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基:朝鲜导弹试射为啥这么“作”?不作不是他们的性格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27 09:46

扬基

扬基作者

军事观察者,创业民工

上周,东北亚航天和导弹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个自然是中国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新启用的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另一个则是朝鲜的“火星”-10(西方称为“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在短短两个月内经历5次失败后,总算在第6次试射时成功了。

长征7号发射成功,大家伙都觉得理所当然

“火星10号”发射成功……

不容易啊,6次试射终于成功,是谁也得哭的稀里哗啦的……

即使是观看首次采用液氧煤油燃料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发,电视机前或者电脑屏幕前的中国观众们也都清楚,这不过是无数次无比熟悉画面的重演——指挥员铿锵有力的倒计时口令、准确无误的点火动作、火箭拖着颀长明亮的火焰迅速爬升、之后助推器和第一级按程序分离......最多也就是因为换了新燃料之后烟不够大而少了几分“豪迈”而已。但对于朝鲜的导弹科研工作者来说,即使红烟硝酸/偏二甲肼的燃料/氧化剂组合早就不是什么高新技术,“火星”-10的每一次试射可远远没有那么轻松。

即使不考虑街头小报那种“一旦发射失败就要被送去挖煤”,乃至什么“犬决”、“炮决”的说法;一旦像第一次试射那样导弹刚点火就爆炸的场面再次出现——毕竟确实是连着来了4次,就连“皮糙肉厚”、当年专为运载RSD-10“先锋”中程核导弹而生的“苏维埃挑夫”MAZ-547型6轴三用车都承受不住爆炸的威力,更何况是他们的血肉之躯。那么问题来了,“火星”-10为啥就这么倒霉呢?

阅兵式上的“火星10号”,不管是不是模型,反正是没体现有栅格翼

导弹外形看起来很简洁,发射车也没有安装附加的钢板

这张图里可以看到,导弹尾端增加了8片栅格翼

是朝鲜不重视科研规律而在领袖意志下盲目硬上吗?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从首发遥测弹开始就直接动用宝贵的MAZ-547发射,害得这些车现在发射时候都得加一层厚厚的防护盖板,这阔劲儿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说不对,“火星”-10早在2010年就在阅兵式上曝光,直到6年后才进行发射试验,以近年来朝鲜各型新装备从在阅兵式上首次公开再到首次公开试验的时间来看,“火星”-10已经算是慢的了。从朝鲜官方的报道中我们知道,仅在今年,朝鲜就进行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弹头再入大气层烧蚀地面模拟等多项试验。尽管部分试验难免有些土法上马之嫌,但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朝鲜尽力了。

苏联RSD-10“先锋”中程导弹的栅格翼是4片稳定翼,4片可操纵的舵面,用来在大气层内增强控制力

RT-2PM“白杨”导弹尾部的栅格翼和舵设计与RSD-10导弹的设计如出一辙

“白杨”导弹的前身RT-2洲际导弹,尾部4片固定式栅格翼

连失败的登月巨型火箭N-1也不过4片固定栅格稳定翼

但有一件事儿,是没法土法上马的。

话说这全天下的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如果都跟“火星”-10似的,发射后还没等欢呼就出问题了,那么一大半板子都能打到振动头上。这振动是打哪儿来的呢?首先来源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本身,另外火箭飞行时燃烧室里面压力的剧烈变化也会通过发动机传递给整个火箭。随着燃烧的继续,这种混合振动的效果就会在燃烧室里来回传递,如果控制不当那就是轻则熄火,重则炸锅。

为了解决这个火箭发动机领域最难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中国从独立自主搞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那一天开始,就将火箭振动试验设备作为配套科研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予以研发。今天,我们拥有从全亚洲最高的全尺寸火箭振动试验塔到全世界首台50吨级超大型航天部件电动振动台在内的全套检测试验设备,能够做到在发射前把全程可能出的问题都通过模拟振动统统过一遍。也正是包括它们在内的各大测试团队在幕后出色的协同保障,才让“神箭”们每一次的潇洒升空看上去都那么理所应当。

“火星10号”却是8片栅格稳定翼,简直让人疑惑

以朝鲜东海发射场的简陋条件,恐怕难以收集很多数据

领袖意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土法上马因陋就简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不难想象,这种连美国都需要向我国进口部分子系统的庞大工程,朝鲜嘛......只能说,这东西真不是您该玩的。固体燃料导弹的燃气舵,您能拿石墨片儿对付对付;弹头再入大气层烧蚀,您能用火箭尾焰烤着对付对付;这既需要举重若轻又需要心细如发,涉及力学、热学、控制学、电磁兼容等多个学科在内的振动试验......您咋对付?

