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决战中途岛》纯粹地展示了美国电影的雄性意识

来源:观察者网

2019-11-21 07:28

汪海林

汪海林作者

著名编剧 代表作《铜雀台》《楚汉传奇》

最近上映的《决战中途岛》,评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电影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从情报分析、战略部署、正面对抗等角度呈现了美、日中途岛海战的全貌。就故事内容而言,《决战中途岛》是典型的美式主旋律影片。在重现历史之余,它讲好美国的爱国主义故事了吗?就相关问题,我们与知名编剧汪海林老师聊了一下。

《决战中途岛》剧照

【采访/吴立群】

观察者网:从您的观影体验来说,这部电影最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

汪海林:我觉得这个电影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它是一个写牺牲、写男子汉的故事,不拖泥带水,很有阳刚之气。这就是我多次说的,很多美国电影雄性意识很强。这种雄性意识表现在影片的主人公和整个主题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担当感以及英雄主义色彩。这些元素都是好莱坞屡试不爽的,并且也很受观众欢迎。

战争片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影视圈自身曾经也出现了一定的探索和摇摆。比如,《珍珠港》就试着从一个爱情故事入手,结果失败了。现在看来,他们也在反思如何使得一个战争类型的影片更纯粹。就此而言,《决战中途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战争片,它尽可能淡化了感情戏,甚至把《血战钢锯岭》里边的那种感情戏的元素都弱化了。它着重写的是一群男人的故事,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要说这个影片有什么新意吗?像之前诺兰的《敦刻尔克》就有一些叙述和结构上的探索。可是这个片子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或突破,基本上就是一种传统的叙述模式,但是它把敌我双方的情况都清晰展现了出来,整体结构还是不错的。而且随着特效技术的进步,电影对战争场面的一些复原,应该说水平更高了。

不过呢,这一点也让我个人有些许不满足感,我觉得有些战争场面表现偏电子游戏化了。从质感上来讲,我反倒更愿意看原来的《中途岛之战》、《虎!虎!虎!》那样的影片,那种真刀真枪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理念的问题,也是个人喜好不同带来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看电影是要看一种真实的质感,所以在特效过于发达以后,会让人觉得在细节上有些出戏。比如像这部电影里甲板俯冲、枪林弹雨的那些镜头,很紧张刺激,但是就觉得像电子游戏的画面,让我觉得不像是真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珍珠港》剧照

观察者网:您刚才也讲了,这个片子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美国主旋律影片,这可能也影响了烂番茄、iMDb和M站等平台对它的评分。除了缺乏新意之外,评分不高还有什么原因?

汪海林:我觉得是这样,我有一个同学,也是个女编剧。她说,作为一个白人脸盲症来说,她有时候会搞不清楚谁是谁,特别是演员们都穿上制服以后。对于很多观众而言,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扰。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尽管这部电影用了很多力气去刻画人物,但是这些人物如何差别开,我觉得电影在处理上是有一定问题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情节和人物对应不上,中间情感的连接上不自然。尽管编剧、导演已经努力在处理衔接了,但有的时候可能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技术原因使得传达不准确。譬如,在表现人物的情感联系上,前面交代了许多细节,说他们是同学、好友等等,还通过追悼会,来表达这些情感。但是剧中人物很感动,观众好像没有从相关片段中收获太多感动。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戏比较长,它剪掉了很多内容。取舍当中可能出现一些表达上的问题。电影的主人公,其实塑造得挺好,很有力量,电影中写他和家人的故事也很感人。演员的演技也没问题,但可能是因为演员本身的魅力不是那么足,所以让人总觉得这个角色感染力和代入感不太够。打个比方,如果汤姆克鲁斯来演这个角色,效果肯定不一样。

我想这或许也是电影将预算大量放到了特效制作上去以后,演员这一块就产生了一点儿欠缺。不过,这部戏里日本演员的表演很到位,可以说是撑起了剧情。就这一点来说,这部戏在表现反派的时候还是很成功的。它不会去刻意贬低对手,而尽可能地把一个日本职业军人应该有的面貌表现了出来。

但我们仍然可以提出的一点批评在于,影片对于日本军人本身背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批判不够。这也是好莱坞的一个特点——塑造了职业军人的形象,但没有深挖其法西斯形象。影片只是突出了日本的背信弃义,这样不君子的一种行为,美国对他的行为是一种惩罚、报复,或者说是一种合理合法合情的还击。

影片中的日本军人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美军如何受到了损失,如何的没有准备,渲染了一种很无辜的状态。观众即便不懂政治,不懂法西斯,也能看懂这样一段历史。我也看到有一些人批评说它对于政治上的东西表达不够,其实我觉得电影艺术不必过多地去表现政治理念上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形象的演绎,让观众具体感知情节。

