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宁:德国难民危机—— 一场道义与能力的冲突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9-17 07:15

史惠宁

史惠宁作者

法学博士,德国拜仁州高等法院注册律师

9月9日在德国联邦议会上,联邦总理默克尔针对难民危机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声音。她强调称,现在是“特别”考验德国“力量”的时候。对于欧洲的难民危机,她说,“我们必须帮助这些人学习德语,找到工作。如果我们做得好,就可以将风险化为机遇”。然而,短短几天之后的9月14日,德国政府面对汹涌而来的难民潮,决定关闭与奥地利的边境,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德国所有联邦警察进入戒备状态,所有可用警力全部调至拜仁州与奥地利边境,只有合法持有德国签证的人可以放行,就是说难民将不再可以进入德国。然而,德国是难民的第一目的地,据德国内政部的统计,2015年前往德国的新老难民总共将近80万,占欧盟难民总数的40%。

那么,就让我们首先来看到底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难民涌入德国?

这其中有历史与现实的原因。1985年,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卢森堡小镇申根签署了《关于逐步取消共同边界检查的协议》,又称《申根协议》。目前,共有28个欧盟国家加入了申根区。为了实现各国间人员和货物自由往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协议规定,在协议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且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议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由此,当难民抵达欧洲地中海沿岸后,便可以相对自由、畅通无阻地涌向欧洲内陆。

其次,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得益于德国较为宽松的避难政策。叙利亚内战已导致超过23万人死亡,数以百万计的叙利亚人流离失所,逃离祖国,踏上一条可能长达数月,甚至陪上性命的征途,寻求庇护。鉴于此,德国于2015年8月25日宣布暂停《都柏林公约》。2003年欧盟修订实施的《都柏林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通常只允许难民向入境的第一个欧盟国提出庇护申请。因此,如果难民是经由某“安全第三国”而入境德国,他极可能会被遣返至该国。而前不久,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BAMF)宣布不再对叙利亚人民适用《都柏林公约》。这意味着,德国不再把入境的叙利亚籍避难申请者遣送至他们进入的第一个欧盟国家,这些人在德国申请难民身份就成为了可能。对于这一改变,叙利亚民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德国,特别是对默克尔的赞扬。下面这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分享,图片下方的网友留言为“我们爱你,德国。”阿拉伯文字意为:“感谢默克尔中止了《都柏林公约》,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

此外,德国向难民提供了妥善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的福利支持。根据德国法律,一旦难民通过申请,政府需向他们提供数月甚至数年的食宿。患急病的避难申请者也应由政府出资给予治疗。德国宪法法院还在2012年作出裁决:当时“依靠法律所规定的补助”无法使在德申请避难者过上“符合人类尊严的生活”,因此,难民必须得到更好的待遇,难民补助必须增加。申请避难者在难民收容所最多逗留3个月,之后便被分配到所在联邦州的其他各地,且“不得更换居住地”的限制在满3个月后就自动取消。另一方面,德国教会也协同政府给予难民救助。德国教会素有对逃亡者、受迫害者提供庇护的古老传统。时至今日,德国举国上下依然尊重这一传统。因此,虽然教会必须将避难者的情况通报给德国政府机关,且后者有权力随时将避难者带走,但出于对传统与神圣的尊重,政府从未开过这个恶例。在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当地天主教会的红衣主教和路德教会的神父都前往火车站迎接抵达那里的难民。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德国为何愿意接纳难民?

