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一:麦卡锡失利,中国能松一口气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1-05 08:29

孙太一

孙太一作者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太一】

新年伊始,美国的新一届国会也开始运转。不过,本该庆祝在中期选举中翻盘夺回多数的众议院共和党却在全球瞩目下狼狈不堪。

原本踌躇满志的麦卡锡估计自己也没想到,一上来就输掉了第一轮竞争议长之位的投票——这样的情况已经100年没有发生过了。

而早前19位反对麦卡锡的议员不仅没有在第二轮让步,还在第三轮统一行动以归票,并额外获得了先前投票给麦卡锡的弗罗里达州议员唐纳德兹的加入。

为了巩固唐纳德兹的这第20票,在第四轮到第六轮的投票中,所有20票反对票都被归到了唐纳德兹身上,且原来投票给麦卡锡的另一位议员斯巴茨也放弃了对麦卡锡的支持,只投了“在场”。

可以说,麦卡锡这次是被自己人给坑了。共和党这番内斗,元气损伤有多大?“百年一遇的政治僵局”又会对美国政治产生何种影响?

共和党内斗,麦卡锡挠头(图自美联社)

共和党右翼的崛起

其实2015年时,众议院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前议长约翰·博纳在右翼茶党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当时麦卡锡就想当议长,但右翼根本不接纳他。最终,只有保罗·瑞恩能够同时获得两翼支持,从而成为妥协选项,当上了议长。麦卡锡也因为这段历史认为自己曾经做出过牺牲和让步,如今应该轮到自己了。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共和党有近60票优势的超级多数,而今天,麦卡锡最多只能失去4名共和党议员的支持。当时的茶党议员虽然人数也不少,但还没多到今天这样足以左右议长选举和议程推进的情况。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今的状况与麦卡锡的所作所为不无关系。

特朗普时期,麦卡锡为了讨好各方,对极右翼政客包庇纵容。在“国会山暴乱”发生之后,虽然因为一时受到惊吓而对暴乱者发表批评演说,但没多久麦卡锡就又跑到海湖庄园与特朗普及其背后的民粹势力打成一片,盘算着糊弄过去以在未来选举时获得他们的支持。

但事实是,麦卡锡及共和党领导层终于在今日自食其果了。20名反对麦卡锡的共和党议员中,有12位不承认2020年总统大选的结果,这群2020投票结果的抵赖者当前正在通过投票形式破坏共和党的团结和麦卡锡的仕途。而且,反对共和党建制派的势力正在变得更具斗争性,变得更团结一致。

麦卡锡的议长之位,更多是被自己作没的。图为2021年1月国会骚乱后,麦卡锡和特朗普在海湖庄园的合影

杜瓦杰定律与美国的“多派系”时代

政治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那么多定律,而“杜瓦杰定律”则是为数不多的定律之一。简而言之,就是法国政治科学家杜瓦杰认为,简单多数、单一席位选区的选举制度会产生两党制,比例代表、多席位选区则有利于产生多党制、小党派。

套用“杜瓦杰定律”,美国的简单多数、单一席位选区选举制度应该会更容易产生两党,因为小党没有生存的空间。哪怕出现小党,理论上也应该向立场与他们接近的党派靠拢,以实现多数,获取真正的政治力量。

之所以最近100年美国国会都能顺利让多数党一党领导、且众议院议长的选举一轮就决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杜瓦杰定律”所维持的两党体系以及政党本身的强大。美国的选举制度天生就不利于极端党派取得代表席位,除非他们所代表的群体在地理上极为集中。

但最近十几年的最新状况是,极端派在选举中可以捆绑党派上位,而一旦当选之后,则可以聚拢小派系自立山头。这样的状况虽然之前就有,但此次因为共和党的多数优势微弱,小山头的政治力量便被放大了。也就是说,选举时是两党,执政时却进入了“多派系”状态。

多种可能展望

当前美众议院已陷入僵局,因为议长无法被选出,各委员会的工作无法开展,国会的职员们甚至连自己的电脑都无法登入,因为议员们在议长被选出之前尚未正式宣誓就职,他们的团队自然也无法开始正常工作。这使得整个众议院仍然处于无序的瘫痪状态。

麦卡锡派自然希望这样的僵局能早早结束,通过威逼利诱,让共和党能围绕在他的周围。不过,麦卡锡之所以不愿意答应所有20人的诉求,一来是因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具体的诉求,他们就是无论如何也不投麦卡锡;另外有一部分人有具体的未来党内初选如何进行或众议院如何运作的规则诉求,比如只需要一位议员提出挑战就可以启动罢免议长的机制;剩下的一部分人有委员会的重要职位诉求或具体政策诉求。

