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长荣:中国故事在国外受到的欢迎,远超我们预期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2-14 07:47

尚长荣

尚长荣作者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四大名旦”尚小云之子

【采访/观察者网 冯雪 小婷 刘富东】

与以往传统戏曲通过介绍人物、徐徐展开一段故事不同的是,新编京剧历史戏《贞观盛事》的开场一场热闹、宏大的马球比赛,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回了那个“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的大唐盛世。

如今,随着第二批京剧电影工程的展开,这一盛景将在电影院和更多观众见面,这部创排于19年前的京剧剧目,也将借助现代技术焕发新的活力。电影版《贞观盛事》和舞台版有什么区别,如何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这部戏放在今天又有哪些现实意义?在电影开拍前,我们专访了这部戏的主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谈谈他的创作感受。

观察者网:《贞观盛事》入选第二批京剧电影工程,作为唯一一部入选的新编历史戏,您对这部电影有什么期待?

尚长荣:说起《贞观盛事》,这个戏创排有19年了;说起魏征,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人,也是唐代重臣。当年怎么会对魏征那么感兴趣呢?这可以追溯到我曾经在中学课本上看到魏征的一篇著名论文《谏太宗十思疏》,写的真是好。当时话剧有《秦王李世民》、《唐太宗与魏征》,电视剧有《大唐名相》。在戏曲舞台上,唐代的故事非常丰富多彩,但魏征的戏并不多,当时我就很想创作一台魏征的戏。应该说,我“追逐”魏征“追逐”了18年,终于在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的时候,上海京剧院在编剧、导演以及诸多名家的群策群力下,排了一出《贞观盛事》,我的这个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这出戏演了很多场,也去过很多城市,包括港台地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欢和欢迎,得奖也很多。这一次作为唯一的新编历史戏,能够有机会入选第二批中国京剧电影艺术工程,也是非常难得,既是对我们上海京剧院这出戏的信任和重托,也是一个鞭策。

观察者网:和舞台版相比,电影版有哪些改进?

尚长荣:这次电影版在原有演出的基础之上,对剧本、人物定位、音乐都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因为这出戏也演了19年了,拍电影版的话服装要全套重新做,在色彩上再提高一步,但是会保留唐朝服装样式。

我们常常调侃戏曲舞台上是“乱穿衣”,现在戏曲舞台上的服饰以宋朝和明朝服饰为蓝本,虽然经不住历史的推敲,但得到了一个特殊的美学综合性的展现,符合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审美需求。《贞观盛事》这出戏因为是新编戏,从一开始我们在服装设计上就参考了历史上唐朝的服装样式,同时又照顾到戏曲舞台的美学传统,有些角色的服装依旧保留了水袖。

观察者网:如何把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是拍摄戏曲电影时总会遇到的难题。结合您以往的拍摄经验,您希望这次拍摄《贞观盛事》,在电影手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处理?

尚长荣:1月3日我们在天蟾逸夫舞台做了实况录播,算是一个热身赛,但也并不完全是电影的版本。因为电影讲究写实,戏曲讲究写意,拿一个马鞭,就代表了一匹烈马,上马之后你可以信步小行,也可以日夜奔驰,但是在电影里都是真马。以前在戏曲电影里也出现过真马的镜头,比如马车前面有一个真马,主人公坐在马车上又唱又演的,这个显然虚实结合得不是很恰当。现在我们拍成电影,既要保持和发展舞台上精彩表演的面貌,也要兼顾到虚实的合理调配。

2014年我们拍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就保留了原来舞台上的精彩风貌。后来拍《廉吏于成龙》斗酒那段,就是虚实结合,有的镜头是真的看出有酒,有的还是假饮,虚虚实实,实者有虚、虚者有实,在电影镜头中展现我们戏曲艺术精彩表演的时候,就看你展示的有多恰当,而且还得动人。

《贞观盛事》这出戏首先的一个难题就是第一场的打马球。以前戏曲舞台上是没有打马球这个情景的,但马球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我们当初在设计这出戏时就采用的是虚实并用的手法,先上来一个小矮子裁判官,手里举着一个真球。真正开打以后,手一扔真球没了,剩下的就是用舞蹈动作设计的打马球场景,拿着打马球的球杆,各种动作翻呀打呀非常好看。但是这些在电影镜头中是否合适,直到现在,这个画面出不出现,该怎么出现,我们和导演还都没有商量好,还要听听各地电影工程专家们的论证,最后再定。

我们拍戏曲电影,面对的各个阶层不同的关注,希望大家都能够欣赏到。如果说这个电影只是一个舞台纪录片,未免觉得有点单调和乏味。舞台演出有它的优势,也有局限性,比如舞台因为离得很远,观众根本看不清楚一些细微的表情,可能得用最夸张的动作才能传达给观众,但是在电影镜头面前,你的表情、眼神都会看得非常清楚,近景、远景、特写都有了,有些镜头还可以用慢动作分解开来。只要是符合艺术规律,符合作品本身,用一些电影技术的技巧,是完全可以的。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拍电影了,就要生活化,淡化戏曲色彩,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要做到淋漓尽致,做到极致。你的情感变化,喜怒哀乐,抒情的、柔情的、激情的、激越的,要看什么情节,我们就做什么样的展现,这个不要有顾虑。只要你做到精致、精彩,在镜头上的效果展现会比舞台上的还要好。

观察者网:戏曲电影总是很小众,关注的人不多。现在去电影院的主要都是年轻人,如何在留住老观众的同时,满足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新需求?

