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麦叶的熏笼精:塔利班要做“酋长”?阿富汗的国名究竟应该怎么翻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8-24 08:27

伍麦叶的熏笼精

伍麦叶的熏笼精作者

文明史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伍麦叶的熏笼精】

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建国了,拟定的国名中有个很特殊的词,中东英语媒体里音译为“Emirate”。中文媒体不由分说非翻译成“酋长国”。

立刻,就有高人发表长文分析,为什么阿塔想要建立的国家不是王国,不是大公国,却是酋长国。于是读者感慨,阿富汗真落后啊。

然而,翻译成酋长国,真的合适吗?

首先,阿拉伯人以及各地穆斯林并不认为,这个词等于酋长国。举个最明确的例子,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阿拉伯语官网上,有关于摩纳哥公国的阿语词条,该词条便是把这个欧洲公国对译为Emirate,全称“Emirate  Monaco”

半岛关于摩纳哥的词条(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该词条中的一行,意为:“国名:Emirate  Monaco”

这一词条最清楚地说明,在阿拉伯人的概念里,Emirate与大公国大体对应。

中文世界会把摩纳哥翻译成酋长国吗?有谁以为法国旁边有个国家的头领是个酋长?

另外,约旦王室地位特殊,统治者称为国王,但现任国王的弟弟——前一阵出事儿的那位——在阿拉伯世界,也被尊称Emir。国王的弟弟不算酋长吧?(参见半岛官网2021年4月10日《纽约时报》编译文章)

所以原生环境中的意思到底是啥?

Emirate是反映了国体的名称,传统的意思是,该国是由Emir统治的国家,或者说,采用Emir统治制。Emir为该国之国主,但不是国王(如约旦和沙特),也不是苏丹(如阿曼),按惯例,基本上都是家族传位的世袭制。

而emir一词是由阿拉伯语里的一个常用词汇amr演化出来。

amr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非常重要,基本意思是“命令、号令、指示”,又引申出“事务、事情”、“东西”等很多意思,使用频率很高,在阿语文章中经常见到。

同时,这个词也有“权力”、“威权”的意思,与其他一些词组合,就变成“掌权者”、“统治者”的指称。

根据阿拉伯语语法的规则,这个词也是动词,意思是:“成为执政者”(《高级阿汉词典》指出也有“当酋长,当头人”之意。);“命令,吩咐”。如,一旦发音成 amara,就是“他下过命令”,如此根据规则变位,表达各种人称“下命令”。

由这个词,衍生出amir(آمر),意思是发号施令者,掌权者,司令。

再延伸出emir,意思也很丰富,包括但不限于:

君王、大公;总督,省督;皇太子,王子,王孙,亲王;领袖,首领,司令官,酋长,大王;名家,巨头;海军上将,舰队司令。(《高级阿汉词典》62页)

海湾国家的国主及其儿孙们都采用emir的尊称,中文没有合适的对应称呼,就采用音译,把各国的当国国主称为“埃米尔”;而埃米尔的儿孙们,则按汉语习惯,呼做王子。

中东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埃米尔?

之所以不厌其烦追溯埃米尔一称的来历,只是想说明,这一国君称号,其词源在于“命令,发令”,和苏丹一样,最初是指一支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它最初是和军事有关。

它和作为部落首领的酋长的概念,并没有必然联系。

中东历史上,分裂割据的时期很多,在那些时期,像中国的五代十国一样,很多“军队司令官”逐渐雄霸一方,变成或大或小的政治实体的国主。这些国主中很多人出身微末,没有其他世袭头衔,乱世中也没有更高一级的统治者赏赐他们正式的称号,也或者,这些霸主并不屑别人给的封号,因此,他们就始终采用自己作为军人领袖的称号,即埃米尔。

如果用汉语的语境来对照,更接近将军、都督、节度使、冠军侯之类的意思。

因为埃米尔们往往是大小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因此这个词也在阿语中引申出王公的意思。

这个称号不用更高一级统治者赏赐或批准,就是军队司令,所以就很灵活,谁都可以用,当然大小部落的酋长也可以用。

因为埃米尔很多,变成了中东历史和文化中很重要的现象,于是意义逐渐扩散,固定为“任何对某个国家、地方、部落拥有统治实权的统治者”的意思。半岛上有一篇文章介绍历史上的文化繁荣,题目就是“那些热爱书法、赞助艺术和知识的埃米尔们”。

并且,这个词也有了类比的意义,诗意的意义。哈里发有个委婉的敬称,就是“信士们的埃米尔”。诗人王子、桂冠诗人,则是“诗人埃米尔”。

埃米尔们统治的国家,则称为emirate,姑且译作埃米尔国。该词也一样发展出诗意性、象征性,诗的王国,阿语里便是“诗的埃米尔国”。半岛阿语官网2007年11月20日的一篇长篇报道,将邵基誉为“诗人的埃米尔”,而题目便是《阿拉伯诗歌的埃米尔国遭受颠覆的危机》。

