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应引起过度担忧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23 08:48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作者

全球性财经报纸,创办于1888年

【导读】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1日以该报编辑委员会的名义刊文称,中国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尽管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经济出了问题。全世界已经到了不应再过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数字,而是转而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时候了,这两点才是真正重要的。

【翻译/观察者网马力】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今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了6.5%,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个季度。“真是令人震惊啊!”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实际上其中并无值得震惊之处。眼下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说明任何问题。这种放缓是微不足道的,中国经济仍在强劲增长。最为重要的是:全世界已经到了不应再过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数字,而是转而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时候了,这两点才是真正重要的。

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10月21日以该报编辑委员会的名义刊发评论文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应引起过度担忧

一些人可能认为(某些人甚至希望),此番中国经济放缓是美中贸易战正在产生影响的证明。不过,这一观点与事实并不相符。与去年同期比较,中国今年9月的出口额以美元计算增长了14.5%,中国当月还实现了创纪录的341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美中贸易摩擦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里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可以预见的,不过这种影响目前尚未显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了6.5%,而第二季度为6.7%,仅下降了0.2个百分点。如果换作另一个经济体,没人会认为这种微小的增长率下滑是显著的。一个理智的人甚至不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能精确到0.2个百分点。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增长数字仍然处于非常健康的区间。如果不是中国政府对其经济增长数字如此痴迷,甚至没人会在意这个“放缓”现象。

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否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通过鼓励信贷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这经常导致出现一些浪费性的投资活动,产能过剩和债务减记随之难以避免。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实在是一种浪费。如果第三季度较慢的经济增长能抑制此类问题的出现,那么这其实是一种收获,而非损失。

巧合的是,中国此番经济增速下滑与两个重大而有利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其一是中国政府在给扭曲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画上句号,其二是中国政府在努力化解该国金融系统的风险。

在其他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废除车辆购置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引发了明显的销量下滑。扣除价格因素,按照实际价值计算,这一政策变化已经使中国的汽车销售额增速下降到了可怜的6.4%。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在努力压缩该国庞大的影子金融体系、抑制信贷饥渴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冲动,以达到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目的。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限制已经引发了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热潮的急剧降温。受到这一影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由第二季度的5.2%下降到了第三季度的4.4%。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其中并非毫无挂虑之处。因此,中国政府最近发出了放松信贷控制的信号。中国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利用债券市场,并在年内第三次下调了各类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在于降低贷款利率并增加对企业的信贷供应。

中国政府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今年8月,中共中央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要求在六个关键经济领域(即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市场预期六个领域)实现稳定,以应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当然,北京并不会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样突然释放大量信贷。

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希望维持经济增长动力和人们对中国经济信心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在进行必要的改革和经济调整的同时还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应该降低对中国经济增速微小变动的关注,这一现象中蕴含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018年10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马力
中国 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德最大反对党也来华:德国危机,中国紧盯