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台湾课纲是内在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8-13 08:42

王睿

王睿作者

台湾时事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

两岸舆论多数认为台湾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纲操作“去中国化”,这样的说法当然没错。而且,这个所谓“去中国化”的工程,在教育上至少进行了二十多年,培养了蔡英文口中一整个世代的“天然独”。问题是:操作“去中国化”的人,其本身却是在“中国化”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一代“台独工作者”,这就不是用“去中国化”能解释得通了。

况且,即使所谓“天然独”世代的选票百分之百都投给了蔡英文,仍然只占蔡英文选票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另外不小的部分,却是接受“中国化”教育成长起来的好几个世代。由此可见,所谓“去中国化”教育,只是台湾政治“台独化”的一小部分原因;甚至是“台独化”政治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去中国化”教育是殖民主义的遗留

学界政坛议论的“台独”,其实是以近现代殖民主义为背景,属于第三世界国家追求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异化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自大陆出走来台串连“台独”的民运人士,均具有欧美政学媒的背景;台湾内部主张对外搞“价值同盟”,以自绝于中国的人士,其使用的话语也是同样一套的西方逻辑。“台独”的理由,不外乎以选举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性文明话语,比如自由、理性、海洋、科技等;与此相对立的,就是保守、落后、内陆、传统等。前者所画的饼,与清末、民初、五四以来,以至80年代当中一部份中国人所向往与追求的脉络,竟何其相似!

从民族救亡,到非我族类,中国人从自惭到自残、到外国“重新做人”的一部至今不绝的当代史,恐怕才是“台独工作者”心中真正的课纲。

当年殖民主义者的套路,是用大炮当真理的前锋;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后,西方人(以及日本人)让中国人相信自己的文明不行、文化不行、文字不行,连种性也不行。许多中国人因而相信自己在全球范围内,是劣等人种;但这并非中国人独有的现象。

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即使在二战后纷纷摆脱殖民宗主国的统治而寻求独立,却在人格上、心灵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再无能力从自身传统汲取资源来独立发展,而成为依附前殖民宗主国的模式来思考与行为的“后殖民现象”。这种现象,让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厌弃自身传统,有机会便想取得“上国”身,中国人也不例外。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习近平以台海和平统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组成部分,就是一套创新于既有模式的思考和行为。这种新时代的模式要求把真理摆在前面,向全球展示中国特色的文字、文化和文明,用中国特色的经济与政治绩效,来体现新时代中国人的振作与担当。孔子学院和一带一路,都是这种“中国模式”的代表。当然,鉴于殖民主义者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特色”的大炮也绝不含糊。

因此,要清算“台独”,大炮是一种方法;但习近平似乎是用一种创造性模式来处理这个殖民主义的遗留。

“台独”既然是一种“上国”思维的产物,要从根本上解决它,就需要把它放回19世纪以来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路径来审视。而历史实践证明,单纯军事上的胜利,还不能完全导正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对日抗战和抗美援朝的胜利,都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是五四知识分子向西方取经、清理中国人种性运动之后,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反帝战争的胜利。无论是国际舆论上,或是地缘政治上,这两场牺牲无数的境内外战争的胜利,都是中国人取得光耀史册的成绩。但是,战后帝国主义的势力仍然横亘台海;香港也因为牵制帝国主义的需要,而被延迟近半世纪才得以回归,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受阻。

在这期间,不但港、台两地持续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洗礼,即使在政治上取得自主权的作为中国主体的大陆,也有许多人比港台更多人在心理上趋附或效仿西方世界。这种自卑、自惭与自残的心理,在大陆至少延续到21世纪初,在港、台则以2014年的“占中”“反中”运动为标记。

他们不是不记得对日抗战和抗美援朝这两场胜利,而是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或不能完全疗愈中国人的心理疾病。当年殖民者用完大炮之后,也还是跟着用一套“真理”来训示的。五四新文化时期,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也用同一套包括废除汉字在内的西方话语来诊治国病。百年过去,国魂何在?

