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敏回忆奥运“让球”:再委屈也不会对祖国倒戈相向

来源:凤凰体育等

2014-09-29 18:23

焦志敏是谁?她是当年中国女乒的“一姐”,也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著名“让球”事件的牺牲者,在“让球”事件后黯然退役远嫁韩国。仁川亚运会期间(9月28日),焦志敏在韩国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当年让球事件始末,更大方承认自己也曾是让球的受益者。她坦言,自己虽有委屈,但绝没有想过代表韩国参赛,“不管你怎么样疼痛,祖国还是自己的母亲。”而在嫁给韩国著名乒乓球选手安宰亨前,焦志敏也曾辗转反侧:“我这样算叛国么?”

焦志敏亮相风姿绰约亮相仁川

1988年汉城奥运会,焦志敏(左)和陈静在女双比赛中

以下综合了凤凰体育、腾讯体育两篇专访,以便读者对焦志敏“让球”与远嫁韩国事件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本届仁川亚运会乒乓球比赛在水原体育馆举行,1988年这里曾是奥运会的比赛场馆,汉城奥运会的会徽仍被放在醒目的位置。身披黑色置装,灰色呢子长裤,画着精致妆容的焦志敏安静坐在球场里看着中国女乒的比赛,你丝毫看不出她已经51岁。

距离比赛还有一个小时,她已经和先生出现在看台上。这是仁川亚运会乒乓球第一个比赛日,焦志敏和先生早早驱车从首尔赶了过来。“还是割舍不下对乒乓球的爱。”她此行从国内飞回韩国,观看乒乓球比赛是主要原因。

二十六年之前,首尔还叫汉城。这里是她的福地。当年,她贵为中国女乒的一姐,自己的定位是“领军人物”。之前的两年,她先后在这里将亚运会和亚洲杯的女单冠军收入囊中。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第一次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女单金牌是她的“猎物”。

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半决赛,她与队友李慧芬遭遇。之后举行的另一场半决赛在陈静和捷克斯洛伐克选手赫拉霍娃之间展开。教练组无法预判陈静与赫拉霍娃之间的胜负,而焦志敏曾输给过赫拉霍娃,他们做出了决定——焦志敏让球给队友。

“委屈是百分之百的,这个冠军理所当然是我拿。领导跟我谈,这个冠军我不能拿。当要我让的时候,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很多的委屈,很多的不公。”焦志敏如此回忆往事。

输掉了半决赛后,她与赫拉霍娃相遇在三四名决赛。此时,她去意已决,“这场球我谈不上认真,因为已经做出决定了。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运动场上留下身影,带着痛,也要把它坚持下来。我必须得赢,如果不赢的话,证明让我让球是对的。赢下来之后,我的眼泪没止住,一直不停地哭。”

最终,汉城奥运会领奖台上同时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焦志敏与两名中国队友一起站上了领奖台,陈静站在最高的位置上。焦志敏说,她努力在演戏,不想让韩国观众看到她的痛苦。与安宰亨的恋情让她在韩国成为了大明星。“领奖的时候,我的眼里含着眼泪,努力不让它掉下来。领完奖之后,我哭得一塌糊涂。那个瞬间,我决定不再打球了。”焦志敏说。

这是8年国手生涯里焦志敏第5次让球给队友。据说那次比赛后,焦志敏流了多少眼泪,恩师张燮林(观察者网注:前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就抽了多少根烟。

就在心底最疼痛的地方

时过境迁,她仍将这段往事称为“心底里的疼痛,隐隐作痛”。因为仁川亚运会的缘故,历届在韩国举行的大赛镜头在中韩两国电视台中反复播放。“每当看到这些镜头,还是会触动我内心的痛,还是会想起很多。”焦志敏说。

历史是残酷不近人情的,它只记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冠军名叫陈静。焦志敏坦言,二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心结渐渐解开了,但每当大赛来临的时候,还是会有别样的情愫触动心底的琴弦。

“现在大家都说1988年奥运冠军是陈静。听到这个,我心里面很不舒服,不是滋味。这个奥运冠军应该是焦志敏?为什么会是这样?”

上世纪80年代,“让球”是中国乒乓球队存在的特定产物。“虽然我觉得很委屈,但也能理解。当时,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但对手包括北韩(朝鲜)、南韩(韩国)和日本都很强大,国家会有特定的安排。并不是我一个人在让球,从老前辈邱钟惠,到曹燕华等等前辈都让过。我不是说焦志敏就不能遵守国家的制度或决定,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当这一刻来到的时候,运动员都觉得委屈,特别是我面临的是奥运会,历史性的时刻。”焦志敏说。

汉城奥运会之后,她选择了“负气”退役。“这种委屈让我不想再打球了,完全放下了。当时就决定,退役之后练摸都不摸乒乓球拍,也不会涉足乒乓球这个领域,什么教练之类的都不会考虑。”从此后,焦志敏挂拍而去。

不过,焦志敏也曾是“让球”的受益者。据她自己回忆,在86年汉城亚运会女单半决赛中,当时队里让何智丽让球给自己,只因在此前的团体赛中何智丽丢掉了2分,队伍担心如果何智丽进入决赛,金牌并不保险,而焦志敏最终夺得了那届亚运会女单冠军。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的命运通常显得那么渺小。焦志敏承认,当年打外战别说输球,就算比赛中输掉一局都有可能主力位置不保。在那个“国球”鼎盛的时代,哪怕有0.01%输球的可能,队员都会马上被换下。焦志敏说虽然当时难过到决定退役,但她心中从未有过对决策者的恨意。“就像父母有时做错了事情,但你能真的恨父母么? 我做不到。”