因此,不断进行多轮投票并不一定能让麦卡锡最终胜出。麦卡锡可以不断推动投票的前提是他可以逐渐让一些议员回心转意。但如果反对麦卡锡的阵营越来越壮大,那么可能会引起极为复杂而混乱的博弈过程。

随着麦卡锡的胜出希望逐渐渺茫,共和党建制派可能会考虑说服麦卡锡(至少是暂时)退出竞争,尝试提名其他包袱更少的非极右翼议员,也就是当年的“保罗·瑞恩”折衷方案。

但一来当前这样的人选并不一定存在,二来共和党本身的党派优势过于微弱,折衷妥协的过程可能会失去太多的票,从而无法让被提名人获得足够多的支持。

可能性更小、但并不能被排除的是,共和党建制派尝试与民主党跨党合作,一方面可以以分享权力为筹码,另一方面让共和党右翼感到压力和紧迫感,毕竟如果他们再不支持自己同党派人选,就会一无所有,部分委员会的重要位置可能会被民主党拿走。民主党可能因此获得一些规则或政策上的保证,共和党建制派同样可以以右翼的紧迫感反过来压缩民主党方面的诉求,让民主党无法狮子大开口。

当然,民主党当前并没有要与共和党建制派接触、认真讨论妥协方案的意思——他们甚至极为团结地在每一轮都毫无例外地把票投给了少数派领袖杰弗里斯(有一位来自弗吉尼亚的民主党议员在11月当选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当然,杰弗里斯获得的选票,其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如果以上皆不可行,那么众议院恐将陷入持续僵局,美国国会的一些重要职能将在这期间瘫痪。1855-1856年,当时的国会就经历了133轮投票,在两个月后才选出了议长。

但对于目前的共和党来说,过去几年毫无疑问的核心是特朗普,而最近特朗普因为丑闻缠身、尤其是中期选举中他支持的候选人遭受重创,他已不再具有统一全党的号召力。事实上,特朗普在前三轮投票后就发文呼吁让右翼能回心转意支持麦卡锡——反对麦卡锡的20人里有17位在选举时是特朗普背书的。此次麦卡锡落选后,特朗普又发文呼吁众议院共和党人应团结起来支持麦卡锡。

但当前特朗普完全没有办法左右这些人的决定,他自身实力急剧下降的同时,又没有新的众望所归的核心崛起,使得僵局持续并非小概率事件。

特朗普发文呼吁共和党支持麦卡锡

反华豪言落空

麦卡锡无法顺利当选议长,对中国而言并非坏事。

熟悉麦卡锡的读者都知道他的立场,一直是美国国会里面的“反华急先锋”,曾在选举前就放狠话,声称一旦当选绝不会允许拜登政府对中国袖手旁观,将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对待中国。

但选举的失利,让麦卡锡的反华豪言有可能落空。

一方面,他去台湾的计划恐怕因此必须得延迟。本来麦卡锡在12月时就曾考虑是不是在当选议长之前就去,非“议长”的身份可能不会引起北京方面在佩洛西去台湾时那样激烈的反应。而12月因为国会事务实在太过于繁琐,麦卡锡打消了念头。

原本如果麦卡锡顺利当选,他甚至最早可能在1月中旬的众议院假期中考虑去台湾,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其原有的目标,还能让拜登及民主党触霉头,破坏布林肯访华,以牟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可是现在他无法顺利当选议长,这事就只能先放一放了。

另一方面,麦卡锡早就宣布要启动的“中国特别委员会”,也因议长未能选出而无法落地,暂时搁置一系列对华强硬的调查与措施。

值得指出的是,就在众议院进行第四轮和第五轮投票的同时,美国各大电视台都进行了分屏报道,屏幕一边是众议院共和党的内斗,另一边是拜登联手麦康奈尔及其他两党政要在麦康奈尔所代表的肯塔基州宣传基建法案的落地。

连接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的大桥年久失修,经历了几届政府都没能获得所需经费,而拜登政府则为这座大桥的修缮升级获得了20亿美元的资金。

拜登的意图并不一定是要恶心麦卡锡,但我们可以看到老练的麦康奈尔恐怕早就料到了这一天。在刚刚过去的中期选举中,麦康奈尔宁可降低共和党成为多数的概率,也要釜底抽薪取消对极右翼共和党候选人的资金支持,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人即使当选也都不是可以为他所用的“自己人”。

麦康奈尔的抉择和众议院的状况都告诉我们,美国已经进入多派系时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