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气候变化大会加时32小时后闭幕 中美分歧加剧僵局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14 22:51

明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注定举步维艰。12月14日凌晨,经过13天密集磋商和紧张谈判,又加时32小时之后,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闪电”闭幕。由于中美两国出现分歧,谈判陷入僵局,达成的最终决议文本已经是几经弱化的版本,这背后是发达国家令人失望的表现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妥协,但也有难题被推给了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4日表示,利马气候大会达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达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果,中国不十分满意但是可接受。

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2月1日来到秘鲁首都利马,试图达成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这将成为明年巴黎峰会的全球气候协议的主体。原本各方预计中美元首的减排共识能够推动会议取得进展,事实并非如此。人类何时肯真正为解决气候问题携起手来呢?

12月12日上午,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十名环保人士横卧在利马气候大会会场地面上,集体抗议气候谈判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展迟缓。当天,利马气候大会已进入会期最后一日,但关键进展仍未显露。

加时31小时没结果

14日凌晨,久旱的秘鲁利马难得地洒下几滴雨水,然而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在“加时”31小时后,仍未迎来“及时雨”。

13日晚11时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闭幕大会重启。闭幕大会将决定ADP(德班平台)新文本草案的最终命运,并通过本届利马会议的决议。

13日凌晨,ADP联席主席推出了一份修改后的文本草案,但由于未充分照顾非洲国家等国家集团的关切,遭到多方反弹,只能宣布休会至13日上午10点再议。

13日上午,各国均陈述了谈判分歧所在。中国代表团认为,凌晨给出的文本草案较之此前有所改进,但仍然很不平衡,没有充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没有传递加强2020年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等,需要进一步修改。中方呼吁,需要形成一个“利马共识”。

印度也投了反对票。印度代表指出,任何的气候行动都有成本,需要付出代价,而印度本已很穷,需要一个包含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的平衡的解决方案。

分歧难以弥合,该份文本草案无法通过。大会主席比达尔在13日下午与所有国家集团展开磋商,并在当晚的会上再次给出了一份新的ADP文本草案。

有了当天凌晨ADP联席主席只给30分钟审议时间遭来“呛声”的前车之鉴。在对新文本稍作介绍后,晚上11点50分,比达尔表示,立即休会,给各缔约方1个小时的时间研究最新文本。

“我们已经进入加时赛,时间不在我们这边,我敦促各位看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说。

鉴于上一份文本草案遭到较大反弹,比达尔13日晚多次强调,此次给出的文本草案是一份“平衡”的案文,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尽可能体现了各方的关切。

会场外,一群环保人士举着标语,在雨中大声抗议,“不公正的协议,不如不要!”

中方:不十分满意但可以接受

最后一天的谈判持续了四十多个小时。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会后说,最终决议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要求,达到了中国代表团预期的成果,虽然不十分满意,但可以接受。他同时强调,明年谈判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各国既要有决心、雄心,还要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解振华说,在大会主席的主持下,经过各方积极努力,最终达成了相对平衡的结果,基本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190多个国家计划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一份新的全球协议,对2020年以后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规划。

解振华说,利马会议进一步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确保多边谈判于2015年达成协议的强有力信号。

他透露,明年还有很多场谈判。除了所有国家参加的谈判外,还有多场双边、区域、集团的谈判。而且“明年的谈判都是实质性的,会更艰苦”,需要各国展现更大的雄心、信心和决心,展现最大灵活性。

他表示,希望各方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集中精力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等要素展开谈判,尽早就协议案文达成共识,确保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大家都不满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结果。

他同时表示,期待发达国家进一步展现领导力,切实落实公约下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义务,不断提高行动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雄心。

中国代表团指出,尽管发达国家落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进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动力度仍有待提高,但会议还是就加速落实2020年前巴厘路线图成果并提高力度作出了进一步安排,有助于增进各方互信。

利马气候大会外的抗议者装扮成发达国家领导人,讽刺他们没有拿出实际行动。

中美分歧加剧僵局 欧盟欢迎结果

无论如何,本届大会还是取得了三个主要成果:一是重申各国须在明年早些时候制定并提交2020年后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并对其所需的基本信息做出要求;二是在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适应方面的要素被提到更显著位置,国家可自愿将适应纳入自己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三是会议产生了一份巴黎协议草案,作为2015年谈判起草巴黎协议文本的基础。

