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宗邦:巴黎气候大会日程过半,这些花边你还不知道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2-07 07:42

秦宗邦

秦宗邦作者

巴黎气候大会非政府组织观察员

11月28日,由北京飞往巴黎戴高乐机场的国航933航班上,前来问候的乘务长苦笑着说,今天航班好满。头等舱内,气候变化谈判中国首席代表解振华部长带的一群人一直在聊环境问题,各种专业术语听得她头昏脑胀。

与头等舱浓厚的“气候”话题氛围不同,同是前来参会的中央部委与会人员所在的经济舱内,不绝于耳的是机关生活的八卦和吐槽。即便是在这个与大会息息相关的机舱里,“气候”这个攸关人类未来的大话题也与普通人“水油分离”。

恐袭后的巴黎

飞机降落巴黎,边检的外国人通道排起长龙,一直延伸到通道之外。让人不由猜想是不是刚刚过去的恐袭事件,让检查更为细致认真?然而,轮到我时,边检妹子只是一边和同事调笑着,一边随手戳了个入境章——潦草到一个角还盖到了护照外面。原来是我误判了,排队单纯是因为人多罢了。

同样的“轻松”也在马路上上演,这一天恰逢周六,晚上大家都出来开心。一路上车流滚滚,不时还要堵上三五分钟。司机大哥说,无论发生什么,生活总要继续。这样一个欢闹的城市、如旧的生活,或许是对恐怖袭击最好的回应。

巴黎气候大会的会场不在气息文艺的左岸,也不在大牌云集的右岸。从会场望不见塞纳河,也看不见埃菲尔铁塔。号称“巴黎大会”,但会场所在的东北郊外勒布尔歇(Le Bourget),“巴黎味儿”已经非常稀薄。闹市区发生的恐袭,在这里没有留下太多阴影。当然,住在会场附近的中国代表还是得到了“晚上绝对不要出门”的警告,因为“在这儿任何一栋楼里都能买到枪”。

11月30日当天,我们总算体会到了一点“口头警告”以外的紧绷。这一天,气候大会将迎来150多名国家元首,这一场景可谓几十年一遇。为此,巴黎政府早早决定,当天早6点到晚9点在会场周边封路。

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防线”突破起来也不难。可能是对法国人一贯行事风格的“信任”,我们大胆否决了早上5点去会场的建议,一行人8点才上路“碰碰运气”。果然,虽然车行半路被法国警察拦下,但在司机大哥的中式法语协调下,居然放行了我们这辆没有任何标示的车辆。怀着既庆幸又担心的心情,我们驶上了空如旷野的巴黎环城高速。

巴黎环城高速

“中国角”与“美国中心”

车不一会便抵达了勒布尔歇会场,它设在一个军用机场旁,也是每年航空展会场所在。会场外抗议喧嚣,正是冲着巴黎大会的热闹而来。

场馆外的抗议

这里的建筑充满了浓重的工(cang)业(ku)气息。大多国家馆都是临时性的建筑,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帐篷,再不然就用循环利用的木屑压成的模板搭建。

仓库简陋风的立柱装饰

会场内为了气候会议做了特别的装饰。

比如这个垂直盆景。

为巴黎气候会设计的垂直花艺

比如用回收材料制成的各国标志性动物们。

回收材料制成的熊猫

又或是类似这样的,略带滑稽的鼓励。

“欢迎您专程前来保护地球”

相对这些漫不经心的装饰品,厨房中努力烤着法棍的面包师傅,他的出戏更吸引眼球。

烤法棍的师傅

这样的场馆接待150名国家元首是否略显寒酸?回想北京APEC时雁栖湖会场的气势,不难萌生这样的疑问。细想之下,这难道不正是中欧之间的理念差距吗?关于社会地位和待遇规格,两者的异见恐怕不小于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分歧。

在场外,有专供各国企业及NGO组织开展活动的“气候世代区”向公众开放。而会场的大部分,则由各缔约方和观察员的展台构成。

中国和其他的大国一样,在会场内拥有一席之地,称为“中国角”。对比美国,并不比中国馆大多少的展位却自称为“中心”,满满的美利坚优越感。中国的规整内敛,美国的开放自信。两个国家的性格一目了然。

