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实:别笑文科生,理工科学生也正遭遇“冰火两重天”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8-08 07:41

徐实

徐实作者

资深生物制药专家

近年来,某些理工科专业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状况: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逐步推进,高新企业对理工科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关键岗位时常“一将难求”;另一方面,某些理工科专业的就业状况很不乐观,每年毕业的大量硕士、博士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此类状况,在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等专业体现得比较突出。称之为“冰火两重天”倒是十分贴切——产业发展热情似火,毕业生却感到刺骨寒意。

举例来说,生物科学近年来已进入研究成果“井喷”的时期。当今的新药开发基本依靠对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药厂的核心研发团队已由先前的药物化学专家换成生物学专家。基于生物学机理的体外诊断技术更是层出不穷,例如通过采血诊断癌症的液体活检,通过基因分型指导治疗的伴随诊断等等。新型药物和诊断技术的涌现不仅改变了现代医学的面貌,也打造了诸多企业在商业上的成功。中国从事原创研发的生物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这三个地区都已形成规模。2012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生物科技产业园就已不下50个。在某高端招聘网站上,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个生物制药类的新岗位需求。

与生物企业繁荣发展极不相称的,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难”,生物科学专业已经连续3年“荣登”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的榜单;硕士、博士们的就业状况也不乐观,以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饶毅院长曾专门做过“生物研究生出路何在”的讲座。类似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也同样存在。下图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就很说明问题:

2011年,美国生物科学博士只有不到20%能够在业界找到工作;45%左右成为博士后(也就是“科研临时工”);剩下的35%最惨,毕业后还没有着落。

材料科学也有相似状况:航空工业、电子工业和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非常迫切。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写明,“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 新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还比较旺盛。根据某化工行业人才招聘网站最新招聘数据,2016年春节后的第一周,全国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人才需求同比增长15%,材料工程师岗位更是增长17%以上[1]。可是,材料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们并未感到多么乐观,百度贴吧、知乎、果壳网的讨论区里,吐糟材料科学专业的帖子堆积如山,“工作难找”仍是最常被抱怨的话题。

应用数学的窘境似乎更加不可理喻:如今“大数据”的概念愈发火热,依靠互联网起家的企业纷纷向“大数据”这个方向进军。数据分析和开发高效率算法的巨大需求,本应是应用数学专家最好的用武之地,为何还会出现“就业难”?其他诸多理工科专业的状况,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说多了都是泪!

企业求贤若渴,学子走投无路,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矛盾而尴尬的格局?原因出在教书育人的高校:很多理工科专业的教学方向存在根本性的偏差,没有构建出“产、学、研”一体的有利格局。这些理工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业界需求相去甚远。从课程设置到实验技能培养,都以基础研究为导向。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硕士、博士,在高校里担任教职尚可,但往往不具备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

放在二十多年前,这不是个严重的问题。那时高等教育师资匮乏,又赶上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的契机,所以硕士、博士留校任教很普遍。可是现在问题来了:中国人口出生高峰已过,高校生源开始减少,高校教师岗位已经饱和。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毕业生不可能留在学术圈里发展,而是要进入企业工作。可是高校却转不过这个弯来——理工科专业的许多教师是在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接触过业界,对业界的技术和研发需求缺乏起码的了解。高校教师不可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教给学生,这便造就了尴尬的格局:青年学子十年寒窗学到的本领,对企业而言并无多大价值;企业迫切需要的技术,他们反倒不会。

举例来说,很多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曾在导师的要求下做过蛋白质包涵体复性(可以低成本制备大量蛋白质,但质量不算高);等到他们拿着硕士、博士学位去找工作,才发现业界基本不用这技术,而是通过表达系统和载体的优化直接获得有活性的蛋白质。

生物制药业界经常用到的知识包括:药物靶点的开发原则,抗体工程的优化方法,药效学模型的设计思路。随便抓几个刚出炉的硕士、博士,问他们这些方面的问题,保准把他们问得一愣一愣的——咱的老师可从来没讲过啊!许多生物企业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很难招收到能够立刻接手工作、独当一面的人才,有时不得不高薪招个有些经验的海归回来应急。大多数生物科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假如光靠老师教的那点东西去谋生,恐怕早就饿死了。

材料科学专业也存在相似的状况。有一个著名的大坑叫做“纳米材料”,吞噬了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真是名符其实的“万人坑”。十几年前,许多学者炒热了“纳米材料”这个概念,自此每年都有大量关于“纳米材料”的文章在各个学术期刊灌水。十几年下来,灌水的文章不可胜数,可是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却不多。究其原因,很多学者发文章不过是为了评职称和争取研究经费,并未考虑材料在业界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室制备与业界生产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必考虑成本因素,而后者必须考虑。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用纳米疏水材料制备出一张自清洁桌子,洒一杯水就能把桌面洗得干干净净,桌面上还不留水渍。这听起来很精彩,是吧?可是这一张桌子造价10万元,谁会买呢?这就是家具城为什么还不卖这种物件的原因。“纳米材料”坑惨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哪怕是与材料科学相关的用人企业,一听到“纳米材料”就直摇头,饭碗自然难有着落。

