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武磊,国足的积分还是0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12 14:35
11日晚,国足先赢后平,世预赛出线希望渺茫。
即便武磊再次进球,并以11球的出色成绩占据射手榜第二,但依然无法改变中国队逐渐淡出前三竞争的事实。
目前12强赛程过半,日本队因本轮同组两场平局“渔翁得利”,在战胜越南后拉近了与沙特和澳大利亚的距离。
接下来的比赛,前3显然不会轻易放过从国足身上取分的机会,未来的比赛难度可想而知。
换人是否是分水岭?
相比于国足的出线形势,昨夜今晨,主帅李铁换人所引发的热度更高。将洛国富和徐新换下,是否真的是这场比赛的分水岭?
本场比赛的前30分钟,中国队战术的针对性还是比较清晰的。
通过武磊、洛国富、张玉宁、阿兰四个攻击点的频繁连线,始终对单后腰迎战的阿曼保持冲击。同时,防守型后腰徐新的出场,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队长吴曦,让中国对的进攻更有延续性。
张玉宁继续展现了不错的支点作用,这也让他身边三名善于穿插的球员有了更多单对单、走空档的机会。
比赛第19分钟,武磊找到洛国富,后者直塞跑位机敏的阿兰,打穿对手后防。这次配合,为中国队获得了后来得分的角球。
领先之后面对阿曼队的反扑,中国队前10分钟的处理做得不错,尤其是洛国富在攻防两端的积极表现,既让对手的边路进攻有所忌惮,也能在关键时刻完成解围、抢断。
不过上半场尾声阶段,由于中国队退守太深,阿曼队几乎掌控了比赛,颜骏凌成为了最忙碌的人,高接抵挡力保城门不失。
这种情况在下半场有所好转,渐渐习惯对手的猛攻后,中国队防守阵型趋于稳定。在出球上也并不盲目,只是在被对手高压逼抢时有些急躁。
比赛第66分钟,李铁用吴兴涵、蒿俊闵换下洛国富、徐新。
在李铁看来,两个换人没有问题,“60多分钟的时候,洛国富活动能力有所下降,在边路的防守有些对不上位置,当时对手急于扳平比分,在两侧创造了很多机会。所以换上吴兴涵,在边路增加活力和加强防守,而蒿俊闵的出场能加强对中场的控制。”
但赛后的社交媒体上,众说纷纭,主要争议有两点:
一是洛国富下场时的不甘。
从他的反应和场上表现来看,一定希望再踢一段时间。
为了加强边路的回防深度,换上体力出色的吴兴涵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快换下洛国富,从阿曼扳平比分这个结果反推,有待商榷。
66分钟的上场时间里,洛国富显然是中国队在阿曼禁区腹地最有震慑力的球员,他也是能够为球队带来热血和激情的球员。
洛国富抢二分之一求被对手踩踏
在领先一球并不是很保险的情况下换下洛国富,让球队缺少了杀死比赛,或是在被追平后的一把攻坚武器。
即便最后用艾克森替下阿兰,但此时的中国队的锋线缺少了穿针引线的角色,很难再有所突破。
另一点,是在领先时换下徐新。
其实这个换人,可能才是真正的关键点。本场比赛,徐新的任务就是防守,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吴曦。
徐新下场之后,蒿俊闵的确展现了稳定的拿球能力,但对手高压之下,局面还是控不下来。
这直接导致对手的中场得到解放,阿曼队得分的角球,就是替补10号球员在中场无人紧逼的情况下完成高质量远射造成。
事实上,在丢球之前,中国队的节奏确实不错,在进攻端还创造了几次威胁。如果此时蒿俊闵替换的是张玉宁或是武磊,中国队的中场控制力是否会强一些?
球场上没有如果,一次疏忽,一次对对手战术的应对不急,就可能导致局面变化。
回想之前的比赛,无论是和沙特还是和越南,中国队始终是“只能踢一段时间好球”,临场调整能力的不成熟显而易见。
比如3:2战胜越南的比赛,我们同样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一度失去对比赛的控制,险些翻车。
对于细节的把控,对于关键球员的使用,对于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上,中国队还有很多需要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比赛结束之后,有媒体拿出了一个让人心酸又值得深思的数据,如果不是武磊,那场比赛拿不下来。如果不是武磊,国足目前的积分还是0。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