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夜月:《冰火》之外——聊一聊乔治·马丁的其他作品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8 09:00

三千夜月

三千夜月作者

亚文化爱好者

作者注:本文基本上没有任何对于小说关键情节和内容的剧透,请放心阅读。

引言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

不知不觉,这部由HBO制作的史诗美剧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并即将迎来它的完结。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却依然没有任何关于该剧原作,由乔治·R·R·马丁所著的《冰与火之歌》要出版第六本《凛冬的寒风》的消息。要知道,这个系列的第五本《魔龙的狂舞》发售于2011年,也就是《权力的游戏》正式播出的那一年,而现在,电视剧都要收尾了,书却依然没有任何要完稿的意思。

据说,其实《凛冬的寒风》早已经上架了,看不到,只能说是水平不够。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由于《权力的游戏》在世界范围内的大火,马丁现在已经被牢牢地与《冰与火之歌》捆绑在了一起。现在一提到他,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头这么胖可别死了(嗦话注意点);为什么还参加节目快去写书吧;马丁家里有一个轮盘,转到谁就把谁杀了……

中国科幻作家夏笳赠送给马老爷子的礼物......老爷子好像还挺开心

讲真,其实这对马老爷子挺不公平的。

因为马丁不发新书并不是因为好摸懒做,他杀的每一个角色也都有因有果,并且最重要的是,在乔治·R·R·马丁的写作生涯里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本《冰与火之歌》。

要知道,在正式开始写《冰火》的时候,乔治·马丁已经以编剧的身份在好莱坞打拼多年,《阴阳魔界》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在进入好莱坞之前,马丁就已经不止一次地拿到过雨果奖星云奖了。

换句话说,在《冰火》诞生之前,马丁的幻想文学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造诣,虽然《冰火》确实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但仅用这样一本书就去概括他的整个写作生涯,确实是有些片面了。

因此,今天我准备给大家推荐几部除《冰火》之外的,由乔治·马丁所著的小说,尽量向大家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趣的马老爷子。

除了《冰火》,让我们来看点儿别的

《沙王》

把《沙王》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没那么多精力去看小说,只能让我给你推荐一部乔治·马丁的短篇,那么毫无疑问,我会向你推荐《沙王》。当然了,这肯定不是一个马丁在迷上《DOTA2》后为沙王这个英雄所写的同人,这其实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恐怖小说。

并不是写这哥们的

与一般的同类型恐怖作品不同,《沙王》选择了一个极其冷僻的切入点:斗兽

主角西蒙·克雷斯生活在一颗类地行星上,饲养外星宠物是他的一大爱好,而最近,沙王成了他的新宠。

这种有些类似于巨大蚂蚁一样的生物大体可以分为沙母与工沙,沙母生活在“城堡”里生产,工沙则负责外出行军战斗,工沙要靠沙母才能活下来,而沙母则什么都吃,不论活的还是死的。另外,虽然看起来像昆虫,但沙王却是一种懂得崇拜的生物,他们会在自己的城堡上雕刻喂食者的肖像,以此来回馈“上帝”的恩宠。

克雷斯很喜欢这种生物,他买下了红,黑,白,橙四种沙王,将他们置于一个玻璃箱中,并让他们为了食物而互相厮杀。

初见到沙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战锤40K》和《星际争霸》所塑造的虫族。

毕竟它们都种群分工明确,食物来者不拒

但同样作为宇宙生物,虫族有着惊人的繁殖能力并以星球为单位对人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沙王不但被关在封闭的玻璃空间里,还因克雷斯的饲喂而尽心尽力地雕刻着他的肖像。

难怪前者被称为天灾,而后者却只能出现在宇宙宠物店里。

也因此,这种既懂得崇拜又相当会厮杀的动物极大地迎合了克雷斯的心理,对于我们这个本质上残忍而又自负的主人公而言,沙王简直就是他的最佳玩物:他不但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互相残杀,叫上朋友在一场场战争上下注,甚至还尝试投喂各种凶悍的外星动物,不断地挑战着沙王的战力,并在工沙的残肢断臂中收获着快感与满足。