相比焦志敏,另一位让球事件的主角何智丽则显得激进。在广岛亚运代表日本获得女单冠军后,已经改名为“小山智丽”的她言辞激烈,自此成为“全民公敌”。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当焦志敏在26岁的年纪选择退役时,韩国人不是没有动过劝其代表韩国队出战。焦志敏认为自己向来听话,虽有委屈,却并未倒戈相向。“没有,绝对没有想过代表韩国参赛。韩国方面几次跟我谈,都希望我打。如果不想参加单打,可以跟玄晶和一起打双打。一般想赢我们也没那么容易。我还是不能接受,一方面是心里面还留有疼痛,另一方面不管你怎么样疼痛,祖国还是自己的母亲。”焦志敏表示自己内心从未动摇过。

她劝韩国方面不要再跟她谈了,她接受不了穿着有韩国国旗的衣服参赛,回头打中国更是不可能的。她没有走何智丽曾经选择的道路,“性格是一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每个人对家庭的理解不一样,对祖国的理解不一样。”

让球事件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渐渐绝迹了。焦志敏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我是生不逢时,跟现在不一样。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我们仍然打得那么好,冠军依然那么多,为他们生在这个时代感到庆幸。”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焦志敏失去了奥运金牌,却收获了美满的家庭。“我现在有了很好的家庭,有一个优秀的儿子。这可能比我拿奥运冠军还让我觉得幸福,还让我觉得值得。”焦志敏说。

就像化石中的鸟重新展开翅膀

她与安宰亨的异国恋情在当时轰动中韩两国。退役之后,好好经营自己的爱情和家庭,是她在那场风暴中唯一的避风港。虽然儿子都到了谈恋爱的季节,回忆起自己当年轰轰烈烈的爱情,焦志敏仍然如数家珍,就像化石中的鸟重新展开翅膀。

两人1984年相识,中国运动员相对闭塞的环境为这对乒乓球伉俪的相恋创造了条件。“那个时候,我们在训练局只有周六半天的休息时间,出去买个果丹皮、瓜子之类的零食,接触的范围也就我们这个圈子,让我到外面找个不认识的人,再去了解,怕被骗。”焦志敏说。

等汉城奥运会结束后,焦志敏决定退役了,但是否会嫁给安宰亨仍是个未知数。“我想出去跟安宰亨相处一段时间。当时,我们没有一起处过,只是在比赛中接触。如果直接结婚,太冒险了,完全就是赌博。”

当时,中韩两国尚未正式建交。焦志敏甚至害怕被对方骗到韩国去,“当时没有建交,到了韩国对我不好的话,谁能保护我。”焦志敏始终微笑着,调侃说这一切现在听起来像笑话。

焦志敏和老公观看仁川亚运会

在那个年代,球队规定世界冠军在退役3年后不得出国,而88年汉城奥运结束后,当时26岁的焦志敏仍在运动生涯的巅峰,在这样的情况下,焦志敏出国和男友相会本是绝没有放行的可能。

为此,焦志敏找到当时乒羽中心主任徐寅生。“这些年我这么听话,该让的球我都让了,能不能就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一次?我保证不会出国替别人打球。”看着眼含热泪的焦志敏,徐寅生也心软了。就这样,国家队同意放行,焦志敏坐上了前往瑞典的航班,随后安宰亨也与她在瑞典汇合。

对于与安宰亨一起回到韩国生活,焦志敏仍心存顾虑。“我这样算叛国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焦志敏。她特意给张燮林打了个长途电话,告诉恩师自己准备嫁人的决定。“你现在已经不是国家队的队员了,自己想了就嫁,不用想这么多。”张燮林的话坚定了焦志敏的决心。8年国手生涯,她终于为自己做出了最重要的决定。

此时,安宰亨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个韩国的媒体都在关注他什么时候能把焦志敏娶过来。他不辱使命,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韩国民众的重托。

他们在瑞典登记结婚。如果用“潮”一点的词汇形容,他们的婚礼算得上“世纪婚礼”。韩国政府出面帮忙举办婚礼,各大企业财团鼎力相助。“我们的房子是赞助的,家具,甚至锅碗瓢盆都是赞助的。中韩虽未建交,但全部手续一路绿灯。我们在瑞典注册之后,乘坐大韩航空飞机回来,一路都在欢庆。机场有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总统以及总理的夫人,记者,与乒乓球相关的人士都在现场。”回味幸福时刻,焦志敏滔滔不绝。

因为太多的韩国民众想观摩婚礼,他们后来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的婚礼。当天的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他们结婚的新闻排在第一位,而时任总统卢泰愚出访只能排在第二位。

她曾经担心的韩国男人大男子主义问题并不存在。采访之前,安宰亨专程为夫人及记者购买了咖啡。他用熟练而标准的中文问好,在采访开始前悄然离开。“我的判断非常正确,他被我欺负得够呛。”焦志敏拿丈夫打趣。

焦志敏的儿子安秉勋现在是韩国高尔夫希望之星

如今,她的丈夫是“贤内助”,陪伴儿子全世界各地飞,征战高尔夫球赛。谈到丈夫和孩子时,焦志敏脸上满是笑容。从笑容里望过去,捕捉不到让球事件留下的一丝阴影。

综合腾讯体育记者王怡薇,凤凰体育记者张宾、刘璐莎报道

责任编辑:大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