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里夫金新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漂亮的大饼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09 09:31

陶立烽

陶立烽作者

如果熟悉杰里米·里夫金的读者,肯定还知道他的另外一些著作,比如2012年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零边际成本社会》是他的最新作品。中文版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里夫金就提出了零边际成本的理念,尤其是他提出能源互联网的观点,备受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重视。如今,法国、德国、西班牙等电力公司的改革可以说就是按照里夫金的思路来进行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曾引起汪洋与李克强的注意。时任广东省书记的汪洋曾说一定要做些什么事儿来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还在该书上专门批了字,祝贺这本书所阐释的良好道理,希望中国也能沿着这条路发展。

2013年9月2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南海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会长、杰里米·里夫金。(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年,在里夫金和汪洋见面的时候,汪洋就提出要建设能源互联网。于是随后里夫金见到很多中国发改委、全国人大、大型能源企业的负责人,包括国家电网,他们也都表示对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非常支持。国家电网拨出820亿人民币,决定未来四年在中国大量普及智能电表,在中国创造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让中国的能源以互联网的方式重新构架。

《零边际成本社会》可以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延续。书中除了提到能源互联网,还提到了通信联网和交通互联网。在里夫金看来,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每个要素都与其余要素互动,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如果没有通信,我们就无法管理经济活动;没有能源,我们就不能生成信息或传输动力;没有物流和运输,我们就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经济活动。总之,这三种操作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学家所说的通用技术平台。

里夫金还提到,前两次工业革命正是由于通信交通方面的技术革新以及能源结构的变革,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廉价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亿万人的生活水平。

这本书融入了许多新的事物,比如前几年方兴未艾的“慕课”、3D打印技术等等。它也不是一本针对专业读者的学术性著作,可读性也比较强。现就该书中几点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该书的标题很吸引我。作为伪经济学迷,我看到这么一个标题,就忍不住去翻一翻。零边际成本这个概念当然离不开西方经济学老生常谈的基础概念——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零边际成本就是指达到某一产量后,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为零。这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之后企业可以进行无限制的生产,从而压低平均成本,使得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但是,这只是从理论上讲。现实中貌似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零边际成本”。而且,里夫金在书中也一再强调,他说的零边际成本只是“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里夫金还讲了一句话,只有终极技术诞生,将生产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新产品的生产成本接近于零。“终极”、“理论上”、“最高点”、“接近”等等这些字眼都表明,里夫金所描绘的并不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而是他认为应该奋斗的方向。所以里夫金也是个标题党,零边际成本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一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不过,里夫金说的“零边际成本”在现实中还是存在一些影子。比如德国现在也正不断地迈向新能源,不断地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分布式发电等,从而降低他们的边际成本。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太阳是不会给你发账单的,只要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永久使用,不需要维修更新,那么它所生产的能源就是零边际成本。

书中还提到了近几年方兴未艾的“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与我们所熟悉的“哈佛公开课”、“耶鲁公开课”等貌似差不多。但是后者更多是一种自我消遣型学习方式,你可看可不看,没人强制你。而慕课不是这样,慕课虽然也是网络课堂,但他有规定的上课时间,有规定的名额,有学籍的注册,有作业的布置,有小组的讨论群,有成绩的考核,等等。它与我们线下的课程管理模式类似,只不过是打破了地域限制。慕课也是一种趋近于零边际成本的生产方式。因为增加一个远程学习的学生很少会增加原有的总成本。所以,慕课的学费,从理论上讲会比实体学校的低。如果真能做到低学费,而且所获学分能够得到认证,那么再加上网络课程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慕课的前途无可限量。

第二,产消者的概念。产消者,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人。乍一看,如果人人都是产消者,似乎就回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了。实则不然,产消者的前提是有一个共享经济。产消者的出现会打破垄断者在市场中的地位,重构产业形态。

上文中提到的太阳能发电是一例。杰里米·里夫金在该书的序言中举了一个例子,书籍的传统出版方式和电子书的发行。他把书卖给出版商,换得的是预付款和未来的版税收入。在读者拿到这本书之前,书的生产还要经过诸多环节,包括编审、排版、印刷、发行、经销和零售。参与流程的每一方都提高了交易价格,在原价格的基础上加入了足以使其获利的差价。但写书和卖书的边际成本降低到接近于零时会发生什么呢?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作家把自己的作品定价定得很低,甚至绕过出版商、编辑、印刷公司、批发商、经销商和零售商,在互联网上免费发表。在这种情况下,营销和发行图书的成本接近于零。仅有的成本是写书所消耗的时间、购买计算机和接入互联网的支出。电子书创作和发行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零边际成本现象已经破坏了出版业、传媒业和娱乐产业的旧格局,越来越多的信息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提供给数十亿受众。

