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2015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01-13 10:14

1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5年中国气候公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平均气温创下新高,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13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雨季、汛期出现新特点。

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升高,引发了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等,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显著的影响。2015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异常偏暖,厄尔尼诺事件继续发展。截至12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累计海温指数已达23.0℃,为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已超过1982/1983年,成为历史上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此外,入冬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雾霾频发,与气象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均有关系。未来仍需关注温室气体的增多,以及厄尔尼诺的发展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雨季出现特殊情况

2015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为10.5℃,较常年偏高0.95℃,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这也是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全国大部气温偏高0.5℃,其中东北北部、西北大部、黄淮东部及内蒙古等地偏高1—2℃。

去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8.8毫米,较常年偏多3%,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分析认为,我国降水在2015年呈现“两多两少”的态势,长江中下游和广西、新疆等地偏多20%到1倍,华南对应的长江、珠江流域偏多10%以上。

此外,中国的雨季去年出现了特殊情况,梅雨季时间较长,降水偏多;而华北雨季短,降水量为13年来次少。华南前汛期开始晚、结束早,造成雨量比常年偏少30%左右;西南雨季开始晚、结束晚,较常年偏少近10%。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总体而言,雨量偏少一半左右。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早,华西南部雨量偏多,北部出现空汛,表现出“南多北空”的特点。

南方暴雨多,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内涝重,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多12%,为近17年来最多。夏季出现南涝北旱,华北、西北东部及辽宁夏秋连旱影响较重;11月江南、华南出现强降雨,秋汛明显;盛夏,新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但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两年出现凉夏;登陆台风偏少,但登陆台风强度强,“彩虹”造成损失重。

巢清尘表示,去年影响中国的气象灾害总体偏轻,主要是干旱和洪涝。除了空间分布不均,2015年我国降水还存在四季不同的特点,冬、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接近常年同期,秋季降水偏多明显,普遍南多北少。

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光温水总体匹配较好,仅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等灾害,农作物受到一定影响,总体来讲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2015年,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118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546亿立方米。从全国年降水资源量历年变化及年降水资源丰枯评定指标来看,2015年属于正常年份。

入冬以来北方雾霾频发,气象条件是辅助因子

2015年,全球气候背景及中国气候特点,成了我国中东部秋冬季雾霾频发的外部因子。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2015年共出现了11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年底最后两个月。“气候对大气环境影响非常明显,京津冀地区总体大气环境容量较常年偏低20%以上,为1961年以来最低,特别是北京地区11月至12月静稳天气偏多50%以上,使重污染频发。” 巢清尘说。

大气环境容量指数主要由平均风速、降水日数以及通风量构成。全球变暖会影响南北温度梯度差,从而直接影响风速。巢清尘说:“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的平均风速、降水日数特别是小雨日、通风量,都呈整体减少趋势。因此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的大气环境容量在减少。”

据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周兵介绍,大气污染物排放在京津冀地区起主要作用,气象条件只是辅助,是外部因素。静稳天气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明显等不利气象条件加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此外,雾霾频发与气候因素也有关系。“厄尔尼诺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用异常明显,对中高纬大气环流形成间接影响,尤其是盘踞在北极川附近的冷空气下不来,让中高纬度表现出平直的东西向环流,使我国冷空气活动较弱。冷空气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差异产生的梯度造成的风向变化,对雾霾有显著驱散效果。”周兵分析道。

温室气体持续攀升,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2015年11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4年WMO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1期)》。公报称,2014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突破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点。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温室气体。

“冰箱、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会释放氯氟碳化物,破坏臭氧层,而国家已经禁止使用这些物质,所以观测到其浓度的下降。但是替代物,比如氢氟碳化物等目前仍在使用,所以浓度上升。”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杨认为。

据介绍,2014年我国大气中部分卤代温室气体如氯氟碳化物等的浓度已开始下降,而六氟化硫和一些氢氯氟碳化物、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浓度呈快速上升趋势。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温室气体业务室负责人方双喜认为:“随着人为活动排放,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会不断升高,这将成为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指出,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过去十年辐射强迫增加值约83%和过去五年辐射强迫增加值约82%均是由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所引起。2014年大气二氧化碳达到工业革命前水平的143%,这主要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造成的排放、毁林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等。

温室气体持续攀升,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周兵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是重要事实。“中国气温的升高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厄尔尼诺引起的。2016年,我们需密切关注未来超强厄尔尼诺对我国和全球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什么连续几年都说是有史以来最热一年?

全球气候变暖的事情已不是新鲜事,有网友提问称,为什么每一年都是有史以来最热一年?2012年是近50年来最热的一年 ,2013年是近8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2014年是19世纪以来最热的一年,然后好不容易到了2015,又说2015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最炎热的一年,难道温度永远都在持续上升吗?!

去年此时,世界主要气象机构也纷纷发布2014年气候报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国气象局、日本气象厅和世界气象组织都认为2014年将是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出现在1998年之后。

以上是日本气象厅发布的2014年与2015年世界平均气温偏差趋势图

2015年11月25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表面温度将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年份,这一最热温度有可能达到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超过工业化前时期温度1摄氏度的标线;并对2011年至2015年间的气候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强厄尔尼诺现象和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因。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Michel Jarraud)表示,如果要将全球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我们现在已使大气的温度上升的幅度超过一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忧虑。况且,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当中就会在那里停留很久的时间——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因此对时间的可控性不在我们这一边。

而世界气象组织在此时发表这一报告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2015年11月30日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供参考并发出警告,进而敦促各国在此次会议上达成一份强有力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协议。

当然,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在“加时”1天后——会议议程13天,终于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巴黎时间12月12日,在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长、巴黎气候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在大会上落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了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这个协定中最关键的内容是,缔约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到2100年,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并且在2050年到2100年之间实现人类活动排放与自然吸收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在考虑到海洋和森林有能力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下,本世纪下半叶让地球的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零。

这个目标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的全球气温上升将不得再超过1摄氏度。

根据目前主要气象机构发布的2015年气候报告看来,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日本气象厅公布的世界年平均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对比图

(观察者网综合《人民日报》、联合国新闻网、日本气象厅、中国日报网等消息)

责任编辑:朱敏洁
气候变暖 升温 厄尔尼诺 气象局 雾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