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影:论起拍伟光正主旋律,没人比得上好莱坞

来源:微信公众号“她影”

2016-12-14 07:35

她影

她影作者

影视,戏剧,文化,关注女性话题微信号

2016年最后的两个引进片名额终现庐山真面目。

不得不说,虽然是引进片,但《萨利机长》、《血战钢锯岭》还是非常符合主旋律气质的,和好莱坞的其他妖艳贱货都不一样。

按行话说,这是两部非常美国式伟光正的片子。

两部片子都改编自真人真事,主角都在危难之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两个人也都被美国人民称为“American hero”。

《血战钢锯岭》发生在二战,讲述了一个不愿意开枪杀人的新兵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信仰带来的力量,在战场上穿越生死拯救战友的的故事。

《萨利机长》则发生在和平年代,同样也是挽救生命,但这一次是一个拥有40年飞龄的老机长在飞机双发动机停摆的情况下,选择迫降哈里逊河,挽救了155名乘客。

两个故事看起来都在围绕平凡个体是如何在极端环境下展现出非凡能力开展电影,试图通过表现普通人身上的神性以达到引起观众“崇拜”心理的目的。

但在具体故事的展现方式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血战钢锯岭》采取了人物传记类电影里最常见的欲扬先抑。

先给主角贴上一个贬义的标签,通过剧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负面评价调动观众的兴趣,再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高潮反转人物设定,表现其“伟光正”的一面,通过巨大的反差萌让观众又心疼又感动。

《萨利机长》则反其道而行。

开篇立英雄人设,再不断的试图通过剧中其他人的“质疑”瓦解角色,让观众怀疑起来,层层抽丝剥茧,疑问逐一被击破,英雄形象二次确立,递增式固粉,效果极佳。

可以说,从电影成色上来看,即使抛开伟光正的主角带来的“道德高地”上的心理干预,这两部人物传记片也都算得上是极优秀的剧情长片,年末颁奖礼必然有它俩的席位。

朋友圈里有影评人开玩笑说,《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的出现,最大的意义就是教会中国人应该怎样巧妙地拍摄“手撕鬼子”和“我是一个好人”。

这话说的倒是不假。

和国产伟光正电影普遍剧情简单、逻辑生硬、质量不高的现状相比,好莱坞拍起伟光正实在是太有一套了。

好莱坞编剧们深知,想要一个人可敬、可亲又可爱,那这个人物就必须得有点合适的小“灰点”。

因为,塑造一个真正的“伟光正”人物,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他身上超越人性的神性,而想要表现超越,就必须先树立一个“人性”的“灰点”作为参照物。

《萨利机长》里的机长萨利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萨利拥有长达40年的飞龄,工作时他是完美无缺的英雄机长,但回到家,他就是一个照顾不好老婆孩子、甚至还面临破产的普通中年男人。

尽管汤姆汉克斯的脸帅气迷人,身材也保持的很好,很难让观将他和“中年危机”四个字联系起来,但剧本还是给了他塑造反差萌的可能性。

萨利在电影中和老婆进行的几次通话,都透露着一种尴尬和无力,尽管他刚刚挽救了155个人的生命,被称为奇迹,但他依旧无法解决家庭生活的鸡毛蒜皮。

他可以在208秒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选择,拯救飞机上的陌生人,但09年金融危机下,他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经济问题焦头烂额,甚至拖了9个月多月,都不能解决。

这种现状,是经历过金融危机的美国中产阶级最真实的写照,制造哈里逊奇迹的萨利依旧和每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一样,要面对生活中的无可奈何。

人性层面上的“不可得”与神性层面上的“可得”相互对比之下,观众很快就能get到,萨利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同样拥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而这样的普通人,可以更好的提供观众自我代入的端口,让观众产生共情。

反之,就很难感同身受了。

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很难赢得观众感动和眼泪,而萨利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

对于主创们来说,如果想要在电影中塑造一个接近神的人类,首先要告诉目击者(也就是观众),他是一个人类,他做到了人类无法完成的事,因此他是一个“近神”。

国产伟光正人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物被摒除了人性最基本的“灰点”,当观众去试图理解和崇拜他时,往往会被这种“去人性化”所吓倒。

观众忍不住去想:

“如果我想成为伟光正,是不是就得像他一样,抛弃我的平凡生活,变成一个孤独的人?这太可怕了。”

于是,伟光正人物的各种“高尚行为”在观众眼里都变成了自掘坟墓,观众一边看一边自我代入,要是我,我绝对不这么做,这太傻了。

观众无法对“伟光正”人物的道德高地感同身受,观众只觉得站在山顶上有点冷,毕竟,失去自我生活的恐惧远比“自我满足感”更容易被他人捕捉到。

这样让观众心生畏惧的人物,怎么可能激起观众的同理心去打从心眼里崇拜他,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呢?

其实说到底,这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传记电影”到底应该怎么拍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对“英雄”刻板化要求的影视形式的外化。

我们要求“好人”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好人,他不能有灰点,更别说黑点了,他要为了自己“好人”的一面,付出自己生命的全部,因为“伟光正”的标签才是“好人”的本体。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用一部电影讨论了这个问题。

超级英雄是否具有两面性?

当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时,也会一失手搞死无辜的人类,那救人和过失杀人比,哪个才是超级英雄的“真实面”?

美国队长认为,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正义行事即可,因此当他的好友被诬陷时他没有选择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带着冬兵私奔。

钢铁侠在发现冬兵是自己的杀父仇人时,也完全没有care冬兵当时被洗脑了,直接就上去揍他,还站到了美队的对立面。

从传统国产伟光正的角度上来说,盾铁作为英雄都是不合格的,因为伟光正的人物必须先大家后小家、先他人后自我,刚正不阿,从不破坏规则,凡事都按”宣言“来。

可是,这样的人物有什么意思呢?

不管是《血战钢锯岭》的万分之一的概率式的成功,还是《萨利机长》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后的成功,他们的成功都是“真实可信”、“可感动”、“可感同身受的”。

观众所期待看到的是一群和他们一样普通的人,在危急时刻作出不普通的选择,然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倘若剥夺了这种普通,观众也就无法在角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连找不到影子,还要观众强行感动,那真的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吧。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她影”(ID:herinfilm),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文字有删节。】


责任编辑:钟晓雯
电影 好莱坞 主旋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