除了德国的制度不阻绝难民之外,德国民众对难民抱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愧疚,还有就是为了回报纳粹时期其他国家对大量德国难民给予过庇护的恩情。德国媒体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德国人都表示,愿意接收这些难民,88%的德国人愿意向难民捐献钱物,67%的人想要当志愿者,为难民提供服务。他们认为:“很多年前,在战争期间,我们一度对其他国家实施了侵略,做了一些极其可怕的事情,给别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现在轮到我们为他们抚平创伤了。”德国《南德意志报》曾发文指出,“近来在讨论难民问题时,我们总会遗忘,很多人的父母或祖父母也曾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踏上逃难的路,成为了难民”。加之,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大批东德人也曾想尽一切办法,涉险前往西德,因此,包括来自东德的默克尔在内的许多德国人能够理解难民的处境,感同身受。除此之外,德国深受社会民主主义影响,认为人们应该享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不仅是德国人,也包括来自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难民。除了历史因素,德国对难民的接纳还存在现实的原因。德国当前出生率低、人口萎缩,客观上也需要吸纳外国劳动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专家指出,在近期进入德国的叙利亚难民中,许多属于中产阶级,不仅懂英语,还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失业率较低、老龄化严重的德国,这些高素质的难民也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然而,随着不断大量涌入的“难民潮”,德国自身面临着巨大的承载压力,难民危机在持续恶化之中。据德媒报道,仅9月12日一天,就有超过12000名难民抵达慕尼黑火车站。而慕尼黑当局已无处安置这些难民了。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机构测算,安置80万难民1年的支出可能达到72亿欧元。与此同时,德国右翼分子对此非常不满,一些示威活动演变成暴力冲突,排外情绪成为德国国内面临的重要挑战。德国右翼组织在德国不少城市,如德累斯顿、柏林等,都爆发了反伊斯兰化游行。德国内政部公布的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德国今年已发生202起攻击难民营事件,其中173起具有右翼极端主义动机。

而更令人担心的是恐怖分子入侵的可能。 叙利亚政权没有更迭,但经历着最惨烈的内战,恐怖组织借机渗透,孕育出IS(“伊斯兰国”)这个破坏力超过基地组织的祸患。下图为叙利亚目前军事局势图,灰色部分的地区都已被IS占领。

据英国报纸星期日快递援引伊斯兰国组织消息表示,4000余名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分子扮成难民秘密潜入欧洲国家。 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7日报道,伊斯兰国组织秘密代理人说出了一些顶级机密并确认,“数千名由IS组织培养并准备好的恐怖分子目前已身处欧盟境内。”这些恐怖分子潜入的原因是为了在全世界建立哈里发政权。去年底,德国记者、作家于尔根·托登赫费尔曾深入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控制区,在采访结束后,托登赫费尔总结道:“我认为伊斯兰国'比许多西方领导人意识到的还要危险,他们相信自己正在准备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宗教清洗。” 9月4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一次电视台采访中警告说,“难民大多为穆斯林,而我们是基督徒,如果难民不断涌入欧洲,那么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在自己的大陆上,我们反倒成了少数”。

虽然德国在难民法方面已经很发达,并且有专门主管难民问题的机关——联邦移民与难民局。在处理避难申请时,申请人的原籍国及其个人遭遇都会受到充分考虑。工作人员还会为每个国家做一个手册,依据这些国家的背景来处理申请。但德当局依然敲响了警钟,联邦交通部长Alexander Dobrindt称,“德国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尽管德国在接纳难民方面拥有相对完善的机制和积极的意愿,但如果难民潮持续不减,德国现行接纳难民的政策或迎来“转折点”。9月14日,德国在德奥边境重启了边境管制,二分之一的车辆都接受了临检,只有持有有效旅行证件者才能入境德国。据《明镜》网站报道,目前,全德联邦警察都处于警备状态。为了防止难民绕过德奥边境检查点,联邦警察正在距捷克和波兰边界3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拉网式“移动监控”。同时,德法、德瑞边境也加强了管控。这样下去,大半个德国的边境可能都会因此而被封锁。

因为欧盟没有共同的难民政策,伴随非法移民和难民涌入危机的,是欧盟各国的步调不一和相互指责。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向德国《世界报》表示,欧盟只有两个国家——德国和瑞典接受绝大部分的难民,长远来看是无法持续下去的。一些中欧国家拒绝接受难民配额,英法等国的热情远不及德国。德国副总理西格玛尔·加布里尔警告说,“如果东欧各国到时还不让步,那么等待他们的会有两种结果,东欧巨大的经济优势就在于欧盟成员国之间边界的开放。而如果在难民问题上,一直只有德国、奥地利和瑞典承担重责,那么我要提醒你们,边界开放可能持续不久了。”但到现在还有个别国家在接收难民的问题上保持沉默。如果这样下去,估计欧盟很难在难民问题上达成一致,只怕申根区也会形同虚设,因为涌入的难民数与日俱增,实行30年的《申根协议》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已深陷于一场道义与能力的冲突之中。的确,只有和平才能治愈这一切,只不过这个目标或许要比欧洲移民改革更难实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楚悦
欧洲 欧洲危机 难民 德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