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超:印度“得了便宜还卖乖”,欧盟不再忍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2-29 08:24

谢超

谢超作者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超】

如果要算俄乌冲突“赢家”的话,印度应该位列其中。但这样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披露欧盟将发起第十三轮制裁,纳入近200个与俄罗斯相关的个人和实体,其中就包括印度企业,这也是俄乌冲突之后欧盟首次制裁印度企业。

欧盟批准了针对帮扶俄罗斯军事运动的一系列外国企业,其中包括印度企业(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印度此前虽因坚持采购俄罗斯石油而备受指责,但已获得谅解;况且在最新的以色列哈马斯冲突(以哈冲突)上,印度微妙的挺以立场与欧美主要国家保持了一致,再次站队到了欧美一边。

出于欧美打压俄罗斯和中国的需要,印度的国际地缘地位日益吃重,早被力捧为在地缘经济替代中国的选项,印欧在美国大战略中的协同配合增多,印欧关系正处于上升期。印欧经济走廊甫一推出,双方的甜言蜜语犹在耳,外界更是盛赞印欧关系进入新时代,此时欧盟仍执意制裁印企到底为哪般?个中原由值得深究。

无能狂怒?——冲突延宕不决,欧盟拿印度当出气筒

眼下,俄乌冲突已然成为一场消耗战和持久战,乌克兰战斗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援助。乌克兰不断抱怨欧美援助力度减弱速度减缓,应为乌被动的战场态势承担责任。拜登政府的涉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军援法案总额高达953亿美元,其中包含对乌600亿美元援助,但众议院的民主党议员一直在顽强阻挠。俄乌冲突始终无法按欧盟意愿和条件结束,欧洲各国的援乌热情在下降,民众对于俄乌冲突消耗的公帑未能用以改善自己福祉颇有怨言。

不过对反俄有着强烈执念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继续发力,试图继续引领“制裁降俄”之路,期待在正面战场之外降服俄罗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欧盟正在探讨推出新的机制,应对那些没有与欧洲站在一起的国家,尤其是对那些所谓“藐视制裁的国家”推动制裁。因此,此次欧盟将印企纳入制裁范围的象征意义明显。

不过现实总是那么骨感,欧美领导人发布制裁时的狠话花样翻新,但无碍有关制裁对时局的影响边际递减。欧美制裁一轮接着一轮,但难以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俄乌冲突延宕不决,但印度已然成为最大赢家之一。印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外交手腕灵活,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国内乐观判断冲突会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因此坚持保持印俄关系发展,采取了一条与欧美不同的应对策略。随后在国内亲欧美力量和欧美国家联合施压之下,印度积极争取欧美国家的谅解,一度豁免于欧美制裁体系之外。

俄乌冲突延宕不决之际,印度在俄乌问题转而高举道德大旗试图充当斡旋国,既要攫取实际利益,又要占领道德高地,左右逢源外交被印度演绎得淋漓尽致。

让欧洲舆论不满的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再转手倒卖到欧洲,这种商业手段获利丰厚。根据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俄乌冲突后,印度购买的俄罗斯石油数量较战前增加了13倍以上,仅去年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石油金额就达到了创纪录的370亿美元。

这也充分展现了印度外交的灵活与务实。两相对照之下,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受到的安全冲击和经济影响最严重,还要为印度转手的高价石油买单,俨然已成为冤大头。

让欧盟恼怒的是印度对外赤裸裸的炫耀,在刚刚结束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在被问及为何与欧美较好又购买俄罗斯石油时,印度外长苏杰生高调炫耀印度外交的聪明之处,“这是问题吗?为何这会有问题?如果我们足够聪明,有多种选择,那你应该羡慕我们。”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现,以及美国对印度各种战略优待和豁免,难免让欧洲国家愤愤不平。欧盟不得不加大援乌力度同时将之作为出气筒,印企被针对也算是印度求锤得锤。

杀鸡儆猴?美国惹不起,敲打印度意在抗议美国

在美国肆意助推冲突而美援迟缓的情况下,欧洲国家不得不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合作协议,《乌克兰与德国关于安全领域合作和长期支持的协议》、《法乌安全合作协议》强调新增大额直接军援,确保乌克兰能够长期对抗俄罗斯。这些安全协议(后续或有更多国家参与签订),加上欧盟推出的最新制裁,表明欧洲尝试建立相对独立的援乌框架等。

