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浩然:忽视医院感染科建设,还要让医护人员暴露多久?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3-04 07:37

戚浩然

戚浩然作者

院感科的普通一兵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戚浩然】

3月3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梅仲明因新冠肺炎感染去世。他和此前去世的李文亮同科室,是该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此前,2月23日上午6时,湖北武汉蔡甸区人民医院女医生夏思思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29岁,留下了2岁的孩子。同日19时30分许,湖北孝感市医生黄文军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殉职,年仅42岁。

根据官方通报,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包括6人不幸死亡。其中湖北省报告了1502例医务人员确诊病例,武汉市1102例,占湖北省医务人员确诊病例的73.4%。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安全,此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求每一支医疗队都必须有院感(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当中,院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要从流程上保证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几率”。

这里提到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简称院感科,部分地区称院感办),虽然平时大家在就医时并不直接接触,但对于医院来说,这个默默无闻的科室是不可或缺的。笔者现就职于浙江省内某医院的院感科,也借此机会来谈谈自己平时工作中的感受。

2月23日,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当日清晨6时30分,经抢救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

什么是院感科?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院感染学》中的定义,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医疗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又具有对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事件的处理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的业务职能,是肩负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双重职责的职能科室。

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原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于1986年在全国9省(市)16所医院组建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从国家层面开始对国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2003年SARS疫情之后,血的教训使得院感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正规化建设也就此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家自此相继出台及重新修订了一系列与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制度,如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以及于2006年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并先后在各地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使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较之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这份纲领性的文件中,院感科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12条:

1. 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 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 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4. 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 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 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 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 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 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 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1.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12. 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月20日,一位即将进入病房污染区的医务人员按程序做好最后的准备。图自新华社

权责不明

以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的感受,“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句话足以形象说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广度。实际工作中,由于院感科的工作范畴非常大,因此一所医院日常所面对的各种检查和考评,上至三甲医院复评,下至属地卫生管理部门的常规检查,都与院感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医院日常运行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几乎都可以与院感科工作扯上关系。

然而,院感科在这些事务的决策过程中,却往往没有任何决定权,有时甚至没有任何话语权。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时常需要仰赖医院管理体系中其他具有对应管理权限的核心部门,如护理部、医务科及后勤管理部门等部门积极配合以及上级领导的坚定支持,否则相应政策和措施难以出台及落实,解决问题更是无从谈起。

比如,院感科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临床一线护士指甲太长,则需要与主管护士的护理部沟通,促使护理部对下属护士长提出监督一线护士指甲长度的要求,从而达到控制一线护士指甲长度的目的。简而言之,院感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无制定及落实政策的权力,很多时候则是扮演着一位“温和的协调者”,或是一位“诚挚的恳求者”角色,尽力促使对应的政策和措施在核心部门的认同下落地。

本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各地院感科除需要维持科室的常规功能之外,还需要参与疑似患者的诊疗流程及预案的制订及修订过程,需要每日进行院内巡察工作,检察医务人员防护装备的穿戴是否合规,对外派援助的医务人员进行防护服穿脱培训等工作。

但在实践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不足。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人力不足的状态下难免顾此失彼。

其次,在建筑密集的医院环境内选择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转运途径,也是一个棘手问题——毕竟很多医院的建筑年代较早,高楼林立,设计上根本就没有预留这种相对独立的通道。

最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带来的恐慌不仅会波及普通民众,也会波及少数医务人员,使得医院内出现部分科室过量领用医疗防护装备,而真正需要这些装备的一线科室反倒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院感科需要协同医务科出面,解决这些纠纷。

图为我国某人口大省的省级三甲医院的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转运通道

利益矛盾

我国公立医院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多时候需要自负盈亏。再加上医保政策的种种限制,很大程度上,医院成本控制是压倒一切的根本原则。而强化院感防控工作,势必会增加大量人员及经费投入。公立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及平衡。

例如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4.6.1章节的规定,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感染专职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数量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甚至难以保证院感科配备满编的工作人员。

