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麦叶的薰笼精:洋人跪大清?西方影视中扭曲的“中国故事”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0-26 07:31

伍麦叶的熏笼精

伍麦叶的熏笼精作者

文明史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伍麦叶的熏笼精】

1989年版的迷你电视剧集《环游地球八十天》,多年来在中国口碑甚好,但其中涉及中国的情节十分离奇,让我非常震惊,而且更让我奇怪的是,周围的人全都没觉得那段情节有什么可在意的。

我和朋友们提起,朋友们的反应是,不就是段剧情吗?反正西方表现中国永远是荒谬的。

那段剧情的荒谬一直让我困惑,说不清问题在哪里。自从系统性地关注中东新闻并震撼于这其中文明之间的误读和中国被西方精英垄断的媒体面向全世界系统性的误导之后,我益发感到,那段情节不简单。

1989版《环游世界八十天》,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好评:作为电视剧,它投资巨大,因此有很多大场面,海上风暴,骑象跋涉,等等;讲的是男性历险故事,很吸引全世界的男性观众,满足他们的幻想;更何况里面出现了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更是吸引那些非东亚地区的观众。尤其是其中凭空硬加进去的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段落,从收视率角度,实在是妙招儿,各国观众都会觉得新鲜,觉得满足对中国和中国宫廷的好奇,只有东亚观众除外。我相信,那段戏是有助于提高该剧的收视率的。

迷你剧《环游世界八十天》官方海报

但是,我对这部电视剧无比反感,每一个情节都反感。与原著对比,是“点金成铁”的标准案例。

凡尔纳的《环游世界八十天》原著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因为作者非常严谨,以文学的形式准确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欧洲文明的状态——无论从精神,道德,到生活方式,到技术水平,以及,欧洲帝国主义在世界上扩张的具体范围——所以今天来看如同最优秀的文献。更何况,作品中欧洲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甚至帝国主义呈上升态势时的那种气质,很难不让人受到震撼感染。

今天,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年青一代,有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那就是开始遗忘十八、十九、二十那三个世纪,也许还包括更早的世纪,欧洲文明所取得的成就,遗忘这些成就的意义。更有甚者,有意或无意开始蓄意地抹杀欧洲文明在那几个世纪里的伟大成就,重复人类史上无数次的做法,对曾经的文明毁尸灭迹。

而在这一场抹杀当中,中国又被当成了趁手的工具。

如我再以往的文章中提到的,西方为了在21世纪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给中国编造了一套历史,强调中国面对欧洲一直更为强势,从来没比欧洲弱过,没想到,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行为产生了一个副作用——谎言说多了,现在的世界人民开始利用那套伪造的中国史,来抹杀欧洲昨天的伟大。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稀里糊涂地把工业革命的成就抹杀了或者干脆不提了。

这其中的逻辑是:既然中国从来都比欧洲强大,而中国并没有发生同步的工业革命,那么工业革命又有多大意义呢?

更为令人费解的是,1989版《环游世界八十天》所表现出的,诋毁欧洲文明的大业上,是欧美人自己先动的手。而且早早发生在三十年前。

原著作者、大作家凡尔纳像柯南道尔、大仲马等作家一样,拥有那个时代局限性之内的正义感与良知。所以,他的作品如今分析起来也是让人大有兴头的。

小说中法国人男二号是一个“谁都愿意有这么个好朋友”的人——快乐,善良,活变,但非常喜剧化,与英国人男主形成彼此忠诚的主仆关系。作者是一位法国作家,显示当时的法国人多么心胸阔达,并且擅长自嘲。

男主福格和印度贵妇阿乌达夫人的关系更是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他相信,英国人,即西方人,是印度人的救命恩人,西方化的印度人才是文明人,没有西方化的印度人是野蛮人。须注意,小说中,阿乌达是“帕西”人,即祖籍波斯之人,按欧洲的理论,波斯人是雅利安人,“属于当地种族的第一等阶级”,她的一位富商远亲经英国政府封为爵士,同时,她还嫁给一位印度老土王三个月,实际上有印度王妃的身份。她想去香港投奔的,是另一位远亲,他是香港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但却去欧洲定居了。