而“火星”-10不仅尺寸重量比朝鲜之前的弹道导弹大很多,其带有双主机双游机喷管的发动机又是朝鲜现役导弹中最为复杂的,其振动规律可不是“火星”-7(西方称为“劳动”)这种“大号飞毛腿”那样靠几次试射就能凑合出来的。所以“火星”-10前4次试射能够失败到美韩方面都无需给出弹道高度和飞行距离的地步,所以“银河”-3运载火箭2012年4月首发飞了90秒左右就失败的原因都不难解释了——“银河”-3的第二级发动机,和“火星”-10的发动机基本相同。

长征5号火箭全箭模态试验,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测试装备是连美国人都要羡慕的,朝鲜现在就没指望玩上了

这次试验在朝鲜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能够完成,这确实是值得他们庆祝的

那么这第6次试射,它怎么就,成功了呢?

在朝中社公布的导弹升空后画面中,此次发射的“火星”-10相比之前阅兵式上展示的同型导弹,尾部多了8片格栅式尾翼。对于笔者这样的苏/俄武器爱好者来说,这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RSD-10“先锋”中程弹道导弹和RT-2PM“白杨”洲际弹道导弹。但仔细观察可见,这8片尾翼并非“先锋”和“白杨”的4片可动格栅舵+4片格栅稳定翼面交错的布局,而全部是固定翼面。

从2010年至2015年的多次阅兵中,格栅尾翼这一重要的气动和结构特征从未在受阅的“火星”-10上体现出来,这说明这种改进很有可能是近期——甚至可能是在前期试射之后才完成的改进项目。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以朝鲜导弹科研人员的总体技术底子,如果在已经成型的导弹上临时增加一组复杂的可动舵面及其控制机构,无异于把自己往火葬场推。

而且前苏联当年在中远程弹道导弹上搞格栅尾翼,主要是由于当初没彻底搞定固体燃料发动机大直径柔性摆动喷管技术,这才需要格栅尾翼辅助燃气舵共同进行第一级发动机的指令转向动作。所以有两台游机负责转向的“火星”-10,其格栅尾翼全部是起稳定作用的固定翼面并不难理解。但为什么需要8片那么多?前苏联的那些尺寸重量远胜于“火星”-10的弹道导弹也不过是4片固定翼面而已。

道理很简单,由于缺乏火箭振动检测塔等专业设备,导致朝鲜很难精确估计需要对导弹进行多大程度的改进;而且从东海火箭发射场相对简陋的设备来看,朝鲜每次完成导弹试验后能够拿到的数据也不多;所以在这种必然充满了经验主义的改进中,朝鲜科研人员的做法难免趋于保守——只要相互之间别出现干扰,有利于降低振动的设计嘛,多点总没错。

不过格栅尾翼的一大优势就是结构重量轻,改装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死重”代价,特别是在作为不需要动作机构的纯安定面使用时相比大面积常规尾翼的重量优势更加明显。但格栅尾翼在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系数也要远超常规尾翼,不过对首先要解决导弹能不能安全打出去的问题的朝鲜来说,这点射程损失不算什么。

朝鲜下一次会不会拿出“比金子还宝贵”的8轴发射车来“作”一下呢?有可能……

朝鲜“银河3”火箭第一级用了两台“火星7号”的发动机,第二级是“火星10号”的发动机,第三级是固体火箭,虽然技术粗糙,但能成功发射就是重大胜利,不过看得出来,即使是西海卫星发射中心,条件也还是很简陋的,比70年代中国的发射场还要简陋得多

而且综合朝中社和美日等方面的消息,这次高弹道试射虽然水平距离就飞了400公里,但根据1100-1400公里的弹道高度折合一下,这要是正常弹道差不多就是一2500-3000公里射程的标准中程弹道导弹了,说明火箭发动机全程正常工作,所以说这次试射是圆满成功毫不为过——就算弹头再入时候烧成一陨石疙瘩了,那也是成功。

当然笔者估计朝鲜科研工作者高兴完了也得继续思考分析:这次改进到底是真改对路了,还是有点瞎猫碰上死耗子了?毕竟同一天稍早时候打的第5发弹就飞出去150公里,折合下来正常弹道也就是1000公里出头。虽然相比以前打两发炸两发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火星”-10毕竟肩负着为真正能打到美国本土的“火星”-13验证动力系统的使命,所以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今年“火星”-10少不得还得来几发。

从联合国这轮空前严苛的制裁实施之后朝鲜仍然有两个月打6发“火星”-10的能力来看,为了实现其终极目标,只要他们还有裤腰带就能再往里勒紧。如果朝鲜真的就此摸索出了具备野外机动发射能力的液体燃料导弹发动机技术,“火星”-13的首发遥测弹以及配套的WS51200型8轴三用车(不作不是他们性格)很有可能会在2018年就出现在东海发射场。

最后一句话,敢不敢到时候再加一圈格栅尾翼?(文/扬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朝鲜 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 核导弹 导弹系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