,就是要跟随着不可阻挡的时代步伐继续前进。
而在具体业务层面,卡普指出,Amperfied希望能够为商场、酒店、写字楼这样的商业场景,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充电标准,既能够满足车主使用需求,又能够平衡相应的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选择更贴合使用场景的充电技术路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