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14年拿到6000万?上海“最牛钉子户”回应:一分没多拿

来源:杭州交通918等

2017-09-13 19:04

据杭州交通918微信公众号9月13日报道,9月7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的沪亭北路上僵持了14年的徐先生一家开始打包搬迁。

眼看着老宅周边从乡村小道变成柏油大马路,附近的老领居一户户搬走,一辆辆急速行驶的汽车从自家门前飞驰而过,徐家人的这14年过得并“不舒服”。

徐家人告诉记者,在这里僵持了14年,终于可以解脱了。街道里的领导经常来谈心,确实感动了他们。现在他们无所谓赔偿款是多还是少,只要一家人身心健康,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

根据协议,老张全家将于9月15日前全部搬空,交出钥匙。9月18日凌晨,这栋伫立在马路中央的“碉堡”将在一天之内被拆除。

当年,老张家为何要当“钉子户”?

如今,他们提出的动迁要求得到满足了吗?

十多年来,他们住在马路中央的日子好过吗?

带着外界关注的一连串问题,记者上门采访了老张一家。

马路中央三层小楼,租户最多时有10多家

沿着沪亭北路往北行驶,老远就看到马路中央的一栋三层农家小楼,旁边还簇拥着一圈“裙房”,四车道到了这里一拐,变成两车道。

十多年前,随着大批房地产项目入驻,再加上价钱相对市区便宜不少,位于郊区的九亭镇吸引了大量人口。人和车越来越多,马路就显得越来越窄了,路面也破损不堪,下雨后积水能达十多厘米深。九亭当地人把沪亭北路称作是一条被“拖拉机轧出来的马路”。

据媒体报道,沪亭北路拓宽工程在2008年10月前有了方案,但由于动迁工程浩大,完工日期一推再推。“滞留户”从最初的10多户慢慢减少为4户,2009年7月份仅剩2户,一直到2011年1月仅剩下1户不肯搬迁。

最后的这一户便是徐先生一家。他们因为家庭人口众多,诉求多而与动迁部门僵持不下,始终没有达成动迁协议。协商拆迁没结果,最终沪亭北路的拓宽工程只能绕过徐家的房子完成了通车。

“说我拿到6000万元,其实没有”

陆辉是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动迁办主任,而老张家则是他一年来密集“攻关”的对象。当天,我们跟着陆辉,从路边小门进入了张家,只见里面虽然不太宽敞,倒也干净整齐,打好的包裹都用花被单盖着放在墙边。

听到陆辉的声音,走出来一位戴着眼镜的爷叔,看起来清瘦精干,这就是69岁的张新国。把我们引到楼上餐桌前坐下,老张的爱人徐阿姨还特地给每人倒了一杯茶,十分客气。

“最近,听说我家终于签约了,外界有各种谣言,亲戚朋友纷纷打电话来询问,今天上午还有3位陌生人上门来打听。有的人传,我家拿到了6000万元,有的说,我家拿到了4000万元、3000万元。”

“我解释几句,又有人反过来说——看吧,他家摒了十来年,最后一分钱也没多拿,你说傻不傻……”

老张十分健谈,一见记者就倒起了苦水,“说实话,到最后,我们确实没有多拿到房子和钱”。

2011年曾签动迁协议,最终拿到4套房

其实,这栋三层楼的宅基地持证人,并不是老张,而是他的岳父——87的徐老伯。这栋房子里,一共住了7口人,老丈人徐老伯、张新国夫妇、老张儿子一家三口和老张已经成家的女儿,四代同堂。

老张回忆说,第一次收到通知说房子要被拆迁,是在2003年9月,那时可以分到宅基地建小洋房。

过去14年,他家不同意动迁,主要是因为自家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份宅基地证明未获得认可,无法按照两个宅基地获得动迁补偿。到了2011年3月,自己也曾签了一份协议同意动迁,但后来又因为家里人口太多、内部利益无法摆平而不了了之。

今年8月21日,老张家终于签约同意动迁,所获得的补偿也并没有超出九亭地区动迁安置政策范畴。

最终,他家拿到了大中小三套动迁房,以及按照多子女政策享有的一套给老张已婚女儿的安置房,总共4套房子

而老张最初的诉求——“动迁按两个宅基地算,安置6套房子”,并未获得政府部门支持。

“不签协议没关系、关键是你们保重好身体”

既然已经当了14年的“钉子户”,最初的利益诉求最终也并未获得支持,那老张一家如今为何突然同意动迁了呢?