唤醒国魂的百年诊治经验说明: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正道,是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而不是断裂与移植。

两岸分断影响台湾的文史课纲

况且,由于中国现代化不同路径之争的内战遗留,台海两岸分断已近70年,并各自在不同范围内延续着现代化的探索。台湾经过上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扑杀之后,在亲美反共的体制下,走向60年代的全盘西化论,后者几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台湾版重演。随后大陆进入文革年代,依然有着否定传统的五四遗风;文革一结束,接着就是西化潮与出走潮。改革开放四十年,既有西潮东渐的延续,也有对传统文化的开放与改革,而蔚成今日指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台湾方面,自70年代经过保钓运动,以及在国际上失去中国代表权之后,“统独之争”遂起,其“本土化”逐渐往分离主义的、依附在新殖民主义之下的“台独化”发展。90年代“台独化”政治成形,掀起台海危机;而在那整个“帝国主义世纪”的环境下,大陆当局力有不逮。台湾当局则趁势推出“去中国化”教改,中学历史课纲大幅倒向台独化叙述。

随着新世纪变局的战略机遇来临,以及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逻辑和需要,“中国特色”、“中国模式”逐渐展露头角,2004年的首家孔子学院可视为文化先行,2008年的北京奥运则是其标记。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图/新华社)

北京奥运当年外有帝国主义金融风暴,内有汶川震灾,但北京奥运所展现的中国元素为世所瞩目。同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交流开始热络;2012年马英九连任后,台湾当局开始进行中学文史课纲微调,意在从“去中国化”教育稍微反正。2013年台湾当局进行课纲微调期间,以习近平倡议一带一路为中心的中国话语问世,这是中国人由参与现代化转变到主导现代化的标记。然而次年在台湾方面,稍微反正中华文化为主体话语的微调课纲,却遭到“天然独”世代以及“台独工作者”的阻挠,而为德不卒。

2016年5月,蔡英文当局废止上述微调课纲,并着手制定将中国史没入东亚史脉络的新课纲。

中国史没入东亚史脉络,就台湾当局的角度来说,那可能隐喻“大东亚共荣”的精神复辟,或是“南向政策”的次帝国想象;其所谓“转型正义”并不溯及日殖时代,就暴露这种肯定“大东亚共荣”的意思,目的在于消弭或稀释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整个记忆脉络。教科书上对于台籍慰安妇和日籍工程师八田与一的描述方式,可视为殖民主义话语宰制台湾的例证。

蔡英文日语推特(资料图)

2017年,台湾当局为配合中国史没入东亚史脉络的新课纲逻辑,并为反制大陆当局大幅提升中小学生传统诗文教育的份量计,而进一步删减高中国文课的文言文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去中国化”历史教育以来,台湾中小学生的“中国化”教育任务已潜移到语文教师身上,尽管后者未必有这种自觉或自愿。

换句话说,课本上的中国史不见了,中国话还在;一首唐诗或宋词,一篇秦汉或魏晋文章,以至明清小说,通过课堂上中国人的对话,又把中国史说回记忆中。当然,台湾当局也发现这种教学偷渡,或者说漏网,于是才有2017年大幅删减古诗文的天罗地网,删去推荐篇章《台湾通史序》是其中标记。

台湾课纲问题已被拖入“死斗”的局面

只有在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才能理解一群中国人深层次的灵魂折翼,由来已久,也才明白所谓“天然独”,其实是被殖民主义及其代理人削夺中国话语权利的台湾子弟。后者的三观既没继承传统,也没超越西方,言谈中经常把一些熟知的教条或宣传背诵一遍,就好像占据了价值制高点。但这种断裂与移植而产生的认知,往往只是不知道还有别的频道,甚至不知道自己本来的频道罢了。

总而言之,由于自我憎恨的异化和现实政争的需要,台湾当局几度翻改课纲,已将这个问题拖往“死斗”的局面,再论其中是非也不会有什么新意。问题的根本解决,仍然是留待中国文明和中国话语的复兴来一槌定音。

试看早于台湾被割让予殖民主义者的香港,自去年林郑月娥上任特首不久,即宣布初中生将必修中国历史,而且是以香港自身作为中国主体部分的位置来修习。从百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视野来看,这是中国人解放殖民主义桎梏的一部分,香港青少年将因此而具有面对新时代的新气象。相较于此,处在“去中国化”课纲算计下的台湾学子,将背负着殖民主义枷锁何去何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台湾 台独 去中国化 历史 蔡英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