事实上,将克雷斯的行为投射到现实,人类利用动物的厮杀来娱乐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斗鸡,斗狗,斗蛐蛐,人们把对伤痛和死亡的恐惧与对胜利和荣誉的渴望投射到了他们的支配者身上,并在动物的同类相残中获得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同。再加上一切胜败都能与博彩挂钩,因此,虽然今天的动物保护已经进步到了有些过激的形态,但在世界的无数地方,斗兽依然让无数的人乐此不疲。

斗鸡最早见载于《左传》,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然而不论怎样,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是支配者,一切都是可控的

可《沙王》不是现实,它是小说。

所以,在不紧不慢地叙述了近一万多字后,马丁按下了失控的开关,瞬间,整个故事画风突变。

虫族确实可怕,但我们所见到的都是它们的完成体,打开《战锤》或《星际》的百科,我们能详细地了解到这个种族每一种单位的每一个细节。

然而对于沙王,我们一无所知,这种生物什么都能吃,并且会不断进化,那么它们一旦失控,最后会变成什么?而它们对于克雷斯的崇拜又会变成什么?

在小说的后三分之二,这种从可控到失控的转变与失控后的未知便成了这部小说最大的悬疑点。而马丁则将沙王置于暗处,只是通过零星的、点到为止的暗示,将这个种族近乎可怕的发展埋藏在了叙事的冰山之下。而另一方面,在失控后,自负使得克雷斯变得愚蠢,而残忍则让他做出了不计后果的行为,这又大大地催化了沙王的进化与故事的节奏,使得《沙王》的阅读体验越向后越令人感到心跳加速,头皮发麻,直至最后,沙王进化的结果被彻底揭开,留给读者一个细思极恐的结局

《沙王》的后三分之二完美地展现了叙事的冰山理论

凤头,猪肚,豹尾,节奏极佳,一气呵成。可以说,《沙王》是马丁短篇小说的巅峰,它不但读起来非常过瘾,也兼具了相当的深度,1980年星云雨果双料最佳短中篇小说便是最好的佐证。

强烈推荐!

《猴子疗法》

这或许是乔治·马丁所写的,最富有真情实感的一篇小说。

因为小说的主题是减肥

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肯尼·道奇森是个大胖子。”

在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马丁本人庞大的身躯。

接下来,马丁告诉我们,肯尼胖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吃,然后,他开始报菜名:

“烤宽面条、塞满填料的火鸡、甜土豆泥、巧克力布丁,在小牛肉外加一圈蓝奶酪条作为装饰,还有黄油玉米,以及大块大块的蓝莓煎饼……意式辣肠披萨,还有平原披萨,以及什锦披萨……不管是牛排还是猪排……五分熟的特级烧牛肉、烤鸡,以及肚子里填着大米的饭香迷你童子鸡……西冷牛排、炸虾或者波兰熏肠……”

在《冰与火之歌》里,马丁就从来不吝惜描写美食所用的笔墨,而在《猴子疗法》里,他更是卯足了劲,努力把一切能够想到的,好吃的,吃完会胖起来的东西都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努力地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味的东西,肯尼(乔治)·道奇森(马丁)要是不吃胖,那良心上能过得去嘛!

美滋滋啊!

