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过去8年,中国60%湖水更干净了
来源:科技日报等
2017-06-15 14:10
距离我国引入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已经过去了近20年时间,人们为治理污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我们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效呢?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据科技日报6月13日援引该杂志子刊《地球科学》6月12日于在线发表的一篇报告,在过去的2006年至2014年间,60%的中国湖泊的水质量发生了好转。
《自然·地球科学》网站截图
美国学者杰西卡·科曼的评论截图(来源:《自然·地球科学》网站)
《自然》称60%湖泊水质好转 良好污水基础设施是前提
这一由天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挪威奥斯陆水研究所共同发布的报告指出,在2006年至2014年间,该研究团队对862个湖泊的水质数据进行了跟踪分析,其中60%湖泊的磷含量发生了下降,磷含量中位浓度从80微克/升降至51微克/升,大致降到了可导致富营养化的浓度阈值。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杰西卡·科曼表示,此次《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发表的分析表明,中国在保护湖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富营养化现象主要由水中的磷酸盐等物质导致,因此磷含量的下降标志着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减少,也是判断湖水整体质量好转的重要指标之一。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物,也是工业生产的常见污染物。过量的磷酸盐等物质进入湖泊、河口等缓流水体时,就会引起藻类及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
报告指出,可能得益于清洁工业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中国西部,东部和中部的湖泊磷含量有所下降。但是,东北地区的湖泊磷含量有所增加,这可能与人为破坏森林和土壤侵蚀有关。此外,水产养殖和畜牧业可能也是导致水体磷含量上升的污染源之一。
有机污水处理器(资料图)
该团队作者之一,挪威奥斯陆水研究所的林岩(音)表示,建设良好的卫生和污水基础设施是阻止磷污染的最佳途径,这一报告为发展中国家寻求治理水质污染的途径提供了指导。
此外,林岩还表示,当湖泊水体中的磷含量降低时,磷仍会在土壤中积累,这些磷可以持续多年流入湖泊。因此,在斯堪的纳维亚和美国等地,尽管防污行动已经得到实施,但是湖水中的磷含量依旧在增加。那是因为污染物中的磷积累在土壤中,可以持续多年流入湖泊,但这并不能证明反污染措施的无效性。
该报告由天津大学的童银栋、挪威奥斯陆水研究所的林岩等人组成的国际团队合作撰写。
“水十条”发布逾两年 取得成效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通常所说的“水十条”,要求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工业水、再生水及海水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发展环保产业。“水十条”要求,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政府去年发布的“水十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I-III类水质断面占67.8%(目标为66.5%),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占8.6%(目标为9.2%),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中,93.4%地表水型水源水质达标,84.6%地下水型水源水质达标。“水十条”的年度目标总体上完成,全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保持基本稳定。
利用生物方式治理水库富营养化(资料图)
我国20年污水治理之路 仍任重道远
我国引入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99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首次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随后,1995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针对部分流域严重污染的问题,从2007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了“流域限批”。
2000年以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水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如《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等等。在这一阶段,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数量显著增加,专业化、细化程度不断提高。
此外,我国水污染防治财政制度、供水价格形成机制、水污染排污权交易等制度也不断形成和完善。但是,我国七大水系仍存在污染状况,水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