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美国陆战队来台?蒋介石在地下笑歪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9-19 08:28

雁默

雁默作者

台湾自由撰稿人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关于美国与他国之间事务,白宫在决策前所听取的建言,一般而言,是国安系统优先,外交系统次之,国会系统再次之,这应该已是常识。尤其对与美方交手历史这么长的台湾来说,不可能不知道美国总统对台海问题的决策,侧重于国安系统。所以,这一年多来美国诸多“爱台”法案,出自对决策重要性最低的国会,而若干挺台措施,又出自重要性次之的国务院,两者加起来的影响力都还不如国防部或国安单位的意见。

国务院与国会发出的挺台讯号,特朗普的态度就是“朕知道了”,然后没下文,显然都是空包弹,显示国安系统不让总统爱台爱出问题。

陆战队派驻AIT一事,历经了好几月的诡谲传闻,终究被国防部阻挡下来,谁意外,谁就外行。

美国驻外使领馆等,一般都派驻陆战队。图为2013年7月2日,美国驻沪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独立237周年庆典活动时,海军陆战队持枪表演,图片来源:铁血

AIT主席莫健于9月14日,于“台独”筹设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年会上,“客气地”说,若美国航母停靠到高雄,反而会让中国大陆趁机发动武力统一。这么直白的一番话,谁意外,谁就蠢笨。

这次让我们简单回顾下历史,换个角度,看美国的“定海神针”到底是什么?

美国的定海神针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处理原则,早在1970年代初期,尼克松开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常关系,“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以后,就已定案。尼克松当时处理中美台问题的决策,关键人物是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基辛格,而国务卿罗杰斯则被排除于决策核心之外。

国务院所代表的外交系统,在中美台关系转变的时刻,其作用只是不断麻痺、欺瞒、安抚蒋介石当局而已。另一方面,国会系统的作用,也只是让尼克松弃台弃得“体面”一点,若做得太难看,这股力量只能让尼克松政府在选举上稍微难堪些。

美方对台海的一切重要决定,端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布局。

在美台关系剧变的1970年代初期,美国与台湾双方都做了重要的调整。从后来美国务院档案解密后的历史文件中可见,美国在当时对台湾前景的预测,以及台湾问题的处理框架,都做了详细的评估,而台湾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美国当初的预测准确性很高。

图片来源:人民网

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台湾“外交系统”已将目标转移到“使台湾与大陆永远保持分离”的状态,并采取五大分针,其一,推动全面性“经贸外交”,不再自陷于政治外交的框框。其二,与共产党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其三,以非官方机构推动与无“邦交”国的经贸关系。其四,不再强调“一个中国”。其五,尽可能保持现有“邦交”。简言之,台湾走向以实质经贸推动,处理对内与对外关系。

全力发展经济的基础,是美国的防卫承诺,以及保持经济上对美国41%的出口,对日本12%的出口。在此同时,虽不再强调“一个中国”,但也绝不强调“一中一台”,因为国民党高层怕这样的表示,会给本省人台湾独立的误解。这个方向,是在蒋介石尚在世的时候,主掌经贸与外交的官僚即已拟定的,并也得到了蒋经国的认可。

这成为蒋经国日后掌权,在政治上坚壁清野地与对岸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原则,在经济与“外交”上最大限度保持弹性做法的基础。

另一方面,美国不但详细评估蒋介石身后的台湾局势,连蒋经国身后的可能发展,也一并纳入考量。其结论是,外省人组成的政经结构,势必由本省人取而代之,其时间点有可能是1984年。美国人知道蒋经国患有糖尿病,所以早早评估两蒋统治结束后的可能变化。

美方认为,继承蒋家王朝的肯定是本省籍人士,并且无论中国大陆情势如何变化,本省台湾人对统一毫无兴趣,而会相信美日支持他们独立的目标。美国驻台人士阿姆斯特朗在1970年时就精准地预测,台湾人掌权后,会放弃台湾的政府是全中国政府的主张,并完全放弃反攻大陆,减少军队,继续保持与美国的特别关系,拒绝与大陆和平统一。

阿姆斯特朗建议美国政府,不要将希望放在把持当权外省人上,而要鼓励温和派的台湾人与外省人合作,并准备接受台湾人终将取代外省人的现实。他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的统治,将因台湾逐渐地城市化,而不断腐蚀,因为城市居民不像乡村居民容易掌控。这个预言,是直到2014年才真正台面化,国民党的地方派系在地方大选上溃败,民进党的翻转点,也是在台北市民第一次选择陈水扁当市长的时候。

阿姆斯特朗在1972年的综合分析,名为“台湾的台湾化,或‘中华民国’是否能存在到1984年”,其预测错误的地方,就是认为台湾人很快会掌权,并让“中华民国”消失。

当时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官员奥斯本盛赞阿姆斯特朗的分析,但却不同意其结论:台湾人的政府,值得美国保持为盟友。