尚长荣:据不完全统计,3D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的票房相当好,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楚汉相争,西楚霸王的故事大家依旧很喜欢,很多家长带着小孩看,看看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戏曲。越是我们民族的,越是精彩的艺术作品,是能够得到广大青年观众、甚至少年儿童的喜欢,这一点不仅值得欣慰,也增强了我们通过银幕向广大观众普及介绍优秀民族戏曲艺术的信心。

古典并非不时尚,古典艺术应该和现代社会同节奏、同脉搏。其实3D也好,高清2D也好,都各有特点,也并不是说3D电影最好看,高清2D的不是立体的,就觉得色彩减弱了。很多优秀的中西方电影作品,不见得全是3D。当初在拍《霸王别姬》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先拍高清,再来一次拍3D立体的,一步分两步走,现在技术先进了,2D和3D可以同步拍,而且3D在音质、画质上更好,所以这次也选择了拍成3D的。

观察者网:《贞观盛事》首演于1999年,经过将近二十年打磨已经成为舞台经典。作为新编戏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实在不容易,您认为这出戏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有哪些?

尚长荣: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业内人的期盼,排一出戏能够立得住,传得开,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的宗旨是要有这个目标的,绝不能搞排一出戏得个奖然后就挂起来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悠久,诗词歌赋积淀那么深厚精彩,用戏曲的形式展现中国古今故事,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希望一出戏排出来后,经过不断打磨、不断提高,最后能够传承下去。

《贞观盛事》这出戏经过19年依旧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说明这出戏耐看,它既有深邃的内涵,又有精彩的技艺展现,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有闪光点,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起行业内外的挑剔和推敲。

这出戏的主题是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教育我们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这是我们古代先贤最辉煌、最贴人气、地气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么好的历史故事,如果我们不去演绎,那真是太可惜了,也是我们的失职。

所以这个戏这么多年能够坚持演下来,而且也有青年传承版,这是难得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期盼我们的优秀剧目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让青年一代更好地去推广、发扬它的历史内涵和精彩的演唱表演艺术。

观察者网:《贞观盛事》的主题是以人为本、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您认为这出戏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尚长荣:这个戏的核心故事是魏征谏言唐太宗释放后宫多余的彩女,希望皇帝能够吸取隋亡教训,戒奢以俭,立国本,兴大唐。而且这出戏中魏征对唐太宗说的很多话,都是史籍上有记载的,放到今天依旧发人深省。

比如第四场魏征和李世民的对话,魏征说“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国舅用美女做赌注,岂非将陛下陷于帝德失范?”这一点很要紧,他就抓住这一点不放,接下来他又说,“陛下曾道人君之患,不自外来,故匡正世风需从皇室做起,请陛下将西域女子送归她的故国,以利谐和万邦,将思乡成疾的隋朝宫女送还她的亲人,以遂民愿,释放后宫多余的彩女,叫她们归田园,务农桑,安居乐业,以沐天恩”,这都是非常有理、有节、有利的谏言。而且他有几句话非常要紧,“陛下你可曾说过,怨之所积,乱之本也;你可说过,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这都是魏征犯颜诤谏的核心。

还有剧中第四场,魏征对唐太宗说;“贞观之初,陛下恐人不言,多方引导使臣下大胆进谏。三年之后有人进谏,陛下也还能悦而从之。近一二年来,陛下已不悦人谏,虽勉强听受,但意终不平,面有难色,此中缘由还望陛下三思。”包括第五场唐太宗夜访魏征,看到他居住的地方十分简朴,要给他修缮房屋,也被魏征拒绝了。这些情节所体现的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希望唐太宗能够吸取历史教训,戒奢以俭,唐太宗虚怀如谷,从善如流的作风,都值得我们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学习。

观察者网:3D电影《霸王别姬》在美国放映时广受好评,您怎么看通过京剧这项传统艺术在国际上展现中国自信?

尚长荣:现在真是和以前大不相同。50年代建国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新中国,经常有艺术团出国演出,很多都是精彩剧目,包括京剧《雁荡山》、《秋江》,舞蹈动作很多,后来也有大文戏不断出国演出,很受欢迎。90年代,我们的《曹操与杨修》曾经去过苏联,这样一个完全中国的故事,他们都看得懂。而且不仅仅是京剧,昆曲《牡丹亭》、《临川四梦》,河南豫剧《程婴救孤》等古典故事,外国观众都非常喜欢。

但是我们的民族戏曲在国外的演出盛况和演出评论,国内媒体的报道还是太少。所以中国观众,包括我们业内的人,知道的也不多,应该让广大国人知道,我们优秀的民族戏曲到了国外受到的欢迎是多么热烈。我们不仅要增强我们的专业自信、职业自信,而且要增强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戏曲艺术的自信,多做这样的报道,不要把报道的重点总是搁在外国大片、外国团体的炒作上。

外国观众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接受,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直到现在应该说是最好的时期。就拿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来说,不仅在好莱坞,在纽约,在澳大利亚、日本、欧洲,都受到了欢迎。今年5月,还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首映式。越是民族的、越是精彩精致的艺术,越会受到炙热的欢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京剧 京剧艺术 戏曲 中国电影 传统文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