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5岁男孩汞中毒系被外部注射水银 一男性嫌疑人被捕

来源:新京报等

2014-09-23 15:48

今年2月,云南昆明5岁男童奇奇(化名)体内被检出汞含量严重超标,其中血汞和尿汞含量一度分别超标200多倍和1万多倍,后进京求治。经过近半年的时间,解放军307医院昨天宣布,经过两次手术取汞和6个疗程的药物驱汞,奇奇体内血贡已经降到正常值4.2倍,孩子已能正常活动,初步康复出院。

昨天,解放军307医院通报,男童体内严重超标汞确认是外部注射所致,通过手术治疗,今年5月已出院。

据了解,目前一名男性嫌疑人已被批捕。

4月9日,奇奇在接受手术。昨日,解放军307医院通报昆明汞中毒男童救治情况。

入院时:尿汞含量超正常值1500倍

今年1月初,云南的于先生发现孩子奇奇一周高烧不退,臀部肿起两个暗灰色大包,以为是普通皮肤感染。于先生随后将其中一个大包挤破,发现两三颗亮银色的物质。

2月5日,于先生带奇奇来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照X光片。

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X光片显示,奇奇的臀部两侧有大量的金属物质。

医生诊断,这些金属物质为汞(俗称水银)。检测得知,奇奇尿汞含量超标1万多倍。

今年3月,在辗转广州、深圳等地治疗无果的情况下,奇奇来到解放军307医院。

经过检测,奇奇体内血液中的汞含量超过正常值141倍、尿汞含量超过正常值1500倍。

两年前已在孩童粪便中发现水银

奇奇60多岁的爷爷于迪(化名)介绍,大约两年前,他和老伴发现孙子排出的粪便里有水银,之后带奇奇去昆明市儿童医院检查,医生说,水银已通过粪便排出了孩子体外,没事了。

去年11月,家人发现奇奇臀部左右两侧各起了两个大包,于迪用手指圈起来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圈,“肿起来一两厘米高。”

于迪说,孙子刚开始不怎么喊痛,后来肿块越来越大,痛得坐不住,玩电脑都是跪着。

奇奇入院时(上图)及手术后的X光片(下图),圈中为汞显影。

治疗后:体内尚残余原来1%汞

昨日下午,307医院儿科主任何玺玉介绍,5岁的奇奇刚来医院时,非常虚弱,体重不到30斤。医院接诊后,通过查体发现,奇奇臀部、阴囊、双侧髂骨下等全身多处发现大量软组织包裹液态汞。这些汞在奇奇体内至少已经存留5个月以上,奇奇臀部皮肤出现破溃、引起高烧等诸多并发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解放军307医院刘素刚院长称,人体汞中毒本身就是非常特殊的病例。而如此大剂量、如此小年龄发生,在世界医学史上极其罕见,是目前世界上剂量最大的儿童汞中毒病例。

医院中毒科主任邱泽武表示,如此大剂量,并且存在于奇奇不同部位的汞,肯定是通过外部注射进入奇奇体内的。

医院协调多科专家,并且请军内外的知名专家会诊,避免手术中出现汞包块破裂等意外情况。第一次手术风险最大,前后经历5个小时,共取出4个包块,有的呈炮弹形状,有的在肌肉组织层面,呈现散落的菜花形状,剥离非常困难。所幸,两次手术都取得成功。

院方介绍,经过两个疗程的内科驱汞和手术,奇奇体内血汞含量已降到正常值,抢救治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目前,奇奇体内阴囊部分还残余原来的1%左右汞,“在不影响病情和发育前提下,医院会对奇奇作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同时,院方表示,奇奇已于5月出院。之所以现在才通报诊治过程,是因涉及云南当地警方破案保密工作的需要,不便过早公布相关信息。

案件进展:

一男性嫌疑人被批捕

昨晚,记者了解到,奇奇汞中毒后,昆明市警方高度重视该案,并组织了专门力量,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案侦工作,一名男性犯罪嫌疑人被控制。目前,该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具体案情仍在进一步调查。

“因为直接受害人涉及未成年,按照法律有关规定,案件其他消息不便过多透露。”知情人介绍。

■ 追访

男童已回当地读小学一年级

昨天下午,奇奇的母亲江女士戴着口罩,出现在医院通报会现场。

江女士透露,奇奇今年5月出院后,便回到云南昆明,期间曾先后两次回到北京复诊。目前,奇奇已经在云南当地读小学一年级,“饮食、运动各方面都挺好的,他很喜欢在学校读书”。奇奇的智力没有受到影响。

江女士回忆,今年年初发现孩子身上起脓包,还以为是普通皮肤病。了解病情后,带着孩子四处诊治无果,曾一度绝望,“觉得孩子就像来世上旅行,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现在又可以继续旅行了”。

“院方说孩子的治疗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因为他体内还有水银,接下来还要继续复查治疗,治疗周期时间也不明确。”江女士说。

江女士介绍,今年3月云南昆明警方对奇奇中毒案立案后,还曾经来北京探望奇奇并进行多日调查。对于案件是否侦破,她目前还没有接到警方的最新消息。

责任编辑:梁福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