而据BBC报道,在利马气候变化大会的“加时赛”中,但由于中美两国出现分歧,谈判陷入僵局。

中国认为,相对于发达富裕国家,协议草案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上对贫穷和发展中国家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中国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说:“我们需要一个利马共识,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陷入僵局。”

刘振民说,文本草案“比昨天有所改进,但仍需要进一步修改,仍然很不平衡”。中方认为目前的案文没有充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强调,时间不多了。

本次会议原定于周五(12日)当地时间下午六时结束,但直到周六中午,僵局仍未打破。

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敦促与会的各方接受一个妥协文本,表示如果利马谈判失败,将是一个“重大挫折”,将威胁到明年的巴黎气候峰会,乃至对通过联合国框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为室气体排放国,二者之间的冲突意味着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做出的承诺未能促成新的共识。

奥巴马在上月赴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承诺美国到2025年将比2005年减排26%-28%的温室气体,中国则将气体排放高峰定在“2030年左右”。这是中国第一次为气体排放订立具体日期。

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文本草案对富国在2020年前筹集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的约束力太弱,此外,也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补偿机制也缺乏规定。

欧盟、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则说,他们可以接受一个折中的方案,列出到明年12月巴黎气候峰会前各国应该采取的措施。

欧盟代表团在会后发表声明称,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的成果值得欢迎,这使得各国通往明年在巴黎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又前进了一步。

欧盟预计,在接下来数月内,随着各国将逐步提交减排目标,利马气候行动倡议将要求各国以清晰、透明和可理解的方式描述各自减排目标。欧盟认为,这将有助于各国量化各自的减排目标。

利马气候大会欧盟代表团团长、意大利环境部长加雷蒂(Gian Luca Galletti)表示,本届大会用了许多个昼夜来寻求妥协,尽管这是一场艰苦的谈判,但“利马气候大会的成果为接下来的谈判提供了坚实基础”。

难题留给巴黎

拟议中的巴黎协议,将是2020年后唯一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也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新的核心。利马气候大会从一开始就肩负着为明年巴黎大会“铺路”的重要使命,被看作多边气候谈判的重要节点。

利马大会使各国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的最终决议文本简单明了,5页正文加上一份附件,与前几次大会动辄数十页形成鲜明对比。这对巴黎大会无疑是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一直诉求的资金问题也获得一定进展。在出现新的捐资承诺后,绿色气候基金获得的捐资承诺已超过100亿美元。尽管这个数字距离气候资金在2020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并且如何实现这笔捐助承诺的路线图也不清晰,但它毕竟是一个积极信号。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这笔资金将增进各方信任,而且是减排行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的一笔“首付款”。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到利马督战,依然无补于事。

但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围绕气候谈判主要议题的实质性争议并未得到解决。

首先,最终决议文本一再被弱化。决议中关于巴黎协议的核心议题——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表述比较模糊;在发展中国家诉求最强烈的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的表现依然令人失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张,按2011年德班大会的要求,巴黎协议应包括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多个要素,而发达国家始终侧重减缓,并试图弱化其他要素。

解振华会后直言,希望利马大会决议能在实际执行中真正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包含应对气候变化的各个要素,并希望发达国家真正兑现承诺,履行公约责任,在减排、提供资金技术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力方面做更多工作。

其次,各方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如何体现在巴黎协议中还存在较大争议。在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所坚持的这三项原则继续受到发达国家挑战。一些发达国家企图曲解这些原则的含义,为了推诿自己的历史责任而宣扬无差别责任,试图让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自身能力和发展阶段的责任。

一些气候问题专家认为,如何在即将制定的巴黎协议中与时俱进地反映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是未来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

与之相比,中国在本次大会上的表现受到各方赞誉。从会前开始,中国就一直与77国集团及“基础四国”其他成员保持密切沟通,致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推动南南合作机制。

谈到对明年巴黎大会的预期,解振华说:“巴黎协议能做到让‘大家都不满意但都能接受’,可能就是最好的结果。”

利马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外的示威者

责任编辑:梁福龙
气候变化 气候大会 秘鲁 中美博弈 欧盟 联合国 环境危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巴黎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有“明显进展”,巴以停火又陷僵局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