这也可以算是欧盟对美国的无声抗议,毕竟拜登政府迟迟未能打破国内政治僵局,600亿美元援乌计划仍停留在纸面。2024年大选一旦特朗普上台执政,美国援乌力度更将进一步减弱。“跨大西洋变局”的阴影不散,欧盟在援乌抗俄和维护自身安全等方面,都需要提前布局,如何拴住美国和拉拢更多国家共同抗俄,成为欧盟要完成的一道必答题。

长期以来,受限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欧盟与印度的外交关系难言热络,欧盟在印度洋区域的整体存在感偏弱。不过随着欧盟将战略中心转移到“印太”区域,印欧关系发展有了更多的现实基础。对于欧盟来说,印度有潜力替代欧洲对中国的产能依赖,而印度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成为最好的投名状,帮助印度通过了美国的政治审查,印欧在美国战略框架下的合作有了更多政治保障。

欧美素来关注印度的人权问题,但美国需要依仗印度围堵中国,因此近年来主动压制对印度人权状况的批评,欧盟也不得不予以配合。2022年7月,印欧第十次人权对话措辞温和且宣布将于2023年继续举行对话。但随着2022年欧美开始重提海外锡克人地位问题,双方的人权对话已没有现实基础。2023年底,美国司法部文件更是揭露2023年6月加拿大公民尼贾尔被暗杀和美国公民遭遇暗杀未遂事件与印度政府有关,印度与欧美之间的价值观分歧已无法掩盖。

即便如此,美国作为“民主国家联盟”盟主,仍决定对印度高举轻打,在印度承诺成立调查委员会之后,暂时搁置追责印度。美国对进一步加大力度制裁印度犹豫不决,相反给予印各种战略优待,暗杀事件已经出现不了了之的态势。此前在2024年2月5日,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更是宣称印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驾驶员,美位于副驾驶位置。2月16日,美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法案》,明确将美国的印太角色从援助者转而定义为投资伙伴。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图片来源:IC photo)

印欧地缘地位的此消彼长,让素来颇具优越感的欧盟发现愈发难以驾驭印度。欧洲对印欧关系的现状日益不满,但对印度的影响力已有式微之势。

经济上,印欧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但在欧盟关切的印欧自贸协定方面,印度一直抵制欧盟要求消除欧洲小公司的贸易壁垒,开放服务和印度公共采购市场等要求,欧洲公司在印度的经商和投资环境并未得到实质改善。

意识形态上,当前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在族群问题上秉持强硬立场,现任总理莫迪更是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素来主张强硬应对欧美国家容留海外锡克人从事反印活动,无意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欧美让步。

欧盟此番制裁纳入印企,可以算是杀鸡儆猴,但提示美国尚且如此委婉,敲打印度尚且如此轻微,毕竟制裁一家印企,对印度来说只算是皮毛之痒。如此种种,无不凸显欧盟在全球地缘态势中的被动弱势地位。

同病不相怜?印欧同时追求独立自主但命运相左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难以平息,再次表明战争史上的真理:一场战争,开始容易,但结束太难。不过各国境遇也有所不同,独立自主性强的国家显然可以有更多手段对冲风险。印度抵制住了欧美压力,坚持低价采购俄罗斯石油等做法,帮助确保了自身的能源和粮食安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彰显了独立自主立场。

俄乌冲突延宕之际,印度不断炫耀独立自主,而欧洲独立自主之路道艰且阻。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彰显了欧洲在国际地缘格局中的尴尬地位,欧盟外交的独立自主意识有所抬头,只是欧洲各国深受俄乌冲突影响,更何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等持续带来冲击,进一步放大了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

印度的左右逢源凸显欧盟外交的左支右绌,显然印欧在战略自主追求方面无法同病相怜。仅就应对俄乌冲突而言,印度如今所处的位置可谓洞若观火,而且从印度视角看到的画面,陷入水深火热境地的,除了冲突中的俄乌,可能还有欧洲。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2日,印度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燃料零售商提高了汽油和柴油价格,引发了通胀担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心里有股邪火也不难理解,此次制裁印企,意在敲打印度。如果印度过度反应,正好顺势拉美国下水调解,欧盟可以为缓解当前困境和跳出地缘冲突泥沼寻求新的机会。但当下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思想回潮,印度已经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现实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选择,且作为俄乌冲突的赢家之一,印度没有理由因此转变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欧盟政策裹挟在美俄之间,日益感受到选边站队的压力,而美国加大力度围堵中国,其在美中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更大,欧盟的利益正遭受双重考验。此番欧盟主动纳入印企,表明欧美仍在持续扩大国际社会关于如何解决俄乌冲突的矛盾分歧,这无助于寻找政治解决方案。欧盟外交仍被强烈意识形态偏见主导,如果不转变做法,其现实困境终究是难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德力格尔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