凡尔纳的高明之处在于,在书中相当严格地根据当时西方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设计男主的旅程,书中有句话非常精彩,“好像有条英国城市带围绕着整个地球”。所以,作者让笔下男主一定是一位英国人,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

由于作者严谨的现实主义精神,男主的环球之旅是贴着中国的边儿过去的,只到了香港,然后在上海的黄埔口岸根本没上岸,直接赶上要乘的船去了横滨。如此的设计,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感受:当时的中国大体上还在西方文明的势力范围之外,与印度和日本的情况都不一样。

我们知道,那不是事实,虽然当时中国的情况与印度不同,与日本也不同,但通商港口也好,海关也好,使馆也好,治外法权也好等等,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已经进入中国内部。——早在1872年,在凡尔纳那个时代的西方知识分子当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判断上就产生了误差。这是非常值得仔细梳理的,说明西方人对中西关系的认知偏差是历史性的。

但不管怎样,该偏差还不是很明显,至少作者比较谨慎,在中国问题上采取的对策,是最低限度的涉及。

而到了1989年版的《环游世界八十天》这段情节却被彻底颠覆了。这部剧里聚集了多位老牌明星,是名副其实的全明星阵容,甚至小角色都请来老戏骨客串,而且投资巨大,显然是花了心血的作品,无论投资方还是创作人员都希望获得成功。

从整部剧的剧情可以看出,整个创作集体很清楚,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能再简单宣扬十九世纪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白人中心主义。于是,他们对一部成功的名著在情节上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试图用当代的新观念令其脱胎换骨。他们要改写,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可办法竟是任意编造历史!

结果就闹出了1989年版《环游世界八十天》(以下简称“八十天”)那个怪物,表面上各种先进思想,反战,反对暴力,宣传种族平等,质疑英国的殖民活动……然而,剧中的全部观念,其实仍然是各种对非西方世界的刻板印象,所谓“东方主义”。因此,在观念上比凡尔纳毫无进步,甚至有倒退,但却让原著精华尽失。

该剧在观念上的反动,也许比凡尔纳还严重,比如剧中居然戏说巴黎公社!把巴黎公社表现成一场闹剧,是法国人爱折腾、不安分的国民性的表现。西方世界内部英语世界刻意贬低法国,对法国人也采取刻板化印象——法兰西人民当年的伟大社会实践,变成了这个民族就是喜欢闹乱子;法国人多情,爱调情,喜欢拿恋爱当美酒,变成了粗野的淫荡。

剧组强行增加的中国戏,也说明,尽管作品宣扬什么反战、反暴力,宣扬种族平等,好像跟着时代,反应了当代最进步的观念,但其实的内胆是何等的封建落后。真的是,封建落后,还是彻底违背历史的落后。

首先,剧中表现的中国平民,仍然是刻板化印象,毫无生气,毫无个性。创作剧组沿袭了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二分法”,即,歧视中国普通人,同时抬高统治阶级。

凡尔纳不管有多少偏见,他至少努力了解当时的世界形势。而1989版的剧组看去似乎对十九世纪历史没有基本知识,所有的情节都是胡编。关于中国,他们胡编道:

男主一行到达中国靠近上海的地方后,一位传教士告诉他们:

“现在有些路已经被封锁了……中国的皇太后现在正在前往上海的路上,因此所有的人都不许旅行,而且皇太后很不喜欢英国人。”

下面咱们就用截图的方式,一起欣赏编剧伪造历史有多大胆,以及多么昏头。

男主和阿乌达、侦探一起坐人力车,前往上海。

1989年版的糟改让人愤怒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原著恰恰是表现,工业革命时代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才让快速环球旅行有可能。那是小说的主题,也是小说始终有价值的原因。但,剧组把原著根本的主题给毁掉了,可能也是一般平庸文化人的毛病,理解不了科学,就知道情怀和诗意。凡尔纳清楚,靠人力车,不可能完成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奇迹,这就是让他能成为大作家,时代作家的地方。但1989年的剧组根本没那个脑子。