没人会认为邵基是天下诗人的酋长吧?也不会有人认为诗歌的国度是个酋长国。

英国王室的埃米尔与埃米拉特

由于历史情况不同,埃米尔在中文语境里似乎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在阿拉伯人看来,埃米尔与英文中的prince能够对应。确实,英文中的prince也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概念,很多情况都可以用上这个词。

非常有趣,阿语新闻报道里,西方王室的王子们,就是翻译成埃米尔。

菲利普亲王,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在阿语新闻里,是埃米尔菲利普,埃米尔查尔斯,埃米尔威廉,埃米尔哈里。2021年4月9日,半岛一篇报道中,还把当时刚刚过世的菲利普亲王唤作“不列颠埃米尔”。

戴安娜王妃,则是埃米拉特(Emirat,emir的阴性形式,王妃、公主)戴安娜。此外玛格丽特公主、凯特王妃等,也一律是埃米拉特。不过中东媒体从来不给梅根加上埃米拉特的尊称,介绍成“埃米尔哈里和他的妻子梅根·马克尔”,或者“梅根和埃米尔哈里”。

2013年8月18日半岛官网的一则标题:《关于埃米拉特戴安娜之死的新消息》(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阿语媒体对戴安娜王妃的称呼:(自右向左)埃米拉特戴安娜

荒谬的是,2019年10月14日,半岛官网上了一篇文章《贸易战争埃米尔彼得·纳瓦罗——如何一人独力引导世界?》,对这个中国威胁论鼓吹者深信不疑,津津乐道地介绍他两本哗众取宠的书、他的各种折腾,还赞誉他是“贸易战小王子”!论到西方鼓噪的中美冲突,中东人确实有种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心理。

阿塔设想的是什么国家?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把埃米尔统治的国家翻译成“酋长国”,是不确切的。是在多种词意中,选择了一个对当事国最误解的选项。

不过,阿富汗塔利班目前并没有埃米尔登基,其领军人物或称“司令”,或称“领导”,看起来,也没打算建立世袭君主制国家。

那么为什么要采用那样一种国名呢?

沙特《中东报》2021年8月20日发表了黎巴嫩政治学者、伊斯兰研究教授拉德瓦努·赛义德的文章《塔利班及伊斯兰埃米尔国的宗教性质》,甩锅兼割席,介绍说,第一批阿富汗塔利班少年时多数是在巴基斯坦监管下的经学校读书,因此接受的是印度次大陆发展出的一个保守封闭教派的教义,后来也是巴基斯坦把塔利班操作成型。

《中东报》官网《塔利班及伊斯兰埃米尔国的宗教性质》一文的标题截图(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不过,该文有一句话点出了要害:

至于他们在公共治理上的理念,则仍然抱着哈里发观念的思想,假想自己只是(哈里发制度下的)埃米尔国之一。

在近些年回潮的保守运动、极端运动中,“伊斯兰埃米尔国”成了一个广泛流行的概念,活跃在多个国家,有特定的含义。推行这个概念的人有一个渴望,主张重新恢复历史上的哈里发制,以哈里发为共主,实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统一与和平。如此的想法当然是空中楼阁,但是,各国的信奉者仍然将其作为前提。按照这种理论,既然目前无望实现哈里发治下的大一统,那么,就先在自己的祖国甚或某个他国(如叙利亚)建立政教合一的独立国家,在那一框架下的国家形态,才叫伊斯兰埃米尔国。

伊斯兰埃米尔国的设想,其实还是受到了现代主权国家理论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政教合一,但同时还包括拥有完整主权、经济与军事独立、政治自主自决等渴望。不过它还有另一个暗含的假设,就是该国自认是想象中的哈里发制度下的国家之一,有点儿古代中国的方国、诸侯国的意思,也可能甚至吸收了西方联邦制的因素。

所以,伊斯兰埃米尔国的定名,与所谓阿富汗的历史无关,却是与动荡痛苦的当代史有关。塔利班根本不是因为什么阿富汗历史上部落众多,才采用埃米尔国一称。在马里、突尼斯、黎巴嫩、加沙,都曾有建立伊斯兰埃米尔国的尝试,该定名所代表的思潮,是跨越国界的。

所以,把塔利班提出的国号翻译成“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是不对的,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阿富汗的文明历史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很多国家都更古老,但,帝国主义分子及帝国主义的追随者们为了让美国的侵略行为合理化,极力宣扬阿富汗人民顽固落后。如果真的采用了“酋长国”这一译名,只会加深误解。那个国家的人民几十年来受尽了苦难和屈辱,不该再莫名其妙地多承受一层毫无道理的轻慢。

所以,究竟该怎么确定译名,只怕还需请专家们仔细斟酌,确定合理的方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戴苏越
阿富汗 塔利班 中东文化 伊斯兰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