奥斯本同意台湾人政权不会欢迎统一,但是,他认为美国若将台湾继续视为盟友,在未来十年可能转变为无限制的军事承诺,以保证台湾与中国大陆永久的政治分离。

奥斯本分别从大陆的立场与美国的利益评估,他认为中国大陆不可能接受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若美国一旦给了台湾军事防卫的承诺,便很难收回,并会造成“中共”对美国的敌意。处理这份敌意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高于美国从独立的台湾身上取得的利益。

简言之,奥斯本认为防卫台湾的承诺,代价太高昂,且日后一旦变心,“将遭到背叛、懦弱,或更严重的罪名”。所以他建议美国政府,“不要让台湾人,外省人与中共任何一方,假定一个独立的台湾人政府,一定仍会得到美国的军事保证”。

奥斯本提建议7年后,《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即《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在中美建交后终止,并以《台湾关系法》取而代之。后者与前者相比较,对美国而言更有弹性,更容易从两岸热对抗中抽身(如果美国认为抽身较佳的话)。美国目前信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以及“期望”两岸问题和平解决的态度,与奥斯本基于美国利益的分析一致。

从阿姆斯特朗与奥斯本的建议,我们可了解,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定海神针”,数十年来不变,就是“一个中国”,“和平解决”,“不放弃台湾的战略利益”。当然,这个基本态度,几乎完全取决于中国大陆不惜一战,也不放弃统一台湾的决心。

要让美国改变这个坚持多年的原则,除非中国从内部崩溃,自顾不暇。

国民党的心结与“台独”的心魔

阿姆斯特朗只在台北待了五年,便能准确预估本省人终将掌权,更何况是蒋经国?任何有智商的人都知道,时间并不站在外省人这一边。所以在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便开始刻意地拉拔台籍政治人物,并全心全意发展经济。

在1971年国民党高层研拟经贸外交,并抱定与大陆“永远维持分离现状”时,就认定如果经济牌打得成功,外省统治阶级与本省人,可发展出一个避免被北京所夺取的共同利益,并以此为基础稳定后蒋时代的新政府秩序。

这就是国民党的心结。党内的外省人与本省人一致认为要在台湾生存,得靠维持政治独立与经济发展,尽管他们对大陆的情怀并不一致。在这个蒋介石执政末期就已定调的包袱下,统一只是表面的坚持,分裂才是实质的利益。但是国民党仍然错估了一件事,即经济发展能使本省人与外省人合作。

蒋经国确实成功地收编了一些温和的本省人,但无论经济成就如何,激进的本省人根本不领情,坚决要彻底“去中”,完成百分百的“独立建国”,这是理念派。

另外一批本省人,则心知“独立建国”的可能性很小,但以之作为口号比较方便夺权,这是务实派。无论是哪一种“台独”,其心魔就在于将希望放在美日的支持上,一如奥斯本当初的预测。

也就是说,美国人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防止台湾的本省人“太黏”美国,并丈量好了美台距离。这个距离保证,中国大陆无论怎么变化,美国都不会被台湾拖下水。

“美国保卫台湾究竟能得到什么?”特朗普的大哉问,由国防部长马蒂斯回答:美国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伍德沃德新书《恐惧》叙述这一段,或许意在展现特朗普的无知,但AIT主席莫健在台湾帮特朗普缓颊说:我可以告诉你每届政府都这么做。意思是说,无论特朗普怎么想,美国政府对台政策不变。

什么不变?台湾数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嘴上的“不变”,就是“模糊不变”。美国的底线虽然很清楚,但态度始终很暧昧模糊。

蔡当局或许在美国国会与国务院那里听过很多友善,却充满模糊暗示的外交辞令,一如1971年,蒋介石的“外交”部属们与美方的交涉经历,让人充满希望,又伴随着不确定感。所以蔡才会派“陆委会”主委访美表忠,并进行试探。而一旦有这种“有点温度却又隐然觉得冷”的感觉,且白宫与国安体系又没有出来表态,那就代表这事没戏。

至于国会那些友台法案,特朗普的签署动作代表不了什么,除非国防部或特朗普本人亲口宣布重大讯息,否则一切都是虚晃一招。当初美国务院与国会对台信誓旦旦将在联合国席次问题上支持台湾,尼克松本人不出来背书自己国务院的承诺,反倒亲自宣布破天荒的访北京之行,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谁说了算,谁说了不算?看历史就知道。

今天的国民党员,仍牢牢记得美国不可信,但那些对美方了解还在幼儿园阶段的“台独”人士,真的太嫩。国民党出身的蔡英文,其实心里很清楚美国是什么货色,什么时候才算日出,故而会避免过度反应。

至于“傻傻”表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美国人恐怕宁愿让马英九回锅,也不乐见赖清德做岛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轩甫
台湾 海军陆战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