忽然遇到中国百姓跪倒一片,叩头在地。给他们三人拉车的三位中国车夫立刻弃车跪倒,不肯继续前行了。

于是,英国绅士,伦敦改革俱乐部的会员,百万富翁,就亲自拉人力车,拉着印度贵妇和伤了脚的英国侦探,前往上海。

立刻被清朝士兵捉拿起来,上了枷板,一路遭到中国小孩追着嘲笑。

怕观众没知识,特意用字幕通知,这是中国的紫禁城。

出现了皇太后和皇帝,按历史,那只能是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

西太后气得运了运气,才说:“气死人了!他们违反了海关规定。带他们上来。”

两个英国人带着枷板,和印度贵妇一起被带入金銮殿,上海的那个。

印度格格一到御前就跪下了,真是滑跪。男主福格先生,原本应该阅尽世面、历尽惊险(原小说暗示他是靠参与殖民活动发了财),看到阿乌达跪下,很意外,仿佛人生第一次见到,很懵懂,很无措,和侦探一样,对目前的处境非常茫然。

她还立刻行叩头礼,并且是连连叩头。——好像印度没有这个礼节吧?印度有把头深深伏低的类似礼节,但和中国的叩头不同。

然后,然后,震撼的时刻到了,

两位英国白人绅士——虽然严格说来,在当时,某些侦探不算绅士——看到印度格格叩头不已,他们两人互相对了一眼。

然后他们两个人同时跪下了。跪下了,跪……

你以为是单腿跪吗?No,no,是双腿跪。对不起我本来想要去掉油滑腔调,保持理论姿态,但,到这儿,我还是守不住了。

我们都太熟悉“马戛尔尼事件”了,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预期中的金銮殿内的情节应该是某种对马戛尔尼所讲述的那个版本的复现——男主傲然说,我们英国人是不对任何人下跪的,就是在我们伟大的女王前也不下跪,我们只面对上帝,但那也不是下跪的姿态,云云。于是发生争执,表现东方的愚昧和专制,中国的观念落后,缺乏人权,自命天朝,盲目自大,等等等等。最后以男主的胜利告终,慈禧在先进的欧洲人面前矬尽脾气。

结果男主不需要要求,自己跪了,主动跪了。

似乎,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觉得,英国绅士见了中国皇帝和皇太后就应该下跪。他们显然都不知道马尔嘎尼的故事,也不知道中国知识界一直在用那一幕来自我拷问。

接下来,出现了特别反应欧洲人思维模式的一幕,也或者,在这方面,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

同治皇帝完全是一副西方绅士的傲慢和高贵派头,走下宝座所在的高台,完全无视两个英国人,伸手扶起印度格格。你别说,这一位同治又精神又漂亮又威权,绝对是中国皇帝与达西先生的合体,如果你不是中国观众,你会很迷这位中国皇帝呀。如果你是女观众,你会做梦,我要能做他的皇后就好了——达西版的中国皇帝,你要不要?你当然要。

然而,接下来,如果你能理解的话,那是触目惊心的一段情节:

同治轻慢地伸手托了托印度格格的下巴,然后松手,仔细打量。接着,流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

这段戏的每个细节,都流露了剧组的无意识。像那个托下巴的动作,前一分钟,同治还是个达西,此刻忽然变得傲慢和轻浮,对女性很不敬。但,实际上,反映的是剧组内心对中国和印度的感受,即,对前者很敬畏,对后者很轻视。

印度格格也坚定地、自信地回视。两人的交视之间,传达了无数信息。

接下来是特别反映欧洲人的种族主义和封建观念的对话,中国人很难理解:

同治:“你和特次家族有亲戚关系吗?”

印度格格坚定地回答“是”,同治便逼问:“什么关系?”印度格格回答:

“我爷爷的姑父是特次家族的。”

此时她的神情依然坚定和坦然。

同治听说,马上回到宝台上,他的身姿和动作都是英气勃勃,像个牛津大学划艇队的队员,一看就是个心思清朗、意志果决、体态矫健、动作迅速有力的青年君主。

同治望向西太后,彼此无言地交流意见,西太后颔首示意,那一刻,她的表情很宽容和温和。于是同治果决地宣旨:

“根据我的母后、皇太后的懿旨,现在你被释放了。”

接下来的镜头是对向谁呢?不是印度格格,是斯蒂尔和波洛,他俩立刻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没事了。

格格也表态:

“谢谢您的宽大,陛下。我的同伴也感谢你。”

然而天朝是那么好说话的吗?当然,不!