今天,全球超过1/3的人口通过手机和计算机以相对低廉的成本生成自己的信息,并通过视频、音频、短信以接近零成本的方式在互联网世界分享。同时,零边际成本革命的触角正在延伸到其他商业领域。据估计,全球有将近10万名业余爱好者采用3D打印技术以近乎零边际成本的方式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3D打印技术让复杂生产过程变得简单

第三,共享经济或者协同经济。有这么一个说法,现在的人更加注重的是物的使用权而非占有权。如果真是这样,楼市的刚性需求也不会那么大,因为更多的人会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当然,这里涉及的水比较深,不仅有文化观念的因素,还有法律制度和家庭形态的因素。

共享经济在现实中确实存在。2007年,法国有一个人Gary Cige因为想借钻头借不到,买呢,又太贵,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点子,建立一家租赁服务网络平台Zilok。如果你有闲余的物品,可以将信息放到这个网上,如果你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将信息放在这个网上,这家店就会帮你匹配信息,成功的将需求与供给对接起来。这可能就是比较早的P2P商业模式。这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大大提高。

现就职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Rachel Botsman是就一直在思考协作消费这一命题。她在与别人合著的《我的就是你的》(What’s Mine is Yours)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能实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第四,写经济学的作者一定会涉及资本主义和人性的关系。里夫金的论述看上去一套一套的,不过没啥创意。完全为了自证。他在第四章梳理了中世纪以来的人性假说。首先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哲学家主张。由于个体在智力和能力方面互不相同,因此多样性和不平等性对于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必不可少。如果万物之间是平等的,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拥有异于他人的优势。通过“制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上帝创造了一个责任与义务分层的社会,如果能认真的执行这一法则,那么万物都能蓬勃发展。

然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来了。这种被称为“存在巨链”的“宇宙创造说”遭到新教人士的反对。马丁·路德虽然也认为人的命运生而既定,但是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而不是教会和教皇。加尔文也向新教教徒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有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虽然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无意将信徒世俗化,也无意创建人类经济学,但最终都将改善生活的想法与增加个人财富联系在一起。

然后是洛克与斯密。信仰上帝的思想开始让位于信仰市场,神学的世界观也开始转向了经济学的世界观。在启蒙运动早期,英国哲学家洛克就提出,事物的自然秩序不会再从“存在巨链”中找到,他将体现在个人努力创造财富的自然权利之中。而作为西方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则完全继承了他的思想。私密认为,市场行为是人类真实本性的反应。马克斯·韦伯因此评论道经济学家之替代神学价值代表着“世界的觉醒”。

还有休谟、边沁、穆勒,这些功利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道德的本源是快乐。但达尔文则认为人类的功利主义本性并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现,促使人与人之间加深感情与合作。达尔文举了一个例子,尽管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但当一个人冲进火海,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时,他没有期望能获得报偿。他认为,救助他人的动机来自于人类更深层的冲动,而非快乐。这就是他所谓的“社会本能”。原来合作是这么来的。

斯宾塞则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学中,他把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看作是社会自然进化的反映。同时他提出,只有最复杂并且垂直完备的企业才有可能存活并发展。但里夫金反对斯宾塞等人提出的垂直型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在国际互联网的作用下,经济结构将是分布式的而非集中式的,是合作式的而非自上而下式的。而这将对人类意识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物联网将每件事与每个人项链,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它使我们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作为一个眼神的人类大家庭彼此产生同感和进行社交。

如今,青年人通过虚拟和物理的空间彼此联系,快速地消除了区分你我的思想、文化和商业界限,而这些界限主要由资本主义社会长久以来的私有化财产关系、市场交换和国家边界造成的。

他认为,新一代人很少谈到“左倾”还是右倾,或者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即使年轻人仍然继续利用资本主义,他们也在超越这一市场。他们习惯于在网络化合作共享的范围内开展大部分经济生活,就像在市场下一样,彼此在社会经济中沟通交流。他们新发现的开放性推翻了长久以来按照性别、阶级、种族、民族和性取向来区分的壁垒。随着全球网络将每个人联系起来,同感文明正在迅速横向扩张。

看,一个和谐的地球村就这么呼之欲出了。不过这样轻盈地批判一下资本主义,又弯个道再把“灵巧资本主义”悄悄接回来,许诺一个大同世界的论述方式并不少见,在现实中其实不断碰壁。我只能说看着办吧,该借鉴的借鉴,别把自己和大家伙带沟里去。

以下是原著摘录:

责任编辑:徐书婷
边际成本 全球经济 经济转型 读书笔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