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张小曳:相对湿度越高PM2.5含水分越多 观测数值或虚高

来源:人民网等

2014-03-18 15:29

近年来,人们可谓谈“霾”色变。16日下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参加“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谈到当下的雾霾观测与预报时,他说由于观测时气象条件、所用仪器与是否控制相对湿度的不同,导致观测结果有可能会比实际情况“虚高”。“这也可能是去年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比美国大使馆低的原因之一”。

2014年3月16日,张小曳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分享雾霾观点。

雾和霾不能一概而论:干湿有别

张小曳强调要区分雾和霾在污染中的不同作用。他解释,当空气中的干气溶胶(干性小颗粒)达到一定浓度且使能见度低于10公里才称之为“霾”;而随着空气中湿度增大,水分会附着在PM2.5小颗粒上使颗粒长大,并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成为云雾的凝结核形成云雾,空中的液态小水滴导致的能见度低于1公里则称之为“雾”(如果能见度在1-10公里则被定义为轻雾)。

他认为,在雾霾重污染天,雾和霾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可同时存在,都是影响能见度的因素,两者经常转化,在雾和霾同时存在的时候既有干气溶胶(如霾)的影响,也有液化小水滴(如雾)的影响。“举个例子,很多人问为什么不能用人工降雨来驱除雾霾,正常情况下是湿度够了往空气中注入凝结核形成云雾并最终降雨,而雾霾天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凝结核,空气中大量的污染PM2.5粒子已经活化为云雾的凝结核了。”

早晚湿度不同 监测结果也不同

“当相对湿度大于60%以上时,细气溶胶例如PM2.5颗粒会吸湿增大,所以没有控制相对湿度的观测仪器所测数值就会虚高。因为重量不完全是PM2.5的,还包括吸附在上面的那层水”张小曳说。同时,由于雾霾天的空气相对湿度不断变化,在观测过程中干气溶胶就会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他举例,“早晨空气湿度大,中午湿度小,不同时间段气溶胶所含水分不同,那么没有控制相对湿度的仪器在不同的观测时间会受到PM2.5吸湿增长的影响。”

中美设备方法不同 影响监测结果

除了湿度变化,设备的不同也是造成观测值不同的原因之一。张小曳认为,不同观测网因为仪器和原理不同发布的实时PM2.5值“相互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目前通过EPA认证的PM2.5监测仪器所采用的原理包括重量法、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等,理论上来说只有去掉水分的干气溶胶才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当时PM2.5的值,这需要观测仪器有控制相对湿度的设计,并将其控制在40-50%以下来进行观测。

张小曳表示,采用“振荡天平法”测量PM2.5,通过振荡天平加热控制了部分相对湿度,“这也可能是去年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比美国大使馆低的原因之一”。

补充:监测点不同影响PM2.5数值

2008年春天,美国驻华使馆在自己的一栋使馆大楼上建立了空气监测站,它专门监测使馆所在的朝阳区空气中可深入肺部的悬浮颗粒(PM2.5)的数据,每小时发布一次。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大使馆和北京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皆有不同,“因此,大使馆公布的与北京官方公布的数值没有可比性。”

据悉,设立空气监测的站点需要在整个区域具备代表性,且50米内不能有污染源,否则将严重影响监测结果。但美国大使馆所在地区交通繁忙、人流密集,而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不仅分布于市区繁忙街区,也分布于郊区,相对而言数据更有代表性。

北京市PM2.5监测数据(2012年2-5月)中美对比图

责任编辑:冰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提高对华钢铁关税?“印度政府内部开展谈判”

法国议会选举开始投票,或将出现三年动荡期

拜登紧急安抚金主,“多数资助者仍未放弃”

水利部预警!长江干流洞庭湖入江口以下将全线超警

改革VS保守,谁会是伊朗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