我看《建军大业》时就觉得这个片子没处理好这些问题。当时,周恩来带着工人在上海进行暴动,把上海占领了以后,献给了北伐军。蒋介石进来以后,做的第一件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些工人屠杀了。这就很清楚,就跟中途岛事件里背信弃义的情况是一样的。但《建军大业》表现这段故事的时候,没有把这个时间点往前再推一点,把前因后果叙述出来。其实南昌起义与中途岛决战在情感上有相通之处,就是要为死去的兄弟复仇。相较而言,《决战中途岛》在创作上就很清晰,目的是什么?要取得什么效果?都做了交代,整个剧本和教科书一样规范。

刚才也提到了,从视觉上来看,这个影片不错。包括最后炸日本航母那一下,把弹头扔在了日本海军的军旗上,是很棒的一个构思,不过我依然觉得高潮部分在情感的释放上差了一口气。


观察者网:《决战中途岛》的整体风格很硬朗,感觉和我们的《大决战》三部曲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

汪海林:对,它就是上层统帅、中层军官、底层士兵都写到了。我国和前苏联都有一些这样的类型片。我注意到中途岛这个影片题材在美国很长时间拿不到投资,最后是中国的博纳投了钱。这个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就是美国的电影投资界认为这类型的影片已经过时了,叙述战役、叙述军人故事的影片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些年美国也越来越倾向于拍小角度、讲小人物故事的军事片。《血战钢锯岭》就是代表。大家似乎没有很大的把握再拍这种大全景的战争片,因为很难推陈出新,所以投资方在这个方面不是很积极。

《血战钢锯岭》剧照

而中国的投资人认为这种影片至少在中国还是会受欢迎的,因此积极地推动拍摄影片。而且这个影片的前身《中途岛之战》,那个时候叫内部资料片,非常火,大家特别爱看。可能中国的投资人还是受资料片的影响,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情结,觉得这种片子当时想看都看不着,如果再翻拍一版的话肯定会特棒!

实际上我个人比较两部作品来看,《中途岛之战》在叙事上更别致。片子最后写当别人都牺牲了,主角之一的飞行员最后驾飞机回到甲板上的一刻,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结果飞机还是失控导致他牺牲在甲板上。这种情感的高潮就很到位。相比之下,《决战中途岛》好像就差一点味道。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中国投资的问题。在国内的一些影迷看来,尽管电影最后强调了中国民众对于解救美国飞行员的贡献,但影片中对于中国抗日游击队形象的“土味塑造”仍然是对于中国人的“矮化”。也有人在质疑,为什么都有中国的资本介入了,就不能把中国人的形象拍得更好一点呢?您怎么评价影片对于中国人形象的表现呢?

汪海林:没有,我不觉得“矮化”了。因为我们的游击队就是在一种装备很恶劣的情况下战斗的,影片的表现是正面的,也是心存敬意的。

具体这一段效果欠佳的话,有一些客观原因。首先电影这个段落是在夏威夷拍摄的,这也使得它没法复原我们浙江的环境情况。演游击队员的演员基本也是当地的华人,甚至是夏威夷的一些土著,可能形象不太匹配。而且我注意到有几个游击队员戴的是巴拿马草帽,可能是因为剧组在当地没法找到更合适的道具。

据我所知,我们电影学院的赵宁宇老师还专门飞到夏威夷帮助他们拍摄这个段落。在武器装备这部分的表现,赵老师是很专业的。但是硬件上客观的不足带来的问题,肯定也很难回避。

其实电影对这一段历史也给予了富有同情的一笔。剧里借飞行员之口问:“这里没有军事目标,为什么日本人的飞机要进行轰炸?”游击队员说:“炸平民就是他们的目标。”美国人感到非常惊愕。这个片段挺有力量,借此也表达了对法西斯的谴责。我前面也说了,我们整个影片好像是在写职业军人之间的斗争,我认为也正是有中国的投资人和中国的人员参与了以后,赋予了影片更多关于战争正义性的诠释。

杜立特空袭东京后,在中国跳伞遇到了游击队员

观察者网:与《决战中途岛》形成对比的是,近期另一部“反英雄”电影《小丑》在全球范围内都收获到了极高的关注度,这是否意味着大家可能现在对于传统的好莱坞主旋律是有一些厌倦的,反倒是带有瑕疵与反叛意识的奸雄形象更能引发观众的兴趣?

汪海林:“小丑”这个形象来自于诺兰创造的《黑暗骑士》系列。因为诺兰是个艺术家,他身上带有先锋色彩,他的创作使得蝙蝠侠这些爆米花电影变得有思想深度了。其实类似的对于电影理念突破的尝试在好莱坞一直都有。漫威电影没有太多思想性可言,但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所以在最近这段时间,相对来说,这种具有一定探索意味的影片少了,而这个片子恰好在这个时段出现,它就容易引发市场关注,进而获得成功。市场永远不是你跟着跑就能够成功的,它会呈现一种交替性。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投资人也好,电影公司也好,不要去追风,你要观察一下现在市场是什么样类型的片子太多了,在这个情况下,你千万别跟着再拍了,再拍,风险很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历史 战争 二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

德总理率商业天团来华,“没中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