然而毕竟小说的主题是减肥,所以马丁只能擦干口水,让剧情向前推进:在一家餐馆,道奇森发觉一位以前与自己一样身材的胖哥哥居然瘦了下来,他好奇的上前询问,打听到了这个名叫莫洛尼的哥们用了猴子疗法。

这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电视购物般的欺诈感。

但几乎尝试过所有减肥疗法的道奇森却选择相信,因为就连莫洛尼都可以瘦,说明这个方法应该靠谱。于是,按照地址,道奇森找到了接受猴子疗法的地方。

然后,他的身上多了一只诡异的猴子

至此,我们主角的饕餮人生宣告终结。

开篇一人一猴,体重全靠减。

如果非要算的话,《猴子疗法》应该也是一部恐怖小说,因为它里面确实有一些比较骇人的桥段,但由于减肥这个题材的选择,使得这些桥段的恐怖感都被大大地削弱,甚至流露出一丝黑色的幽默感

乔治·马丁借用道奇森——这个从外形上最接近于他本人的角色,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骇人的都市减肥传奇。而在之后的故事里,一切则开始围绕着道奇森和他身上的那只猴子展开,猴子疗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道奇森是否能回到他原来的生活?可以说,这部小说应该是乔治·马丁对于减肥这个行为本身的思考,而至于他最后思考的结果……

嗯……你把这部短篇看完,再看看乔治·马丁现在的身材,一切就都明白了。

嗦话注意点!

《肉院情人》

这是尸者的故事。

上面这句话是伊藤计划和圆城塔合著的《尸者的帝国》的宣传语,而它同样适用于乔治·马丁的这部《肉院情人》。

实际上,早在伊藤计划提出《尸者的帝国》的构想前,乔治·马丁就已经写了三篇有关于“控尸人”的小说,相对于《尸者的帝国》将维多利亚时代作为大背景,横跨整个地球的蒸汽朋克大冒险,马丁却以小见大,用平凡人与尸体之间的故事构筑了属于他自己的尸者世界。而《肉院情人》无疑是这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篇。

在“控尸人”的世界观下,部分人类可以操纵死者的尸体。

而所谓肉院情人,肉院,其实就是妓院,但之所以被称为肉院,是因为那些负责接待客人的并不是活生生的人。

而是女尸

《尸者的帝国》,某种意义上“控尸人”的精神续作

在全文的开头,硫磺笼罩的天空下,年轻的“控尸人”矿工崔格将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肉院妓馆里的一具尸体,完成了自己成为大人的愿望。

随后,男孩一次次的光临肉院,不断地惊叹着女尸操纵者那精湛的技术,并懵懂的憧憬着尸体背后的“她”的模样,直到有一日,崔格的伙伴们撕碎了少年纯真的幻想……

与恐怖小说不同,乔治·马丁的所有纯幻想作品都带着一股极其文青的气质,当这种气质上扬,便是类似于《赖伦铎尔哀歌》或《冰龙》(后面会提到)这样的浪漫主义;而当这种气质下沉,便是类似于《肉院情人》这样的忧郁颓废,这种颓废不仅仅表现在文字上,也表现在马丁对于主人公命运的安排上。

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崔格是一位极其优秀的“控尸人”,然而他对于爱情却并不像他对于尸体那样游刃有余。马丁节选了这位平凡工人的青葱岁月,带领着读者见证了他爱情的萌芽与绽放,凋谢与破败,而在这段过程中,肉院始终与崔格如影随形,出现在他生活的每一个地方,不论他是否需要它。

爱情与肉院,于二者之间,少年艰难前行

相对于《尸者的帝国》对于控尸技术与应用的详尽描写,对于乔治·马丁而言,控尸只不过是一个辅助叙事的设定,虽然在故事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项操纵死人的技能在各行各业的用途,但本质上,马丁所希望表达的,却是对于爱情的探讨。

一面是和人的爱恋,虽然存在着谎言与痛苦,但也有着真切的幸福。

一面是对尸的渴望,虽然是片段快感的拼凑,但却有着支配的满足。

一面是难以把握的真实。

一面是绝对服从的虚假。

最终,马丁让崔格选择了其中一面,而把空白的另一面留给了读者,在唏嘘中,给少年的青春划上了一个忧郁而破败的句号

这或许的马丁版的《充气娃娃之恋》,只不过更加重口,也更加悲伤

《赖伦铎尔哀歌》

如果用电子游戏的视角来看待《赖伦铎尔哀歌》,那么这篇不到一万字的小说可以被看做是一条相当精彩的支线剧情。

在乔治·马丁还在好莱坞做编剧的时候,有一次他飞过凤凰城,《赖伦铎尔哀歌》的开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曾有一位女郎,她行遍许多世界。