“中国角”

“美国中心”

回想现在,当国内新闻三句不离“五中全会精神”时,美国人民欢快地看着川普以有史以来最娱乐的方式竞选着总统。都说G2的时代已经来临,可以想见无论是在巴黎,还是在任何世界舞台上,中美这两个主角的对手戏都将掺杂着他们迥异性格带来的冲突。如此不同的两巨头,怎样才能互相了解,进而彼此信任?不是几次“习奥会”能解决的。

中国的外宣:“求摸我”机器人

如果说“中国角”与“美国中心”只是文字游戏,那么各国展台的外宣表现应该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作为“中国角”唯一的交互式体验设备,中国馆外的自动展示机器人会告诉过往的行人“请触摸我的屏幕”。这样单薄的“现代化”,让内敛拘谨的中国馆平添了几分突兀。

“求触摸”的中国机器人

相较之下,其他展台为了聚拢人气,手段更加直截了当。

最让人惊艳的是印度馆。灯光、水幕和无数的触屏,细节到灯箱的“@”符号都不忘展示信息化程度。

花里胡哨的印度馆

韩国馆树立起大长今的人偶照相处。

韩国馆

印尼馆不吝东南亚风情,拿出特色食物收买人心。

打出美食牌的印尼馆

法国亮出了东道主的野心,门口摆满了各种语言的巴黎及周边旅游指南,开会也得拉动旅游业。可惜硕大的展示区并没有收获太多人气。

法国馆成堆的旅行小册子

不如一旁的德国,成功靠小礼品、腰果、咖啡和沙发收获了大量游人驻足。

谁说德国人不懂得讨巧?

不知道英国的布展人员发生了什么意外……只有国旗勉强到达了巴黎?

英国人弄啥咧

领教了这些个吃喝玩乐,再回头看“中国角”门口寂寞的小机器人——或许花哨的宣传并非中国所关切,但外宣的冷淡恐怕是国际社会误解中国的重要原因。

“热闹”之外,这里有持续到深夜的会议

尽管这两周的议程被打包称作“巴黎气候大会”,但真正的进程是由几个互相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场景组成的。最为万众瞩目的领导人发言,不过是气候大会的一个序幕。协议案文谈判才是关键所在。为此,在会场深处隐秘安静的会议室,每天都有谈判持续到深夜,中间短暂的休息也仅够代表吃碗泡面而已。

“中国角”既是会场,也兼着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办公室。除了济济一堂的会议,有时这里也会是这样的:一瓶水、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在会议间迅速处理一些事务。

中方工作人员的简餐

根据中国政府团的介绍,巴黎大会期间,“中国角”总共要举办63场会议,介绍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并邀请各国专家学者和气候变化一线工作者分享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

台上这位便是解振华,气候变化谈判中国首席代表。最常看到的场景便是他在会后被记者们团团围住,但我走近聆听时,又常被中国记者的提问雷到:习近平主席说了什么?他引用的句子是什么含义?被这层“热情”围观的解部长,心里是不是也默默摇了摇头?

台上的即为解振华代表

会议间隙难得的整块时间,我去了一次巴黎市区。相较于勒布尔歇会场的人头攒动,这座灯光之城本身却并不为“气候大会”所动。这里没有“欢迎各国领导人莅临指导”的标牌,也找不到任何会议的旗帜和标示。原来不仅是中国,即便是主办方,“气候大会”依旧防不住民间的冷淡。

一抬头,地铁里的这幅广告,大概是唯一的例外。

地铁广告的熊猫暗合了中国形象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熊猫正摇旗呐喊,呼吁身边的人向前。这只熊猫与会场内曲居一隅的“熊猫”一般,在人来人往中挥洒着寂寞。在人群中,在世界上,“巴黎气候大会”都找不到“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紧张感。如果中国真如自己决心的那样,要在气候问题上信守承诺、有所作为,那么我们恐怕还要拿出些强势和气魄来,或许下一次,从“中国中心”开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 巴黎气候大会 减排 中美关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