同治一句话就把三个人的幻想碎成齑粉:

“不,他们没有你的血统。”

印度格格恳切地呼了一声:“陛下!”想申辩什么,但,刚毅果决、威权赫赫、世界第二强势(他母后是宇宙第一强势)的同治打断:

“我非常遗憾,他们必须被砍头。”

两个英国人闻旨不知所措。

没想到印度格格气势如虹:“那我也一样必须死。”

男主闻言,非常意外。

这时他表现出了男子气概,赶紧说:“对不起,请等等,呃呃,事情应该,应该由我来负责,如果应该有人死的话,请杀了我。”

但格格更有气概:“这位先生是我的监护人,失去他我也不想活。”

西太后向同治点点头,同治转头宣布:“你的监护人可以释放。”坚决地一指侦探:“他必须死。”

侦探吓坏了。

男主赶紧坚持,一切都是他引起的,如果必须有人死,那只应该是他。

同治略一停顿,向格格确认:“他真的是你的监护人?”格格说是。

同治:“真令人头疼。”

然后是片刻焦灼的的等待,三个人十分紧张。

同治再次转向慈禧,两个人无言地交流了一下,然后同治又转向跪着的三个人。

侦探紧张极了。

牛津大学划艇赛手版和达西版同治气宇轩昂地宣布:“饶了你们。平身。”

侦探还不敢相信,用手指指自己:“我也能站起来?我也可以不死了?”确信后发出呃呃声,十分失态。

倒是印度格格十分刚毅和强硬的表情:“谢谢陛下。”微妙的是,说话前,她表情刚毅地,与同治有个会心交流的眼神儿。

三个人站起来,侦探颤巍巍地站不稳。

同治果决地一挥手,示意卫兵们将他们三人释放,然后转头就走。

接下来的镜头,一座标志“东门”的城门打开,男主,印度格格,侦探,坐着人力车,离开了“上海”。两个英国人侥幸借助一位印度高级种姓女性所用的中国贵族的血缘,逃过了一死,男主总算可以继续一八七零年代的八十天环绕地球的冒险。

剧情非常细腻:男主和印度格格坐在同一辆人力车上,格格意态舒畅,轻松地扇着一把中国扇子,直视前方,像是世界的主人一样自在。好像她是个中国公主,带着心爱的男人和异国同伴离开皇廷,离开中国,奔赴远方。男主的姿态更微妙,把面孔朝向她,又没有完全朝向她,但抱起双臂,恢复了英挺的姿态,也恢复了自信。

他曾经救了她,从野蛮当中,而她又救了他,在中华帝国的宫廷上。他们彼此扯平了。也许不止是扯平了,在他心目中,她受到中华帝国的认可,在身份上高于他了。

淘换回一个在中华帝国宫廷上受到认可、拥有地位和荣耀的,雅利安血统的,印度王妃,那位英国绅士的环球冒险可真值。1989年版的剧组,把他们心中最完美的梦想,发散给全世界。

然而,很容易忽略,但必须重视的是,镜头交代得清楚:上海的那座东门,本是关死的,打开之后,仅仅让男主和两位同伴乘坐的两辆人力车出城,然后立刻关死。

1989年,对我个人是个特别的年份,对世界来说怕是也如此。历史开玩笑的是,从那一年以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文化界的大部分人争先恐后接受了西方关于中国、关于中国近代史、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叙事,按照西方人给定的结论与历史过程,讲述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西方无罪论,责任在清政府不守规则,清政府打鸦片战争不是为了禁止毒品,只是为了维护天朝威严,等等。