业界对国内高校某些理工科专业的整体评价也不高。对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在国内高校里找到具有转化价值的知识产权标的,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近年引进回国的“青年千人计划”学者有时还有些真货,其他人就难说了。

十年寒窗,就业无门,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给青年学子的家庭制造了沉重负担。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破解理工科专业的“冰火两重天”,对国家、对青年学子个人均有重大意义。破解之道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

微观的手段至少能够帮到个人。各位看官,如果您本人或者亲戚朋友已经踏入了那些“冰火两重天”的理工科专业,接下来的话可要听仔细了。

首先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去留问题。如果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么趁早转行,争取进入就业形势良好、收入稳定的行业。

如果确实喜欢本专业,希望留下来做些事情。那么接下来只有两条路可走:

1.如果想留在学术圈发展,那么必须保证研究生阶段追随学术界极有影响力的导师,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导师有背景,自己有水平,才有可能在学术圈立足。

2.如果希望进入业界,那么必须保证研究生阶段追随擅长应用研究、拥有一定业界关系的导师,求学期间尽可能多学一些业界迫切需要的技术。平时和导师搞好关系,因为毕业时少不了请导师推荐职位。

以上两条路都离不开导师的因素,可是这两类导师都是少数。所以微观的手段恐怕也只能帮到一部分人,多数学子的前途仍会曲折而悲摧。要想从根本上破解“冰火两重天”,终究需要宏观的手段——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和地位。

如上所述,有些理工科的教学方向主要面向基础研究。决定基础研究规模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在科教领域的财政支出,这就注定了基础研究不可能无限扩大,多数理工科毕业生必须立足业界。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学方向必须转变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校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鼓励教职员工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应用技术。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产、学、研”结合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位于旧金山湾区的斯坦福大学,在计算机技术、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为当地的高新企业输出了大量含金量极高的知识产权。斯坦福大学的许多教职员工在实验室里开发原创性技术,然后通过学校的知识产权中心转移给具体的企业(也可能是他们持股的企业)来运作。教职员工未必具备很多商业知识和经验,身先士卒经营企业不见得是个好主意。所以,教职员工一般通过收取授权费或直接在高新企业持股来获益,而他们的实验室实际上变成了企业上游研发的发动机。

“斯坦福模式”既保证教职员工和高新企业均能合理获益,又避免教职员工荒废教学和研究,更使得学生们掌握了对业界很有价值的本领,从此前程无忧。斯坦福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很出色,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2.改变高校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给予应用研究应有的认可。

我国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以基础研究为导向,对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的推崇几乎达到极致。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体系将许多青年教师逼成“论文灌水者”,为了保住饭碗、职称晋级而不得不频繁发表论文,别的事情几乎顾不过来;只有那些职位相对稳定的教授,才有心思和精力做些应用研究。而且现行的评价体系不太认可应用研究成果的价值。对于职称评定而言,具备转化价值的知识产权未必抵得上几篇灌水论文,这种价值取向非常不利发展应用研究。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来看,我国高校亟需建立新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保证优秀的应用研究也能为教职员工打开上升通道。

3.打通业界与高校之间的人才通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为青年学子引来应用科学知识的“活水”,就必须解决源头的问题。鉴于很多高校教学员工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业界优秀人才正是“活水”,他们能够带来业界第一手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高校引入业界优秀人才,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延请他们在高校全职从事教学和研究,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引入业界优秀人才的评价机制,保证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另一种形式更加灵活,可以聘请业界优秀人才定期举办讲座,必要的话还可以给些“客座教授”之类的头衔。几位业界优秀人才各给几场讲座,凑起来就是一门实用课程的内容。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药事管理专业全美排名第一,多数课程就是依靠业界优秀人才的讲座搭建起来的,授课内容和业界需求吻合得极好[2]。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纷纷建立与业界人士的联系,而业界人士也会提携后辈作为职场上的援手,学生的就业也就好说了。这些既有的成功经验,当然值得参考。

积极破解某些理工科专业的“冰火两重天”,既有助于加快实现产业升级,也有助于减少许多青年学子不必要的焦虑与煎熬。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间其实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让青年学子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算是高等教育的真正成功。

参考资料

[1]中国化工报: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6/02/26/329768.shtml

[2]USC Regulatory Science: https://regulatory.usc.edu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佳静
教育 就业形势 理科 理科生 生物医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