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5%的书年销售不到 10 本,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
来源:好奇心日报
2018-01-08 18:27
本文转载自好奇心日报。
日前,为了推广图书信息系统,图书咨询机构“开卷”发布了一份滞销书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从 2014 年 1 月到 2017 年 10 月,综合中国大陆实体店、网店及零售三个渠道数据,年销售数量小于 10 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 45.19% ;年销售数量小于 5 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 34.5%。
本文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
开卷称这份报告为国内首个滞销书报告,但关于图书滞销的数据和情况都并不新鲜。这种状况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经公开过一组数据,对比 2012 年和 2016 年的全国图书出版总定价和年末库存规模可以发现,2012 年的图书滞销比例和 2016 年的图书滞销比例,前者为 71.14%,后者为 72.30%,两者几乎相当。
2003 年,新闻出版总署修订《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赋予民营发行企业总发行权,相当于为民营出版公司正名。民营出版从无到有,可以和出版社合作出版图书。2005 年,民营出版机构首次获准进入北京图书订货会。
2007 年,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这样描述那两年的出版状况:“两年前,大约有 18 万种新书上市,但这一二年则每年有 24 万种新书上市,这个上升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2009 年,在教辅和大众阅读畅销图书市场,民营出版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 50%至 90%。
但也是在那个时候,“图书市场与读者需求有差距,滞销书多畅销书少”就屡屡被提起。 2008 年初,中国大陆 570 多家出版社的图书库存总量已超过 500 亿元,超过了全国图书市场一年的交易额。
曾被称为超级畅销书策划人的金丽红在当时针对这一现象是这样解释的:作为出版业,目前基本上属于传统行业。正因为其“传统”,所以还有些余威,它之所以有时体现出火爆的一面,是因为每年都还有一些畅销书,因此使得这个市场显得比较活跃,去年和今年的畅销书确实创造了整个出版业的销售纪录。但它不能反映出版业的整体情况,归根结底,“我们的出版单位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这其实也是延续至今的问题。
豆瓣用户“试客出版观察”发布的一段文字描述了这种低市场化背后从业者的心态。“在很多出版组织里(泛指大部分出版社),基本都是按照造货码洋或者发货码洋算奖金。在很多人心中,算账是财务的事。退货是发行的事。亏损是出版社(出版公司)的事。”这种状况和金丽红在 10 年前描述的问题一样:出版社还是事业单位,不屑于谈市场。这样一种思路延续到现在,实际上给图书出版市场化进程带来很大障碍。因此使得投放市场的书无人问津,而作为出版社,其实必须研究你的书如何能卖出去。
这种心态和状况造成了一些显见的问题。1950 年至 2007 年底,《红楼梦》原著共有 230 多个版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都有超过 200 个版本。1970 年,少儿出版社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到 2008 年市场上出现了近 600 个不同的版本。类似的还有《福尔摩斯》系列、“奶酪系列”、“妈妈手账”……数不胜数。
需要市场的出版单位在琢磨市场,但不需要市场的大部分出版单位在这种低市场化的环境里安之若素。从 2012 年到 2016 年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来看,即使加入 2012 年到 2016 年图书平均定价的升高因素(2012 年图书平均定价为 52.33 元,2016 年图书平均定价为 68.6 元),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是有非常明显的升高的。这个指标正好是滞销书数据报告所反映的所谓“图书市场萧条”的反例。
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可以对比。从 2017 年,各国在全球图书总销量中的占比来看,中国虽然位居第二,占全球图书总销量 10%,但这个比例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 30% 的占比。和德国 9% 的占比也十分接近。
而在这组数据背后,中国的人口规模是 13.8271 亿人,美国则有 3.231 亿人口。而德国则只有 8267 万人口。
当然,中国图书出版持续的问题不仅仅由出版业造成。
阅读者对图书阅读的视野和兴趣也与之相关,可以随便翻看 2017 年出现在每月畅销书排行榜上的书,会发现它们和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榜单还有很大程度的重叠。这背后牵连出的问题会更繁杂。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整个行业能够以市场为主导,更积极地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图书零售市场的总规模其实还可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