她肤色苍白,灰眼,如瀑布般的黑发微带棕红色,额头箍着一圈光滑的铁环,犹如一顶暗黑色的王冠。她的名字叫做莎拉。

故事从何开始,她从那一个世界来,我们已不清楚。故事的结尾呢?结尾也还没到来。 故事结尾时,恐怕我们也不会知道。”

小说同人图

一个名叫萨拉的女英雄,一位在万千世界里穿梭的行者,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一段段奇异的故事……在下飞机的时候,马丁决定将这个想法拓展成系列电视剧。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这部名为《门》的电视剧集成为了马丁工作的核心,他把精力都投放在了这个有些类似于《奇诺之旅》的奇幻史诗上,并甚至搞出了90分钟的试映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门》最终还是没能出现在荧幕上,莎拉的冒险史诗最后也只剩下《赖伦铎尔哀歌》还在传唱。

不过马丁自己也说过,如果《门》能正常播出,那么他应该也不会萌生写作《冰与火之歌》的念头了。并且在《赖伦铎尔哀歌》里,马丁就已经提出了七帝的概念,联想到《冰火》里的七神,或许某一日,萨拉会推开通往维斯特洛的大门也说不定。

维斯特洛,马丁的万千世界之一

说回小说。

其实《赖伦铎尔哀歌》的故事相当简单,无非是莎拉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被赖伦铎尔所救,并与她相爱的故事。

然而,这一段爱情却发生在一个拥有着无数宇宙,历史近乎无穷的大背景下,而这对恋爱的男女一个走过了万千世界,而另一个则被囚禁了无数日夜。在这样的环境下,空间与时间都被无限地拉长,而情感也因此渺小的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再加上马丁精彩的环境描写,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给这段不到一个月的恋情涂上了一抹极其苍凉与恢弘的色彩

而在最后,当令人震撼的真相被揭晓,莎拉再一次选择出发,马丁这样写道:

“……她下次会遇到怎样的守卫?她在夜里行走时,在另一个孤独陌生的世界里搜寻时,天空尚有星光吗?……曾有一位女郎,她行遍许多世界。但她的行踪现在已成为传说的一部分。也许她已经死了,也许她还没有死……”

我相信,假如《门》真的被拍成剧集,那么它一定是西方人所制作的魔幻版《BLAME!》。而萨拉,就是那个不断跋涉的雾亥,只不过在《赖伦铎尔哀歌》的世界里,不论女郎走到何处:

“在紫色的太阳下,一个空寂的城堡里,那位孤独的吟游诗人仍然在等待着,并为她歌唱。”

旅者与无限抗争的哀歌

《冰龙》

“它的眼睛清澈幽深,但冰冷至极。

它的翅膀宽阔巨大,像蝙蝠的双翼,整个是半透明的淡蓝色。当这只巨兽在空中盘旋,兜着播散寒冰的圈子飞行时,阿达拉能够透过它的巨翅看到天上的云朵,还能时常看到月亮和星辰。

它的牙齿是根根冰柱,在它深蓝色的大嘴里白森森地排成三列,有如一枝枝长度各异参差不齐的长矛。

每当冰龙扇动双翼,便鼓起阵阵冷风,直搅得雪花飞旋,周天寒彻,整个世界都要瑟缩着打起寒战。”

冰龙

《冰龙》非常的

这应该是乔治·马丁的唯一一部童话作品,也因此,在这篇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里,马丁的笔触从未如此的细腻与温柔,几乎每一句话,他都小心翼翼地遣词酌句,这使得《冰龙》这部作品整体就像一片雪花——冰冷,易碎,格外美丽。