成本控制的要求同样也限制了许多工作的开展。比如,为了节约成本控制使用一次性普通耗材乃至常规消毒用品的用量。医院里面有许多耗材与消毒用品没有计入病人的消费清单,像是医护人员做手术时用的手套、口罩、手术服、消毒剂等医疗用品,不单独收费,合并在手术费里。但是,如果遇上一个斤斤计较的基层管理者,就会巧思妙想“开源节流”。

比如,某护士长要求护士在上手术台之前实施外科手消毒“只准用一张擦手纸”,违规者被护士长知道,少不了一通唠叨。于是,就会出现护士省略流水洗手的步骤,直接涂消毒液的情况。

为了控制成本,护士人员不满编,而护理考核的进化又让护士们的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护士难免敷衍了事。举个小例子,手术病人刀口换药不去换药室,直接在病床上进行。人手不足,事事又照章操作,护士就不可能按时下班。日常医院追求经济利益,“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例子数不胜数。别说小护士,大主任也有蛮干的时候。

医院感染科人手有限,许多医院感染相关的常规监测工作需要由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完成。小组依照相关要求,以科主任、护士长、兼职的院感监控医生和院感监控护士组成。医院感染防控涉及安全生产,名义上的“政治地位”很高。

同时,医院编列了许多院感考核指标,指标不好看,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收入,导致医护人员的个人利益和院感监控目标冲突,这就有了基层虚报的利益基础。医院和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的规定有损经济利益,敷衍了事反而会增加收入——只要事故没有曝光。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曾暴发医院感染事故,多名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去世。经查后发现,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大量隐患,但是医院自下而上熟视无睹,甚至在事故发生后,院方仍试图瞒报。

人才难觅

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无论最初创建者的意图是什么,但在当时乃至现在的一线实践中,这一岗位多为安置快退休的、难以胜任夜班或高强度临床工作的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们;只有部分医院会配置具有公共卫生、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或检验背景的工作人员。

但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相关规定的不断完善与细化,工作中对于感控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因为院感防控工作涉及到医院常规诊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医院感染防控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医院内各科室的诊疗流程及相关知识。而当前既有的依靠高年资护士转职从事院感防控工作人员的方式,越发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岗位要求。高年资护士虽然在大多数时候具备较为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但往往存在业务知识体系较为简单陈旧,继续学习意愿较低及外语读写能力较差等问题,更遑论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和研究结果。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诊疗流程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而大部分医院院感科的工作人员大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出身,对于一线疾病诊疗工作的流程及操作,难免有雾里看花之惑。很多时候,院感科针对临床的宣教和培训工作也是根据文件和规范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很难因地制宜地提出让临床信服、且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因此也难以让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真正认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内在价值。

此外,在漫长的临床医生职业教育过程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于临床知识及技术,遗憾的是并不包括与院感防控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消毒隔离技术和无菌操作意识等。部分临床医生在工作后只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没有太多兴趣花时间了解院感防控知识,极少数人甚至对此非常排斥,认为是纯粹浪费时间。久而久之,可能造成一些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医疗事故。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院感科作为行政科室,待遇相对临床一线较低,晋升途径不顺畅、晋升空间也不大,难以吸引临床医生或检验人员加入。因此,许多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只能停留在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无休止地创造并要求临床填写各式表格的层面,难以从专业角度深入指导临床的实际工作。

任重道远

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自建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院感科这个理论上的“安全阀”在实际中往往只是橡皮图章式的摆设,尤其是在人力和经费都相对紧张的普通三甲医院中,有时甚至扮演的是医院内的“背锅侠”。再加上,医院管理体系及运营成本的限制,某些医院甚至在建筑格局和诊疗流程的设计上,就存在医院感染防控的“硬伤”。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想从文件和制度中走出来,真正走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心中去,还有极为艰巨的困难需要克服。我们也希望,在经历这次新冠病毒肺炎之后,院感管理工作能够重新被重视,毕竟我们不能总是用血的教训来换取科学管理的到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新冠病毒肺炎 医院 感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