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权:早知道日本通过新安保法,韩国就不会这样做了吧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20 07:42

孙大权

孙大权作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籍博士生

7月5日,日本明治时期的工业革命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名录。该信息作为紧急新闻立刻为日本各个媒体广播到日本各地,而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表示喜悦。

图为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端岛(观察者网注:はしま,读作Hashima,是日本长崎县长崎市附属的岛屿,被通称为“军舰岛”,即ぐんかんじま,读作Gunkan-jima)

该遗址的申遗过程当中,最大的绊脚石来自于韩国。这是因为,日本政府所主张的“跨越日本本国,成为整个亚洲工业革命始发点”的23个申遗点中,有7处厂矿建立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军队强征的朝鲜劳工血泪之上,因此韩国政府不断公开地反对该遗址申遗。根据韩方的调查,强征到该7处厂矿的朝鲜劳工人数逾5万7千名,其中大批劳工在一天12小时以上的强制劳务环境下,死于皮鞭与饥饿。因此,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说,“(明治工业革命遗址的申遗)违反世界遗产的保护拥有人类普遍价值遗产的基本精神”,积极表示反对。从日本的立场来看,只有克服韩国的反对,才能让该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

部分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曾在日本侵略扩张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韩日两国之间对立关系的转折点就是在6月22日举行的韩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活动。随着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互访,双方在首尔与东京举行了纪念活动,再加上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四年来首次访日,韩日对立局面也逐渐缓和了。韩日这种“蜜月”使韩国对明治工业革命遗址申遗问题态度软化。韩国收回原先对于该7处厂矿申遗问题的绝对反对立场,如果日本将“朝鲜半岛等地大量劳工,违反本人意志(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在恶劣环境中,被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这一句子加入申遗文本的注释,韩国将同意该遗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可以说是,韩日双方让步的结果:韩方放弃原来所主张的将“强制劳役(forced labor)”这一措辞加入“本文”的立场而改为“注释”。日方也改变全面否认强制劳动的态度,而部分承认了该劳动的强制性。韩日彼此都作出些让步后,双方才找到了妥协点。

韩国的态度如此变化是合理考虑的结果。首先,在外交的层面来讲,许多韩国人认为,韩日关系江河日下,2012年后前三年连一次首脑会谈也没举行,已长期处于僵局;反之,与韩日关系相反,中日两国虽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对峙,但若需合作,两国能寻找方法妥协。尤其是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4月22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中进行会晤,而且表示中日关系改变的意志,韩国内许多专家主张,坚持对日强硬政策可能导致韩国在东亚地区外交上的孤立。意识到危机情况对于韩国的对日态度变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韩国同意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可被看成,韩国放弃原先的对日强硬外交,而采取“历史问题上表示韩国的立场,但同时打开合作的道路”这种双轨战略的结果。

另外,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MERS初期应对失败后,朴槿惠政权饱受批评,所有国内舆论与媒体也都聚焦在国内。韩国政府在巨大压力之下,必感到要将舆论的注意力转到国外问题,而韩日关系的改变可看成该手段之一。还有,从朴槿惠总统个人来讲,由于2015年是1965年韩日邦交正常化的50周年,这是她父亲朴正熙前总统的成就之一,因此她个人可能希望获得相应的成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工业革命遗址:钢铁、造船与煤矿

然而,韩国同意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的最重要理由在于,从历史的观点看,若日本遗址在上述条件下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这是日本首次正式承认二战时期强征朝鲜人的事实,因而韩国判断这必定具有历史上的巨大意义。即,通过同意该遗址的申遗,韩国可以在两国外交史上留下日本首次正式承认强征朝鲜人的先例。韩国政府相信,该先例将来有可能成为改变日本历史误区的契机,进而奠定韩日关系克服历史问题走向未来的基础。

可问题在于,韩国的这些判断依据一个假定:韩日谈判时日本的态度是诚恳的。换句话说,韩国相信,将“违反本人意志(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或者“被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这些措辞加入申遗文本,对日本也清楚地意味着承认朝鲜人员劳役的强制性。也就是说,韩国对日本有了起码的信任:因为韩方让一步,日方也必定做出让步,进而认为日本至少在历史的面前良知未泯。

然而,这些韩国对日本的信任于7月5日一夕崩溃。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日本明治遗址列入世遗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立即对日本媒体道,注释上的“forced to work”这一内容并非意味着强征劳动的意思,而且日方承认的“强迫劳动”与韩方要求表明的“强征劳动”性质不同。申遗成功当天,日本政府将英文版申遗文本翻译成日文的过程中,并未将“forced to work”译成“被强制劳动”,而是译成“以致劳动”(働かされた)。由于日文中的“働かされた”只是“劳动”的被动态,不能充分表现“forced”一词内涵的强制性,所以日本的翻译可被看成故意模糊了其含义,而否认了曾经强征劳工的历史。明治工业革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当天,韩日双方好不容易达成的协议墨汁未干,日本就开始玩“文字游戏”。

对日本的这些“文字游戏”,韩国外交部声明,英文版是正本,正本上的“违反本人意志(brought against their will)”或者“被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的内容要遵从英文字面上解释。即,“forced to work”并无译成“以致劳动”(働かされた)的余地。实际上,“forced to work”这措辞是联合国国际法院(ICJ)或国际劳工组织(ILO)在指称强制劳动时常用的,意义非常明确。例如,ILO将强制劳动者定义为“an individual forced to work against his or her will(违反本人意志被强制劳动的人员)”。纽伦堡法院或联合国国际法院等各种国际司法组织的判决书,也常常使用“forced to work”这一措辞来阐述强制劳动。以整个亚洲工业革命的始发点自居的日本不知道该事实是无法置信的,更何况是日本的外相。

2015年既是韩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二战结束70周年。日本不仅将建立在五千多名朝鲜劳工血泪上的遗址入遗,而且试图粉饰背后的恶行。实际上,鉴于该遗址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韩国在此次外交战上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在于,韩国信任日本良知未泯,而该信任现在已告瓦解。想必日本会在未来韩日关系上付出沉重的代价。

最近,东北亚还有件比日本申遗更重要的事件——日本新安保法案闯关。中韩都对安倍政府予以了警告。韩国外长强调,韩国永远不会允许在韩政府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日本任何可能威胁到朝鲜半岛和韩国家利益的军事行动,会密切关注有关日本安保法的进一步动态。笔者甚至猜想,如果新安保法案在一两个月之前获得通过,韩国或许会在日本申遗问题上维持更为强硬的立场。

与申遗文本比起来,法律恐怕是更大的文字“游戏场”。什么叫“日本生存受到威胁”,什么叫“国民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有从根本上被颠覆的危险”,如何定义这个“根本上”?

当然,从现在的地区态势看,要说日本敢于对韩国甚至中国动武,似乎是过虑了。但如果日本在类似申遗这样的软性场合中,玩“文字游戏”上了瘾,是否增加了它在其他事务上冒进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中国朋友了解日本申遗的“花招”。

另一方面,诚如观察者网专栏作者Chivn所言,在防务方面的“文字游戏”可能使日本自己落入更危险的境地。这或许是日本国内反对声浪一波又一波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日本 日本右翼 韩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