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实:文科生看过来,知道自己找工作为啥难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06 07:29

徐实

徐实作者

资深生物制药专家

最近有几位年轻朋友向我抱怨“就业难”的问题:他们在985、211高校都有华丽的学历,文科专业的硕士、博士看起来高大上。可是一到毕业季,就业的压力便来得格外残酷——在一线、二线城市找个能够解决户口的单位非常困难。就算侥幸找到饭碗,微薄收入养活自己都费劲,说到养家、买房就没法不头疼。

我对这些年轻朋友表示深深的同情。客观地说,他们都是勤奋向上的好青年,否则不可能通过极其严格的选拔机制进入985、211高校。那么,为何这些顶尖高校的文科专业毕业生仍会面临就业困局呢?不能将原因简单归于他们个人。一支军队吃了败仗,最应该反省的不是士兵,而是指挥机构。同理,文科专业“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也不应归咎于学生个人,而应当思考高等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客气地说,文科专业今天的“就业难”,恰恰是文科专业十几年来“野蛮生长”的结果。

在残酷的就业市场,文科生一直不占优势

从1952年-1953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直到1998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除却文革期间短暂的混乱,我国高等教育长期贯彻两个理念:

一是“少而精”,控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但是尽最大可能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教育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高度吻合,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应当说,这两个理念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非常符合实际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历史趋势,所以才出现了1998年以后的全国高校扩招。不过从历史上看,但凡属于“大干快上”的运动,细节上往往缺乏雕琢。在高校扩招的操作过程中,教育部实际上放宽了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管理,使得高校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全国一盘棋”的思路被打破的实际结果就是滥设文科专业、滥招文科生。

文科专业的“野蛮生长”对受教育者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在校期间,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匮乏,导致所学非常有限;毕业之后,由于文科毕业生供过于求,很难找到用武之地。可以说输得一塌糊涂。然而,从本位主义的立场来看,滥设文科专业、滥招文科生对许多高校来说反而是一种“理性选择”:各大高校的经费,很大一部分是按在校生总人数领取的。西南政法大学的刘云先生2014年在《中国科学报》撰文指出,理工科学生因为需要消耗大量实验资源,培养成本大约是文科生的7-10倍;而文科生上课、读书、写论文就能毕业,对学校而言开销不大。这就意味着,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成本远高于教育部门的“人头费”拨款;而文科生的培养成本与“人头费”相比,可以做到持平或略低一些。在高校看来,招理工科学生就是“赔钱”,招文科生才能“赚钱”——这是站在本位主义立场得出的必然结论。

文科专业的“野蛮生长”业已成灾:法律、公共事业管理等文科专业,找到对口工作的比例恐怕连20%都达不到。对国家而言,学非所用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毕业生个人而言,机会难觅、收入不高是无可逃避的折磨。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教育部必须打破公立高校的的本位主义,使其回归“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教育领域绝不能没有“顶层设计”,该管的一定要管,而且必须管好。教育部有必要、有义务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行宏观规划和必要干预,使其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文科专业减少招生规模、提高培养水平,皆势在必行。

有些人质疑“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和教育领域“顶层规划”,认为这会妨碍高校的教学自由。这种质疑纯粹出于无知——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但美国同样有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只不过这种“顶层设计”未必出自教育部,而出自院校联盟和行业协会。譬如,美国律师协会对高校法学院的招生和律师牌照的发放都有名额限制,防止行业内出现供过于求、待遇普遍降低的状况。教学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浪费国家资源,更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不负责任。中国的公立高校都是国家投入资源建设的,国家作为投资方,当然有权要求高校为国家培养合格、合用的人才。

治疗文科专业的“野蛮生长”需要新思路:必须将发展文科教育和文科专业扩招区别开来,因为它们并不是一回事。“野蛮生长”的错误根源正是把这二者混为一谈。发展文科教育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文科研究的水平,二是扩大文科教育对高校在校生的影响,这两方面与文科专业的扩招皆没有关系。

提高文科研究的水平,既要有合理的研究导向,也要有必要的物质上的支持。2016年5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谈的就是这些方面的事情。会议确立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导向,借此东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然会得到更多物质上的支持。文科毕业生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绝大多数都得进入社会找饭碗,从此与学术无关。减少文科专业招生规模,并不会妨碍优秀学者的产生;正相反,由于人均教育资源的增加,更有可能促进优秀学者的产生。正如列宁所说:好梨一个,胜过烂梨一筐。

扩大文科教育对高校在校生的影响,则需要一种全新的认识:努力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将文科教育扩展到传统的非文科专业,成为受教育者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一些法学、历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对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益处;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得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可能成为大受欢迎的“多面手”,这正是文科教育的价值所在。高等教育要走实用性和通识性相结合的道路。光讲实用性,人才发展的后劲不足;光讲通识性,人才会被市场直接拒绝。二者不可偏废。

文科专业的野蛮生长是今天文科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文科专业的“就业难”并非中国独有,发达国家也不少见。按照美国职业研究网站PayScale 2013-2014年度的报告,美国收入排名前10名的专业全都是理工科,而许多传统文科专业的收入排名极为惨淡:历史学和工商管理并列第60名,新闻学第72名,公共关系第80名,心理学第85名,100名开外的则基本属于文科专业……言尽于此,否则许多朋友心理阴影面积太大。

这种形势迫使我们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接受文科教育、学习文科知识,与拿文科专业当饭碗,是两件不同的事情,绝不能混为一谈。前者应该属于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而后者只应属于少数人。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某些文科专业的“专业性”已经不再明显。例如,语言类专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同声传译仍有刚性需求,许多相对低级的翻译很快会被以谷歌翻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所取代;而需要复杂翻译的科技领域,语言类专业的毕业生毫无用武之地,理工科博士出手反倒轻车熟路。新闻专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知识爆炸使得许多领域的内容挖掘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财经、军事、科技类新闻,传统的“万金油”新闻人实难胜任,而专业人士稍加训练反而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所以,这些文科专业的发展趋势是通过“融入”其他领域来实现价值。

另一方面,历史、哲学、中文、社会学等文科专业(以下统称“文史哲专业),并无经济上的直接产出,企业自然不倾向于录用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许多高校明知这些,却放任这些专业滥招学生,岂不是批量制造高学历失业人口?这些毕业生的求学之路消耗了家庭的大量资源,却换不来好出路,他们对社会怎么会有好看法?文史哲专业其实很重要,但不应该用“土法炼钢遍地开花”的方法来发展这些学科,摊子铺得太大也没用。在文史哲领域真正有积淀的高校其实不多。很多高校的相关专业,其实是1998年高校扩招以后,向“综合性大学”发起大跃进的产物,其实并不具备像样的研究能力。所以,对文史哲专业而言,一个比较合理的发展构想是:保留50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学招收这些专业的本科生,接受较多研究经费,培养强大的研究团队。其他大学可以开设这些学科的课程,但不开设专业招生。而其他大学对文史哲教学研究的人才需求,恰好可以消化50所高水平大学培养的文史哲毕业生,实现供需平衡。

客观地说,目前我国文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与国民经济的实际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破解文科专业“就业难”,关键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从上至下加以实施,实现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教育 大学教育 教育改革 文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