阿达拉出生于凛冬。

那一年,冰龙掠过天际,在阿达拉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她的母亲便被寒冷带走。

阿达拉慢慢的长大,她就像冬天一样,晶莹、美丽,但却冰冷、沉默。

父亲,叔叔,哥哥,姐姐,谁都无法走进小女孩的世界。

因为小女孩属于冬天。

在冬日里,只有阿达拉在寒冷中玩耍,独自一人,在冰蜥蜴与冬鸟之间欢笑。

而某一日,一只冰龙从天而降……

邂逅

《冰龙》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第一步。然而乔治·马丁却并没有因为故事的简单而仅仅在文字上卖弄功夫,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用自己非凡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人与龙共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季节的长短是会变化的,冬可能会越来越长,夏也可能会越来越短。而不论季节如何,战争永不停息。骑士们驾驭着喷吐烈火的战龙,在天穹为国王而战。而冰龙不会被任何人驯服,它只在冬日里出现,并给这个世界带来更长久的寒冷。

龙,混乱的季节,战争,寒冬……对比于多年之后的《冰与火之歌》,似乎《冰龙》的许多设定都在后来被移到了维斯特洛,成为了那个奇幻世界的一部分。

凛冬将至

不过说句题外话,马丁真的是超喜欢冰雪。

除了《冰龙》,前文提到的,由《赖伦铎尔哀歌》所衍生出的《门》,原本莎拉要去的第一个世界就是核战后被冰封的“冰雪世界”。而《冰与火之歌》的灵感也源自“母冰原狼被鹿角戳喉,留下几只小狼,然后小狼被一群孩子们抱走”这样一个场景。

也因此,在《冰与火之歌》第三卷《冰雨的风暴》的最后,珊莎·史塔克堆雪人的那一章一直被我视为整个五部曲里最好看的一个POV,我有理由相信,在写作那一段的时候,马丁应该又找回了当年写《冰龙》的感觉。

希望少女的结局也和阿达拉一样美好

结语

事实上,乔治·马丁所写过的作品远不止这些,我在这里也只是尽可能地挑出我认为有趣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分享给大家,如果你真的喜欢马丁的风格,那么还有像《光逝》,《风港》,《图夫航行记》,《莱安娜之歌》,《十字架与龙》等一大批作品在等着你,相信在读完它们后,你绝对会对乔治·马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算一算,再过一年马老爷子就要过七十大寿了,事实上,不论《冰与火之歌》最终能否写完,乔治·R·R·马丁都已经在世界奇幻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的绝对一点儿,现在能超越马丁的,应该也只有他自己了。

也因此,虽然马丁反复强调他从不看网友对于剧情的推测,但《冰火》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似乎一切的走向都已成定局,马丁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第六部完本,是从以前的作品里找答案,还是在原有的高峰上再进一步,无论如何,我们都拭目以待。

另外,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乔治·马丁的详细生平,可以去找一本叫做《梦歌》的乔治·马丁文集,在那里面,有不少马丁的自述,相当有意思。

《梦歌》

顺带一提,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恰好刷了一下微博:

"乔治啊啊马丁除了开发《Wild Cards》电视剧以及写四部新书,开发五部《权力的游戏》后续剧,还有Syfy的《暗夜飞行者》之外,最近又开始为HBO制作别人作品的电视剧……"

——谷大白话

额.......

......

......

......

祝马老爷子长命百岁。

(本文首发于机核网,作者三千夜月已授权观察者网全文转载,原文有删节)

责任编辑:韩京霏
美剧 电视剧 作家 冰与火之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回应积极,我们在等以色列”

“美菲狼狈为奸,只能说明美国心虚”

新的历史!墨西哥迎来首位女总统,如何看待中国?

菲总统“香会”演讲歪曲渲染海上事态,中方阐明立场

国安又破获英国重大间谍案,涉中央机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