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政明: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间谍威胁论” 美国你累不累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01 10:00

闻政明

闻政明作者

时政观察者

又是“中国间谍”……唉,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中国人恐怕早就不觉得新鲜了。每隔一段时间,美国就要抓几个“中国间谍”,并且炒得沸沸扬扬,给中美关系添点儿堵。

5月16日,美国警方运用“钓鱼执法”手段,对36岁的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进行批捕,随后,相关部门以“经济间谍罪”起诉6名中国公民,指控他们窃取美国敏感的无线电频率滤波技术,帮助“中国的大学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业”。六人总共遭到间谍罪等32项指控,《华盛顿邮报》称,如果指控成立,他们最多可面临50年监禁。

时隔仅一天,又有一名华裔教授遭美国指控泄密。21日,被美国司法部指控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的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出庭受审。美联社解读,一旦所涉罪名成立,郗小星面临至多8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

自美国1996年起启动经济间谍法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以来,中国企业、公民和美籍华人在美国被控经济间谍行为而受到刑事诉讼的案件经常出现。

上世纪末,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因涉嫌向中国泄露美国原子弹机密被捕的事件曾震惊世界。但经反复核证,李文和被证实无辜,美司法部门不得不公开道歉。负责该案审理的联邦法官帕克宣布判决时指责美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令我们整个国家难堪”。该案最终以成为美国司法史上一大闹剧收场。

李文和,生于台湾南投,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学士,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博士。他于1999年被指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窃取了关于美国核武库的机密。2000年,李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诉讼协议:他对一项罪名认罪,政府收回其他58项指控并将其释放。

难堪是难堪了,但美国并没有因此而长记性。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反击的新策略,白宫发布《防控窃取美国商业秘密》白皮书,阐述了美国政府对外国窃取美国商业秘密的认识和对策,其中列举了19个具体案例,16个涉及华人或中国企业,占同期案件总数的85%。

此后,美国开始更咄咄逼人地调查和起诉,自2013年以来的经济间谍诉讼超过一半同中国有联系。那么,年年叫喊抓“中国间谍”,美国抓的都是真正的“中国间谍”吗?

今年3月,曾被美媒热炒的“中国间谍窃取美国大坝信息案”以美方的撤诉而宣告结束。2014年,美国国家气象局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前往中国探亲,与老同学聚会,其中有人在中国水利部供职。陈霞芬返回美国后,在办公室内被6名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被怀疑利用盗取的密码非法获取美国水坝敏感信息,并在与一位中国人士会面问题上撒谎。

陈霞芬,出生中国,后入籍美国,水文专家。被告前,陈霞芬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供职,曾因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美国政府嘉奖。

2014年美国曾对5名中国军人提出刑事控罪,指控他们对美国企业发动网络攻击和从事经济间谍活动。中方在第一时间向美方提出抗议,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所谓起诉。“美方起诉中国军人”也引发国内外媒体纷纷质疑,认为这体现出美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伪善态度。


美国FBI对5名中国军人的“通缉令”

2010年时,美国官员指责“来自中国的间谍正明目张胆地在美国从事情报搜集活动”。中国驻美使馆曾回击说,这些指责是毫无根据和不能接受的,美方应停止这种别有用心的捏造。

2008年3月24日,在无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美国加州圣安纳联邦法院以“图谋向中国出口美国静音潜艇等防卫技术”罪名宣判美籍华人麦大志入狱24年零5个月,并罚款5万美元。麦大志的辩护律师卡耶直呼“荒唐”:“说麦大志当间谍20年,可他们居然没找出一名证人,也没有一片纸来证明麦大志的行为。”

2005年至2007年间,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以涉嫌窃取美国技术为名,逮捕近30名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但最终没有任何人与所谓“中国间谍”有关。

……

凡此种种,美国炒作“中国间谍”可谓不遗余力。

不过,一个令美国人尴尬的事实是,美国是世界上往外输出“间谍”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法新社最新统计,仅中国而言,就有19571个美国间谍 。“棱镜”事件揭秘者、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最去年曝光的一些文件也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中国、德国和韩国派驻情报人员,利用物理手段对这些国家的网络系统实施秘密渗透和破坏活动。

冷战时期,美国对于苏联“间谍案”,从开始侦查,最后宣布案犯落网都是绝对保密。对于其他国家的人员发生此类事件,也都是悄无声息地处理。但是现在对所谓的“中国间谍”就高调很多,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套路”:先通过媒体事先张扬,搞得人心惶惶,好象所有的在美华人甚至中国游客都是来“窃取机密”的;之后,FBI适时宣布抓了一个“据说”、“可能”、“有证据显示”或者“有嫌疑”的“中国间谍”。可是到最后,这些案件都不了了之,很多媒体对此也只是稍微报道一下,美国政府更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索性闭口不谈。

英国《金融时报》20日不无调侃地说道,“如今美国普遍认为自己国家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的公司,另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而浑然不觉的公司,显然经济间谍活动已经触及中美关系的核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进步,国力日益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客观平实的赞许和批评,但也充斥着保守势力和军火商合力鼓吹的“中国威胁论”。

针对中国的“间谍案”频繁出现,暴露出美国社会中排华情绪在不断增长,但根本上源于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出于冷战思维及意识形态上的敌视,也出于美国霸权主义遏制其他强国出现、对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的需要,美国多次引导国际舆论和制造事端,妄图在虚拟空间里围堵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时再看“中国间谍威胁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总而言之,美国对中国的“间谍”指控,政治色彩大于实际法律意义。在所谓的“中国间谍案”中,美国对中国公民和美籍华人的指控要么被撤销,要么大事化小。多数并不是“以事实为依据”,而是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有罪推定的结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红日
间谍 间谍战 中美竞争 中美关系 斯诺登 反间谍斗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轻视中国,短视且不明智”

欧盟向中国靠拢?“没那么简单”

为劝阻特朗普再下黑手,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

墨西哥总统称要替换中国制造,但...

“没有中国技术设备参与,我们已无法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