没想到,在中国文化界给西方跪下之前,抢先一步,西方文化界先给中国跪下了。

然而还不止,如果我们通过全剧综合分析,会发现实际上该剧竟然颠倒了大英帝国与清朝的国情和国势,把英帝国表现得腐朽、低效,而清朝十分强势。

那是值得仔细分析的。

“八十天”的剧组对历史完全无知,但痴狂地迷恋想象中的中华帝国,在他们的这部作品里,竟把一八七零年代的英帝国与清朝的状态干脆利落地调了个个儿。

那种颠倒里,最清楚的一层,是剧组莫名其妙地对古老东方帝国的“向往”。用镜头告诉观众,中华帝国的宫廷那才是宫廷——辉煌,气派,威严,排场大,格局大。

剧中的清朝宫廷


剧中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宫廷

如果你认为,剧组是在谴责东方专制、华而不实,死抱着虚幻的天威,而英国王室更平等,更朴素,更有效,更现代,那你就误会了。因为相关戏里,对英国宫廷是轻嘲的风格。

剧中竟然是慈禧与同治强悍无比,而整个英国精英群体,从女皇,到官员,全都带种暮气,最可怕的是官员们还大多猥琐。甚至在两位女性最高统治者的形象上,都是美化西太后,调侃维多利亚女皇。

剧中的慈禧太后


剧中的维多利亚女皇

该剧对维多利亚女皇及其宫廷,对大英帝国的统治精英,施加露骨的轻嘲,演员们齐心协力,把各自的角色给予精致的漫画化。也许是这些优秀的英国演员自黑起来太熟练了,但效果是让大英帝国的精英集团显得有种朽气,甚至有点颟顸。可是,朽气,颟顸,这是晚清统治集团的状态啊!尽管明明当时正是日不落帝国走上巅峰,但剧中反让惊鸿一现的同治和慈禧威风凛凛,也就是说,精准地把中英两方做了个角色互换。

按剧中的表现,当时的英帝国就是清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那类作品里晚清的状态!

对大英帝国怎么批判都可以,但必须尊重历史。当时的英国,不管有多少问题,那是蒸蒸日上、雄心勃勃、锐意进取的状态啊,是全球最强势的国家!当时英国上层的强悍,傲慢,自信,富有荣誉感,富有责任感,敢冒险,很多人文武双全,等等,也是有名的,那时英国上层人物的强势形象引发全世界的畏惧和仰视。怎么可以表现成统治阶级腐朽没落,官员猥琐无能。

清朝更不是剧中的强势状态啊。

剧中居然又有这样的情节:

男主到了香港之后,进入一家中国人开的旅馆,旅馆前台的中国男子居然歧视他们!看到他们拿出大钞,才转变态度!在1870年代的香港,中国人歧视白人,歧视英国人!还能更离谱么。

结合前面的慈禧同治“金銮殿上提审洋人”的情节,看了这一段剧情的西方观众,会对近代中英关系留下完全错误的印象,也无从知道晚清面对西方列强的狼狈。

这个剧的所有主创人员,从投资方到演员,胡编剧情的时候这么轻松,这么没精神包袱,看起来是真的不了解那一段历史,只是凭着不知道怎么养成的观念就直接上手写情节。

就算瞎编恶搞,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情节。比如编个情节,同治皇帝偷偷出来玩,与男主意外结识,搞些很好笑的情节,然后同治向男主倾诉内心,男主给他灌输点要搞工业化啊之类的道理。但是,不,剧组要过崇拜中国皇帝的瘾,所以对清朝只敢瞎编,却一秒钟没想到恶搞,不敢恶搞。但对英国精英集团,却极尽恶搞之能事。

他们似乎真的迷信当时清朝就那么强硬,那么不可冒犯。他们也不知道从马尔嘎尼开始,自乾隆到同治,英国使节面对清廷的百年抗争,最难理解的是,他们似乎觉得,英国平民见到中国皇帝,就应该下跪,这才符合世界秩序,于是用布鲁斯南和彼得蒂乌斯的随便一跪,把英国人从前的努力一笔勾销。

所以,剧组仅仅表达对幻想中的中华帝国的敬畏吗?非也,剧中又有如此的刻板化表现。那种表现,在我们看是“恶意黑化”,在西方人却是他们心中中国的“真实情况”。

中国观众更难以理解的剧情是,慈禧和同治因为印度格格的血统,饶她与两位英国人一死。为此,该剧特意请一位有华裔混血的新加坡女演员出演印度格格。且不分析帕西(波斯)族的印度贵族怎么能有中国皇室认同的血统,单说这里面反映的欧美特有的血统观、种族观和封建观。

同治仔细打量了阿乌达,马上微微显出惊讶的神色,根据她的相貌,辨认出她的种族可能有中国皇室认可的血统。

不知“八十天”的英文原台词如何,中文配音的台词,在我们中国观众来看,很滑稽,“我爷爷有个姑父”拥有中华帝国认可的血统,那意思显然是指中华帝国的贵族血统。

仅仅是部分的贵族血统,就立刻获得认同,这显然是欧洲的封建观念,中国完全是另外一套逻辑。微妙的是,三个人死里逃生,离开上海时,阿乌达和男主福格的姿态表情都变了,有种睥睨世界的自豪和骄傲,有种仿佛变成了中国人的自信,有种是世界主人、人上人的得意。

——他们经中国皇帝认证过了!