“这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在今年初,我们就发现,老张一家人在言谈之中出现了松动,他们主动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希望要么货币安置、要么就近安置……这就说明,动迁有戏了。”为此,街道的班子成员几次三番上门走访,与老张一家面对面沟通,研究解决方案。

而十多年的“滞留”,也让老张一家心理渐渐发生了改变,“其实,我们也想早点动迁的,并不想影响交通,更不想侵害公共利益”。而且,经过十多年的心理博弈,他们也看出来,政府部门应该不太可能支持他们家“按照两个宅基地动迁安置”的诉求了。此时,沟通与信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街道干部一次次上门,连党工委书记也亲自到我家来了,让我们很不好意思。”张新国说,街道动迁办主任陆辉和副主任徐民强更成了自家常客,每次临走还握手安慰“不签协议没关系、关键是你们保重好身体”,让自己很感动。

强制征收会白白少2套房子,得不偿失

今年8月19日,陆辉、徐民强又与老张夫妇进行了最关键一次沟通,双方谈了两个半小时。

他们坦白真诚地告诉老张夫妇:

你的面前有两条路,一个是协议征收,另一个是依法征收,依法征收的程序虽然走得比较慢,但已经启动了,一旦强制征收,将严格按照1:1的面积补偿,到时候,你家就不能再享受九亭地区“1:1.25”的动迁安置面积补偿政策,也无法享受多子女动迁安置政策,就会白白少了2套房子,得不偿失。而且,万一走到那一步,你们全家人的心态都会很糟糕!更何况,待在这个马路“碉堡”里,你心里真的开心吗……

两天后,松江区规土局牵头区委政法委、法制办、九里亭街道办事处和九亭镇人民政府邀请滞留户一家四口,召开了关于沪亭北路滞留户动迁安置的专题会议。会上,老张一家对安置面积、补偿价格终于达成了认可,表示同意动迁。会议结束后,街道动迁办会同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公司上门,与87岁的徐老伯正式签约,当天终止了依法征收的程序。

实际上,针对老张家的其他部分诉求,街道动迁办也争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解决。

比如,老张家提出,房屋征收后,87岁的老人没有房子住,想申请先支取自家的部分补偿款用来购买一套商品房,街道动迁办经过积极争取之后,帮其成功申请支取了70万元

另外,考虑到周三搬家时老张家只有一位87岁老人、两位近70岁的老人,陆辉还特地安排了四位志愿者上门帮助其搬家。说起这些,老张对记者说:“政府部门为我们考虑了不少,我们心里也是十分感激的。”

“住马路中央的日子不好过”

记者坐在老张家二楼采访,有一些大卡车经过时,不仅噪音很大,还能立刻感觉到脚下地板和桌子在震动。

“到了夜里,往来的大卡车更多,轰隆隆的声音和震动更明显。三年前,我丈母娘就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张新国坦言,住在马路中央的日子当然不好过,除了灰尘、噪音、安全隐患,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他坦言,十多年来,这一段马路发生了好几起大大小小的车祸,自己也于心不忍、坐立不安,“好在,后来政府部门在外围建起了防护栏”。也因此,他几年前开始主动给政府部门写信,希望早点动迁,“把这个碉堡给炸了”,也同时希望自己的诉求能得到满足。但二者不可能两全。

记者在采访时,87岁的徐老伯两次从房间里走出来,饶有兴趣地与记者交谈。记者问老人:“要搬家了,是不是有点舍不得?”他女儿徐阿姨马上接过话:“有什么舍不得的?早就想搬了。”

因为商品房的空间有限,所以,老张家的大多家什并不能带过去,只能舍弃。“喏,这两台大彩电买来1万多块呢,现在只能50元卖给收废品的。空调、八仙桌、其他家具都带不走……”老张说,最近,不少亲戚朋友过来,一方面打听他家的真实补偿情况,另一方面也顺便搬走些有用的家具等。

老张送给记者的一盆太阳花。

临走,老张还特地来到二楼阳台上,送了一盆自己种的太阳花给记者,“这么多花草肯定带不走,只能送给朋友咯”。

(杭州交通91.8综合整理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网络等)

责任编辑:陈雅莉
拆迁 钉子户 最牛钉子户 上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