里面的逻辑关系是:印度格格虽然有中华帝国认可的贵族血统,但是以前没有机会获得中华帝国认可,这一次,是正式认可了

福格已和阿乌达暗生情愫,那么,他肯定就是中华帝国的贵族的女婿了,于是,他也有中华帝国贵族的身份了。

这是我们中国人特别不能理解的封建观,即,通过血统和联姻,获得某个贵族家族的身份,进而获得某个王国或帝国的贵族身份。

但是我们看,“八十天”里,西方剧组坚定地认为,拐弯的婚姻关系和血统关系很重要,有本质性的价值。

实际上,英国国王亨利七世上位,就是利用了很复杂的血缘和婚姻关系,他的母亲是英国王室的后代,但家族没有继承权;他的父亲是一位男贵族和国王亨利五世的守寡王后的私生子,是亨利四世的异父同母的弟弟。他凭着这一套血统,当上了英国国王,又同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巩固其合法性。

我一直有一种大胆的想法,从我以前文章中喜欢提及的好莱坞大片《成吉思汗:征服者王子》到这次提到的《环游世界八十天》,这些经典的文艺作品表现出一种对于所谓中国皇室身份、贵族身份的羡慕和崇拜,从中又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渴望”。

美国人约瑟夫·古尔登于一九八一年著成的《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写道:

“杜鲁门表示同意,然后便琢磨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他希望考虑‘台湾重新划归日本’的设想,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状态,并且将其置于麦克阿瑟的控制之下。杜鲁门接着透露了一桩出乎意料的政治事件。他说,大约一个月前,他收到蒋介石的一封密信,蒋在信中提出要‘置身事外,如果这样做有所助益的话’——也就是说蒋要辞职,让另一位较少引起争论的人物接替对国民党人的统治。……他认为,蒋介石会接受麦克阿瑟做他的接班人。

这样的接班将大大有利于麦克阿瑟将军。如果蒋介石把统治国民党中国的大权交给麦克阿瑟,那么麦克阿瑟将成为两个而不是一个亚洲主要地区事实上的总督。蒋介石的这一提议也为麦克阿瑟后来企图把国民党人拖进战争时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如果英国、印度以及其他地区自由派的‘第三世界主义’人士因为蒋介石极端保守的形象而反对国民党人参战的话,那么麦克阿瑟不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吗?”(80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所以,西方文化精英究竟怎样看待中国?也许由于西方人某种深藏的文化集体意识,他们想象中的“中华帝国”是否也是能通过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而被“窃取正统”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猜想。

至少,我们也许根据“八十天”得出一个结论:

一百多年来,西方世界丑化、歧视中国,诬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等等,这是主流。

不过,实际上,与之同时,西方世界还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心理,对古老庞大的中华帝国,对中国皇帝乃至各种当权者的专制权威,敬畏、羡慕,甚至迷恋。伴随着这种心理,文艺当中,就对中国的形象时而出现神奇的塑造。

可以想象,在全球化时代,这部轻松幽默的老剧集会借助各种渠道跨越空间和时间,任何人都有可能看到它,那么,除了东亚人知情之外,其他国家的人又有几个能察觉这段剧情违背历史呢?一个阿富汗人如果有机会看到,会对中国形成什么印象?很可能,像中东的媒体精英们,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人们,对中国的印象,是受了该剧的影响,只是自己都没意识到。

这部迷你剧在夸张“中华帝国”方面大概要算最极端的例子,还有其他一些文艺作品,没有这么浓墨重彩,但于有意无意之间传达了近似的消息。不过要明白的是,这类描绘经常并非善意,而是从另一个方向黑化中国,强调威权、冷酷,甚至像黑洞一样的吞噬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戴苏越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